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红颖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和30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贫血患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研究中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IFR%)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R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对贫血有鉴别和诊断意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晋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介绍了刘明教授治疗IgA肾病尿血证的经验.刘明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病势缠绵难愈.治疗上应分两期论治.急性期多属邪实,治疗重在祛邪,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为主;慢性进展期多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常常出现脏腑虚损之证故治疗重在扶正,以健脾益肾,养血止血为主,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丁宁;刘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治疗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入选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临床急救治疗,其中对照组按照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采取急救治疗,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潘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研究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6年1~6月收治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A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方式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分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应用循证护理后B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B组的心理抑郁程度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B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A组的75.56%(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晶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抽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血气分析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以及其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择取某院就诊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98例,时间在2015年4月20日至2017年4月1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对比2组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HAMD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7.11±1.21)分,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0例,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帕罗西汀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朱阁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1~12月所接诊需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盲选70例,分为观察组35例,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式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术中出血量为(21.24±1.08)mL,对照组为(38.74±2.74)mL,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6.57±1.35)min,对照组为(25.58±1.64)min,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87±0.57)d,对照组为(7.55±1.05)d,比较可知,上述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8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因对患者造成创伤极小,能使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刘贺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合理营养支持对AECOPD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肺功能级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因AECOPD行机械通气入我院内科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7天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肺功能指标:PaCO2、PaO2/FiO2、顺应性(C);呼吸力学指标:大吸气负压(MIP)、浅快呼吸指数(SBI)、口腔闭合压(P0.1);并记录预后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例数、住ICU时间及出院时APACHEⅡ评分.结果 营养指标: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观察组PaCO2、PaO2/FiO2、顺应性(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力学指标:观察组大吸气负压(MIP)、浅快呼吸指数(SBI)、P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例数、住ICU时间及出ICU前4 h时APACHEⅡ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改善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肺功能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孟涛诚;赵义芹;王元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锦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物汤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其凝血功能,提高缓和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米库氯铵与罗库溴铵用于麻醉诱导时插管的临床疗效观察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库氯铵组,使用米库氯铵进行麻醉;罗库溴铵组,使用罗库溴铵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诱导维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米库氯铵组麻醉维持时间短于罗库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均是效果较理想的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理想的肌松剂,米库氯铵维持时间短,更加适合短小的手术.
作者:程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应用信封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治疗方案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餐后2h血糖及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方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双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初产妇,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妇,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顺产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25.0%,数据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而且还能够提高顺产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对手脚外伤患者进行伤口疼痛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96例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脚外伤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患者,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换药前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换药中疼痛程度可见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手脚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其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从而使其机体痛苦得到缓解.
作者:程慧竹;夏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骨折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行髋臼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68%,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治疗后,Harris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及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以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其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继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后,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三酰甘油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1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为8.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12%、三酰甘油为1.80 mmol/L,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68.33%),且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康复期间给予其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控制效果,更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有效性,该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雅楠;周柯言;秦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理与防控措施体会,为今后的校园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PPD试验问卷调查法对密切接触肺结核患者的学生进行筛查,并对患者的分布、临床表现等作出总结,提出防控措施.结果 本次疫情发生原因为首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未及时发现,同时密切接触者未进行筛查与用药,再加上室内环境不流通引发交叉感染.结论 学校应当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肺结核的教育宣传,并强化疾病管理,控制肺结核疫情的蔓延是建立校园肺结核预警的关键步骤.
作者:杨蕴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乳房胀痛护理干预.结果 24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Ⅲ度乳房胀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Ⅱ度、Ⅲ度乳房胀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两组患者的Ⅰ度、Ⅱ度、Ⅲ度乳房疼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两组患者的Ⅲ度乳房疼痛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后乳房胀痛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缓解患者的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何丽;宋成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1例接种麻腮风疫苗诱发生小板减少性紫癜案例,总结处理经验教训.方法 对病例开展一系列完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例为接种麻腮风疫苗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 本病例接种麻腮风疫苗1d后出现发热、接种部位及全身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表现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瘀点、瘀斑等症状,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下,经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治疗方法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愈后良好.提示,应重点加强对县、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及临床医师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培训,避免给受种者健康造成危害.
作者:马振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液流变学在首发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初次来我院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其中,实验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分别为全血低切黏度(10.98±2.76)mPa?s、全血高切黏度(5.58±0.71)mPa?s、血浆黏度(2.38±0.31)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2.37±0.98)、红细胞变形指数(0.68±0.03)、红细胞比积(51.84±6.29)%、红细胞沉降率(8.57±5.39)mm/h;对照组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分别为全血低切黏度(8.19±1.61)mPa?s、全血高切黏度(4.62±0.48)mPa?s、血浆黏度(1.41±0.28)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1.86±0.59)、红细胞变形指数(0.57±0.04)、红细胞比积(41.09±4.44)%、红细胞沉降率(6.18±3.17)mm/h.与对照组健康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中,与健康者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这对于临床诊断首发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研究、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广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