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张惠梅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第1 产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孕妇与未采用镇痛的孕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宫缩乏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妇在镇痛效果、第1 产程时间、宫缩乏力、剖宫产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好,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患者的PICC液体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烧伤患者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 年1 月~ 2011 年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 例成年烧伤患者进行统计.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速度快、易于固定、维持时间长;适合输注高浓度药物、有刺激性药物、TPN,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可经其采集静脉血.结论 通过及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掌握置管技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提高穿刺技术、严防输液过程血液返流、正确的封管冲管再通技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春建;蔡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第1 产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孕妇与未采用镇痛的孕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宫缩乏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妇在镇痛效果、第1 产程时间、宫缩乏力、剖宫产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好,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科室2006 年5 月~ 2010 年6 月收治80 例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治疗组40 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分别在术后1 个月和1 年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1 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的疗效优于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作者:梁绍伟;段炼;范勇;唐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

    目的 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为间歇正压通气.结果 有效22 例,并发症6 例.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周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效果

    目的 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 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3例,合并高血压者20 例,糖尿病30 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内壁粗糙,血管壁内- 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严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明显、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增高与病变轻重有关,彩超对预测,评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危险性,可临床预防及治疗血管病变提供很大的帮助.

    作者:林英;任顺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2 月~2011 年2 月住院治疗的66 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单,术后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代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200 例PICC 置管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观察组在送管时采用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不撤导丝透视下调整导管位置法;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头偏法以阻断颈内静脉,透视前撤出导丝.结果 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指压颈内静脉阻断、不撤导丝透视下进行调整法对预防导管异位、增加置管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联合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60 例实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人,试验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丙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腹痛、术中出血、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5 例,对照组12 例(x2=5.07,P < 0.05);术中腹痛试验组发生3 例,对照组发生10 例,(x2=4.81,P < 0.05).宫颈松弛度有效例数试验组有29 例,对照组有23 例,(x2=5.19,P < 0.05);而两组术中出血比较,(t=2.16,P > 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减轻术中腹痛的发生,同时能有效的松弛宫颈,利于手术的进行.

    作者:童文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1年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 2011 年2 ~ 9 月对前来丰泽区疾控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 454 例以匿名形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1 454 例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6%,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0% 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42.0%,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很低.结论 应加强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大程度地减轻恐惧心理.

    作者:黄金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患者60 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房室性阻滞14 例,下壁组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率高于前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0 例患者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各异,以T 波改变为主(占47.2%),梗死定位也比较广泛.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显著,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王应米;朱龙洋;李荣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评定两组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 超检查及排卵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受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血浆MMP-2、MMP-9

    目的 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后收集患者血浆(1.8 mL 空腹全血加0.2% mL 枸橼酸钠),离心后放置于-70℃冰箱冻存备查.用酶谱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浆MMP-2 及MMP-9 的活性,用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以白色条带的净光密度值相对定量样品中酶的活性.结果 MMP-2、MMP-9 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前后的活性水平测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浆MMP-2、MMP-9 活性与病情进展和疗效有一定相关性,而检测方法 简单经济,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蕾;许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昏迷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92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96 例行为期3 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96 例不施加任何影响.结果 对于抗病毒的依从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阳;刘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收集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剂与β2 受体激动剂气雾剂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比单用β2 受体激动剂气雾剂更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及肺功能.

    作者:陈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

    目的 观察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76 例散光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8 例.A 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晶体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散光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散光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使患者散光程度得到更好的扭转,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考虑做为今后该类患者治疗的常规方法.

    作者:宋宝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7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3 月~ 2011 年3 月门诊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58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中风回春片、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丹参片等进行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显效时间为29 ~ 115 d,平均(63.9±2.3)d;治疗组的显效时间为26 ~ 108 d,平均(62.3±2.5)d,治疗组在显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医院门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郝予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支持系统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支持系统的运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分散布点法调查全院用于取药、送检标本,配药、记帐、接送、清洗消毒专科物品等所需的护理人数,减半设置专职护理人员全天负责为临床科室取药、送检标本.实施1 年后,以自制问卷调查32 个临床科室32 名护士长及100 名护理人员对护理支持系统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结果 护士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96.98%.结论 抢救药物及时到位、化验结果 及早报告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不需要再请家属去取药、送检标本等,也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及抱怨,患者及家属反应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拓展及做细工作.护理支持系统的运用有效避免了临床护士离开病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临床护士的非护理工作量,把时间还给护士,为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作者:刘朝芹;段玲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 年1 月~ 2011 年7 月收治的230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230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114例(49.57%)为支气管肺炎,80 例(34.78%)为支气管炎;209 例(90.87%)有发热表现;141 例(61.30%)有咳嗽表现;98 例(42.61%)肺部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73 例(31.74%)闻及痰鸣音,33 例(14.35%)闻及喘鸣音.93 例(40.43%)白细胞增高,40 例(17.39%)白细胞降低;123 例(53.48%)血清C 反应蛋白上升;181 例(78.70%) 血清CK-MB 轻度上升; 134 例(58.26%)肺部出现斑点状模糊阴影.39 例(16.96%)出现肝功能损伤;18 例(7.83%)出现腹泻;16 例(6.96%)出现热惊厥;15 例(6.52%)心脏受损.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儿常可出现多器官多系统损伤.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依据.阿奇霉素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比较预后情况、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 Ⅱ、PC Ⅲ改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 Ⅱ、PC Ⅲ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刘萍;王辉宇;焦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

    总结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工作,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特点、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护理,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绝大多数的低血糖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张艳丽;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