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囊仿生助产分娩的临床分析

杨贵毕

关键词:气囊助产, 仿生学, 产程进展, 阴道分娩率
摘要: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仪在临床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初产妇16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和对照组各81 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会阴血肿及产后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各有2 例.结论气囊助产术可缩短产程,降低软产道损伤,使自然分娩率增加,降低剖宫产率.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仁化滞汤与多潘立酮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三仁化滞汤与多潘立酮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疗效.方法 120 例复发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三仁化滞汤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60 例.试验组餐前服三仁化滞汤,每天1 剂,分3 次服用;对照组服多潘立酮,每次10 mg,1 日3 次.疗程1 个月,随访6 个月.结果两组在痊愈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化滞汤对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陈延军;王峰;杨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对现行版《中国药典》中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的讨论

    目的 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与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有关亚硫酸(氢)盐鉴别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述两种鉴别试验方法存在不一致之处.结论 应对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进行修订.

    作者:周华杨;覃志高;邓雪玉;陈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探讨ET-1和CGRP 在COP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呼吸内科2009 年9 月~ 2010 年5 月住院治疗的AECOPD 患者30 例,为急性加重期组,病情缓解后作为COPD 缓解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测定3 组血浆ET-1 和CGRP 的水平.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分别与COPD 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比较,ET-1水平显著升高(P < 0.016,P < 0.001).AECOPD 组与对照组比较,CGRP 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COPD 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CG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发现AECOPD 组ET-1 与CGRP 的水平呈负相关(r=-0.711,P < 0.01).结论 ET-1、CGRP 参与了COPD 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二者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COPD 患者病情及疗效的一项指标.

    作者:牛杨;胡晓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 年7月~ 2011 年7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64 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每组32 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良好31 例,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组的27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固定组术后感染2 例,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5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蒋雯;陈欣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有效提高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46 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 例宫外孕患者均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44 例,诊断符合率95.6%.其中典型孕囊型15 例,非典型孕囊型11 例,包块型20 例.第二次异位妊娠4 例,不孕症患者2 例,合并宫内节育器1 例.误诊2 例,误诊率4.4%,误诊为炎性包块1 例,卵巢发育期卵泡1 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对于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娜;周广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栓塞术在治疗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 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止血效果明显、及时,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高效、便捷、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成云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FDG PET及PET/CT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

    PET 和PET/CT 是一种以全身、功能性扫描为特征的显像技术,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 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势,可用作全身代谢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检查,而PET/CT 融合了解剖和功能显像,进一步提高了优越性.在全身性疾病--淋巴瘤的诊治中,PET 和PET/ CT 对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优于CT 等传统影像技术,因而PET 和PET/ C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并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姚稚明;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恙虫病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恙虫病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18 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 例均来自恙虫病疫区,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 ~ 9 月,患者均有发热,其中39℃以上高热15 例,占83%;外斐试验阳性18 例,占100%;脾肿大7 例,占39%.结论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5 ~ 9 月为其主要发病季节,发热、溃疡、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试验阳性为其特点,四环素治疗效佳.

    作者:杨建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作者:胡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171例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171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71 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3 个疗程后有156 例患者治愈成功,15 例患者失败,治愈率为91.23%.1 年后进行复查,有4 例复发,复发率为2.34%.结论除了用药治疗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珂萌;杜芳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70例动物致伤患者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各类动物伤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动物伤人危害,防止狂犬病发生.方法 对2009 年1 月~ 2011年12 月剑河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处理的570 例动物致伤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0 例动物致伤者中,男性占63.68%,女性占36.32%;0 ~ 9 岁占36.14%,学生和散居儿童占53.16%;上肢伤者占44.21%;犬类动物伤人占79.65%;6 ~ 7 月伤者占31.75%;88.07% 的暴露者在24 h 内就诊与接种狂犬疫苗.结论 10 岁以下儿童是易受动物伤害的重点人群,上肢是受伤的主要部位;对伤口及时有效处理和疫苗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增歆;杨胜和;杨小满;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P < 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世欣;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 年10 月~ 2010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2 例ICM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 例)采用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36 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和12 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F和LVEDd 以及出院1 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LVEF 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1 年内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PCI 治疗ICM 有不错的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的功能,同时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松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如何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8 例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新生儿结合病史进行血液学检查,全部行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部分行头颅CT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析、治疗和随访.结果 48 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有25 例和新生儿窒息缺氧有关,4 例和宫内感染有关,9 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因此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结论预防围产期窒息缺氧,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心肌治疗对新生儿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作者:周清华;李英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将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导,全面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力量.培养符合医院需要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结合医院实际,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佳化,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作者:张学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状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 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 例(17.1%)、过敏反应5 例(1.8%)、体重增加19 例(6.8%)、脂肪组织增生3 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 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得到准确的诊断,1 例误诊为心肌梗死.4 例行食管破裂修补术治疗,其中3 例治愈,1 例延期愈合;保守治疗2 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患者.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而正确治疗是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治愈率的关键,外科治疗是好的救治方法.

    作者:王中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伤致主动脉夹层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致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总结9 例外伤性AD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9 例外伤性AD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其他伴随症状,CTA 的诊断符合率达100%.AD 的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支架植入术.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 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薛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