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

贲红颖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通过伴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03±4.5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7.42±18.57)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5±6.4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1.38±16.41)分,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FUS-200尿液沉渣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与干化学分析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 进一步分析FUS-200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方法在临床中的差异.方法 通过对迪瑞FUS-200尿沉渣和迪瑞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的比较,了解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当两种方法出现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时能做出合理解释.结果 尿沉渣白细胞阳性的423例标本中,确认白细胞有6%假阴性,4.45%假阳性.尿沉渣红细胞阳性的90例标本中,确认红细胞有1.28%假阴性,5.70%假阳性.结论 工作中出现FUS-200尿沉渣检测与干化学不符时,本实验室认为以FUS-200尿沉渣检测结果为主.

    作者:吕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择时服药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择时服药护理实施在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在我院抽取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时实施择时服药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比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在实施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的评分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择时服药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其临床效果很好,可进行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刘明教授治疗IgA肾病血尿经验

    介绍了刘明教授治疗IgA肾病尿血证的经验.刘明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病势缠绵难愈.治疗上应分两期论治.急性期多属邪实,治疗重在祛邪,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为主;慢性进展期多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常常出现脏腑虚损之证故治疗重在扶正,以健脾益肾,养血止血为主,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丁宁;刘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长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长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门诊工作的14名护士与工作期间162例门诊患者作为护士长实施不同管理模式的实验对象.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应用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与患者对管理模式的评价与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护士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相比,应用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相比于应用组更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应用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长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然;程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护理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重视和接纳,护理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对慢性精神患者的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单纯封闭的住院治疗逐渐走向心理治疗和开放式管理.实践表明:开放式管理不仅能减少患者逃跑现象,而且能使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增强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分析在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和30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贫血患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研究中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IFR%)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R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对贫血有鉴别和诊断意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晋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后,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三酰甘油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1 mmol/L、餐后2 h血糖含量为8.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12%、三酰甘油为1.80 mmol/L,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68.33%),且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康复期间给予其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控制效果,更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有效性,该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雅楠;周柯言;秦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注射用磷霉素钠致严重不良反应7例分析

    磷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7%.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扩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些反应较为严重.通过对我市收集到的7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注射用磷霉素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吕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5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结果 观察组发病后到达急诊科时间、接诊后初步处理时间、发病至确切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死亡,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能够为其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改善预后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以经颅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切除率(92.7%)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复发率(2.4%)低于对照组(17.1%),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垂体瘤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肿瘤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合理营养治疗对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理营养支持对AECOPD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肺功能级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因AECOPD行机械通气入我院内科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7天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肺功能指标:PaCO2、PaO2/FiO2、顺应性(C);呼吸力学指标:大吸气负压(MIP)、浅快呼吸指数(SBI)、口腔闭合压(P0.1);并记录预后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例数、住ICU时间及出院时APACHEⅡ评分.结果 营养指标: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观察组PaCO2、PaO2/FiO2、顺应性(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力学指标:观察组大吸气负压(MIP)、浅快呼吸指数(SBI)、P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例数、住ICU时间及出ICU前4 h时APACHEⅡ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改善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肺功能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孟涛诚;赵义芹;王元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在大肠肿瘤引起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在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患者8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都需要接受CT以及X线检查,对所有患者CT检查以及X线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利用CT诊断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且利用CT诊断患者的病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的病因检出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患者行CT诊断,具有检查无创、图像清晰、位置判断准确,且有助于对肠梗阻发生的病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挺;毛立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应用信封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治疗方案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餐后2h血糖及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方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双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均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施以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6%;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1.8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能够明显提升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进行实施和推广.

    作者:张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12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选择为患者给药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中药口服相对较为方便,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铭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通过伴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03±4.5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7.42±18.57)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5±6.4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1.38±16.41)分,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贲红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锦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物汤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其凝血功能,提高缓和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发挥的价值.方法 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41例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分析不同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 良性病变共12例,肝恶性肿瘤共29例,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2.31±2.38)s、峰值时间(22.67±4.31)s、减退时间(36.83±8.64)s、持续时间(136.57±51.23)s均提前于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9.54±4.33)、峰值时间(38.41±9.12)s、减退时间(65.21±58.33)s、持续时间(292.31±75.20)s,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静;何健;李磊;张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初产妇,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妇,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顺产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25.0%,数据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而且还能够提高顺产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