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新
随着医患纠纷的逐渐上升,医患危机处理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之一.受新医改的推行、患者医疗要求的提高以及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医患危机加剧.医患危机的存在,一方面影响医院运行、医护人员的精神和工作状态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认清新医改的形势背景,找出医患危机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应对与解决医患危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雅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均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施以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6%;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1.8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能够明显提升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进行实施和推广.
作者:张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和30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贫血患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研究中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IFR%)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R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对贫血有鉴别和诊断意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晋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乳房胀痛护理干预.结果 24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Ⅲ度乳房胀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Ⅱ度、Ⅲ度乳房胀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Ⅱ度、Ⅲ度乳房疼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两组患者的Ⅲ度乳房疼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后乳房胀痛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缓解患者的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何丽;宋成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32例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探讨此护理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期患者,患者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7±7.2)岁;妊娠26~39周,平均(32.4±5.1)周;所有患者中初产妇20例(占62.5%),经产妇12例(占37.5%).所有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专科检查均符合妊高征先兆子痫期诊断标准.患者入院经确诊后即采取解痉、降压、镇静治疗,合理扩容和利尿,适时终止妊娠的原则.采取系统护理评估及健康指导,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进行病情监测和胎儿监测.结果 2例低孕周患者经治疗后情况稳定,出院观察;4例低孕周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并继续加重,行妊娠终止术;26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稳定,至胎儿成熟后,安全分娩.全部32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母婴均平安出院.结论 先兆子痫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展到较严重的一个阶段,随时可能发展为子痫,患者抽搐、昏迷,危及生命.因此要在积极治疗,控制症状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漫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经血塞通联合纳络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纳络酮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塞通+纳络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①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两组数据资料经统计软件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经血塞通联合纳络酮治疗,可获取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深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择时服药护理实施在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在我院抽取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时实施择时服药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比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在实施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的评分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择时服药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其临床效果很好,可进行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后,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三酰甘油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1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为8.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12%、三酰甘油为1.80 mmol/L,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68.33%),且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康复期间给予其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控制效果,更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有效性,该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雅楠;周柯言;秦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前中后期间护理对策和服务质量.方法 抽查我院2014年诊治的49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给予相应的常规护理;同时调研2015年在我院诊治的49例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给予其临床护理路径服务.以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数据比较两组间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血肿、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诊疗时间(7.23±1.49)d,对临床护理路径服务总满意度(93.88%)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介入引发的并发症,同时良好的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冀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通过伴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03±4.5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7.42±18.57)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5±6.4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1.38±16.41)分,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贲红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94例肺炎患儿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展开优质护理措施.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80.9%,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5.7%,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表现,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宝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初产妇,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妇,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顺产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25.0%,数据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而且还能够提高顺产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方面依从率较高,依从率达到92.0%;对照组依从率达到68.0%;两组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患者在生活质量指标的躯体功能、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孙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均发生显著改变,比价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血压联合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磷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7%.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扩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些反应较为严重.通过对我市收集到的7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注射用磷霉素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吕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12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选择为患者给药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中药口服相对较为方便,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铭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共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如压疮、管道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发生敷料松脱为2例,标识不完整为2例,管道移位为1例,管道处理不当为1例,记录不全面为1例,所有数据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评分<10分为18例,10~15分为14例,15~20分为21例,>20分为17例.比入院时有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给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管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庆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进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无论是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方面,还是在局部复发率方面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同时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患有直肠癌的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上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马明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在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患者8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都需要接受CT以及X线检查,对所有患者CT检查以及X线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利用CT诊断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且利用CT诊断患者的病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的病因检出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CT诊断,具有检查无创、图像清晰、位置判断准确,且有助于对肠梗阻发生的病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挺;毛立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