学术投稿

单个核细胞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洪苍浩;汤国法;刘晓红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单个核细胞
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VEGF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抽取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5、10、15 天及正常对照12 例的外周静脉血,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VEGF 的浓度.同时检测CK 峰值及入院和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在心梗后第5 天即达高峰(343.2±82.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3±24.2)pg/mL(P < 0.05);(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峰值与CK 峰值无显著相关;(3)LVEF 改善的患者,其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水平(867.6±113.1)pg/mL 显著高于LVEF 未改善者(234.8±82.4)pg/mL(P < 0.05).结论 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VEGF 与AMI 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有关.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

    总结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工作,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特点、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护理,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绝大多数的低血糖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张艳丽;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信任危机、职业性损害、操作方法 、法律意识等因素都可是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制定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才能降低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率,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黄江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的PICC液体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烧伤患者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 年1 月~ 2011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 例成年烧伤患者进行统计.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速度快、易于固定、维持时间长;适合输注高浓度药物、有刺激性药物、TPN,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可经其采集静脉血.结论 通过及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掌握置管技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提高穿刺技术、严防输液过程血液返流、正确的封管冲管再通技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春建;蔡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 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及50 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结果 子宫肌瘤与腺肌病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结论 彩超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准确率较高,方法 简单可靠,具有无创伤性,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2 月~2011 年2 月住院治疗的66 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单,术后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代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200 例PICC 置管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观察组在送管时采用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不撤导丝透视下调整导管位置法;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头偏法以阻断颈内静脉,透视前撤出导丝.结果 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指压颈内静脉阻断、不撤导丝透视下进行调整法对预防导管异位、增加置管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第1 产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孕妇与未采用镇痛的孕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宫缩乏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妇在镇痛效果、第1 产程时间、宫缩乏力、剖宫产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好,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 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50 例和对照组30 例.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扩大柯陆氏进路切除广泛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

    在鼻内镜下通过扩大柯陆氏进路成功切除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5 例.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 ~ 5 年,有1 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各科室之间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术中及术后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对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喻锋辉;钟竹青;谭国林;李力;喻建军;彭小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 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单独治疗组(A 组)、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联用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治疗组(B 组),进行16周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MI、HBA1C、FPG、2 h PG、FIns、2 h Ins、血清ET-1、NO 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FPG、2 h PG 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 < 0.05),且B 组与A 组比较下降更为显著(P < 0.05);两组患者FIns、2 h Ins、HOMA-IR、BMI 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B 组患者血清ET-1 降低、NO 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格列齐特缓释胶囊联合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2 型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还能改善血管功能,对防止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卓章;王运林;何松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昏迷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92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96 例行为期3 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96 例不施加任何影响.结果 对于抗病毒的依从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阳;刘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

    目的 观察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76 例散光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8 例.A 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晶体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散光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散光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使患者散光程度得到更好的扭转,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考虑做为今后该类患者治疗的常规方法.

    作者:宋宝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早产胎膜早破126例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处理方法.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胎膜早破者126 例根据不同孕周分为A、B 两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妊娠足月无胎膜早破者200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 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窒息、NRDS 均显著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产胎膜早破组产后出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早产胎膜早破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能够减少新生儿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确保产妇安全.

    作者:郭丽蓉;易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战斗的姿态挑战前沿——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校长樊代明院士

    2011 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一些,又因连日多云,11 月22 日下午才5点多钟,北京城里就已夜色茫茫、寒气逼人.然而,就在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西楼五层学术厅却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院士,正在这里做<精品战略与学科建设>的主题演讲.

    作者:何晓;艾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 年10 月~ 2011 年7 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32 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 次,每周2 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 次,100 mg/ 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 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 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结果 治疗后4、8、12 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 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何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胆石症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3 月~ 2011年3 月50 例老年胆石症的治疗及临床疗效.结果 50 例患者全部经过手术治疗,择期手术35 例,急诊手术15 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23 例,终治愈47 例,死亡3 例.结论 老年胆石症患者,多数同时存在合并症,导致治疗复杂化,预后不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存在胆汁代谢异常,使胆汁淤滞,易患胆结石,因此即使无症状亦考虑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式.

    作者:申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67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用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方案化疗,B 组采用顺铂+5- 氟尿嘧啶化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有效率为66.67%,B 组有效率为35.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P < 0.05).且A 组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较B 组明显减轻.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

    作者:黄小兵;崔德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冠脉搭桥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91例

    目的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冠脉搭桥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91 例冠脉搭桥应用IABP 患者的资料,手术当中应用63 例,手术后应用28 例.结果 91 例患者,治愈出院35 例,占38.5%.其中手术当中应用63 例患者,治愈出院22 例,占34.9%,手术后应用患者28 例,成功13 例,占46.4%.结论 冠脉搭桥并围术期低心排患者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应早期应用IABP.

    作者:杜玉明;王红民;张曙光;孙荣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 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数目、住院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采用术中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彻底清扫淋巴结,减少并发症;而术中不改变体位的三切口手术,则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单个核细胞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VEGF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抽取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5、10、15 天及正常对照12 例的外周静脉血,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VEGF 的浓度.同时检测CK 峰值及入院和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在心梗后第5 天即达高峰(343.2±82.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3±24.2)pg/mL(P < 0.05);(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峰值与CK 峰值无显著相关;(3)LVEF 改善的患者,其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水平(867.6±113.1)pg/mL 显著高于LVEF 未改善者(234.8±82.4)pg/mL(P < 0.05).结论 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VEGF 与AMI 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有关.

    作者:洪苍浩;汤国法;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