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肿瘤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叶华芝

关键词:颅内肿瘤, CT, MRI,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资料,50例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MRI检查诊断准确度为94.0%(47/50),CT检查诊断准确度为72.0%(36/50),MRI检查诊断准确度高于CT检查,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颅内肿瘤疾病采用CT和MRI检查方式,MRI检查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于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杨秋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研究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对于护理前,癌性疲乏评分明显些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癌性疲乏评分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癌性疲乏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94例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通过调节气腹压、改变体位、排出残气等综合护理措施减轻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颈肩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颈肩痛发生率.结果 综合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颈肩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护理之后综合干预组颈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干预组颈肩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腔镜胆囊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取调节气腹压、改变体位、排出残气等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颈肩痛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崔璘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优质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出院时间.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比对照组低,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比对照组低,P<0.05.优质护理组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可有效减轻疼痛及不良情绪,减少止痛药使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有助于加速烧伤创面愈合,加快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张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辨证饮食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辩证饮食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肾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辨证饮食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F-36量表总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F-36量表总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升高得更明显,均有P<0.05.结论 在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实施辨证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两种功能性双通道重建术对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Roux-en-Y吻合与空肠间置吻合对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近端胃癌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Roux-en-Y吻合(RY组)与空肠间置吻合(GI组),每组各30例.结果 两组术后随访24周以上,XY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GI组(P<0.05),两组的营养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I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XY组(P<0.05).结论 全胃切除后Roux-en-Y吻合与空肠间置吻合均为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但空肠间置吻合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邱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医院肛肠疾病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方法 从我院近3年时间以来接收并治疗的患有肛肠外科疾病患者的林庄治疗材料当中选取20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100例患者按照医院常规护理工作护理,而针对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则加之以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同时经过为期15 d的差异性临床护理干预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以及疾病预后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分级护理评估方向与基础护理评估方面所获得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接受的直接护理干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时间,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期间发生坠床、跌倒、静脉输液外渗、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身体出现压疮等时间的概率上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以上几点因素方面组间差异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肛肠疾病外科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及控制和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在肛肠疾病的救治方面凸显出明显的优势,值得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竞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医院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要点分析

    目的 探究医院药房采用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后药品管理效果与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常规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管理背景下的取药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年4月前实施常规药房管理下的取药患者36例为参照组,对比2组患者取药时间相关时间指标及药物错误情况.结果 实验组取药时长、调剂时长及盘点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药物混淆、药物遗漏及调剂错误等发生比例(8.33%)明显低于参照组(36.11%),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在医院药房中实施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取药等待时间,并降低药物错误发生率,提升医院药房工作效率,应予以推广.

    作者:冯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服务行业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对于服务行业人员的HIV抗体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市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从事商业性服务的1405人作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血样采集,综合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发现有HIV抗体的人数有6人,发病率为0.43%,其中可能导致发病和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获得知识途径以及文化程度.结论 我市服务行业中,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其中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获得知识途径和文化程度,需要对该类人群进行适当的干预,尽量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长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和Ashworth评分(MA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AS得分为(1.79±0.80)分、CSI得分为(7.55±2.14)分,对照组MAS得分为(1.79±0.69)分、CSI得分(9.27±2.87)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的方法较单纯康复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作者:魏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反流性胃炎中运用优质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反流性胃炎中运用优质护理后的恢复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分析护理后患者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在护理前后HAMD、HAMA等焦虑、抑郁评分上,试验组护理后的评分明显的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上,试验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胃炎中运用优质护理后可以有效的改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对低年资护士予以PCMC教学模式联合案例分析法培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低年资护士32名作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各16名.对参照组行传统方法培训,对实验组行PCMC教学模式联合案例分析法培训,对比2组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与参照组作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对培训方法的认可程度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予以PCMC教学模式联合案例分析法培训,将护士的综合能力予以提高,使护士对培训方法予以认可.

    作者:张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老年精神分裂症护理对策的研究;对照组(51例):选择基础护理对策展开临床护理;观察组(51例):选择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展开临床护理;终就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 医疗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效果理想,从而证明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策干预的可行性.

    作者:马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颅内肿瘤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资料,50例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MRI检查诊断准确度为94.0%(47/50),CT检查诊断准确度为72.0%(36/50),MRI检查诊断准确度高于CT检查,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颅内肿瘤疾病采用CT和MRI检查方式,MRI检查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华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至2018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癌症病患,所有患者均存在癌性疼痛,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以及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的VAS评分在接受护理后明显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癌症患者有效调节身心状态,减轻癌性疼痛,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马承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目的 探讨门诊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抽取40名门诊采血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与总结,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生物损伤因素、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防护措施:针对上述几种职业危害因素实施生物损伤防护措施、物理损伤防护措施、化学损伤防护措施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防护措施.结论 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护士应提高警惕,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作者:于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舒适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连续性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实施后,干预组患者Hariss髋关节的评分为(75.22±4.97)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5±5.33)分,对照组患者Hariss髋关节评分为(67.53±5.66)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0.55±5.91)分,干预组患者的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舒适护理,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比较明显,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亚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与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妇20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患关系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等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姜韶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

    研究综述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方案,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方案,得出结论为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由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康瑞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结研究康瑞保主要成分对瘢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疗效.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20余篇,分析综合.康瑞保凝胶具有抗增生、抗炎、软化增生的瘢痕组织并使之平滑等作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各种新旧瘢痕及瘢痕疙瘩.

    作者:宋晓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