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刘爱英

关键词: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护理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均下降,且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8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85,P<0.05);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经护理干预,可提高其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处人文护理模式在肿瘤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处人文护理模式在肿瘤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住院处办理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60例,通过信封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30例,应用人文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办理时间、医患纠纷次数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住院处通过对肿瘤科住院患者应用人文护理模式方案,试验组入院办理时间及医患纠纷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住院处对肿瘤科住院患者应用人文护理模式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玉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非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降低体内胆固醇,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用药基石.但由于该药作为长期口服用药,并且除具有降脂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相关作用,使得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也引起广泛研究.本文针对近些年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非心血管应用的进展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马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应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中药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中医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为(23.54±3.02)分,对照组患者的JOA评分为(19.62±1.85)分,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腰痛评分为(2.36±0.57)分,腿痛以及麻刺感评分为(2.55±0.46)分,对照组患者的腰痛评分为(1.67±0.43)分,腿痛以及麻刺感评分为(1.85±0.39)分,治疗组患者的腰痛评分、腿痛以及麻刺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医推拿治疗的效果可靠,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洪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2%,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所有患者的ALT、AST与TBIL指标均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改善HBV-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郑阿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运动护理指导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护理指导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行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康复运动护理指导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腕掌屈、腕背伸、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有P<0.05.对照组无效16例,有效26例,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28例,治愈26例,总有效率为93.33%,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施以康复运动护理指导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前臂功能.

    作者:张秋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食管癌左胸入路与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食管癌左胸入路与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左胸组和右胸组,各为26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左胸组并发症发生率19.23%与右胸组26.92%比较差异明显,P<0.05;左胸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右胸组,差异P<0.05;左胸组淋巴结清扫平均(11.5±4.2)枚显著少于右胸组(18.9±3.8)枚,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左胸入路手术操作较简便,并发症少,右胸入路的方式虽然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但右胸入路对于气管旁、喉返神经旁、腹野的淋巴结清扫较左胸入路更彻底,可为患者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陈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剂型药物在鼻饲患者中的使用问题探讨

    目的 对我院不同剂型药物在鼻饲患者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合理的给药方式.方法 依据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的用药实例,结合相关的文献、原理,对患者鼻饲缓控释、肠溶、软胶囊剂型药物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鼻饲不同剂型药物需依据药品的实际制备工艺情况决定.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掌握药品的新信息,才能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作者:黎巍;陈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2),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病情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普通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在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高芳;毛杰云;谢新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应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应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以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9月临床应用抗菌类西药诱发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抗菌西药种类、给药方式、受损部位及其临床症状.结果 ①男性占比37.0%,女性占比63.0%,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40~59岁患者多.②所涉及的抗菌西药种类共23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种类是β-内酰胺类,占比49.0%,主要药物为头孢菌类药物、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林可霉素类、硝基类、磺胺类、抗病毒类、抗真菌类.③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比95.0%;口服用药占比3.0%;外用给药占比2.0%;静脉给药与口服用药、外用给药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受损部位主要为皮肤、消化道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皮肤的发生率为47.0%,临床症状多为荨麻疹、瘙痒、皮疹、红肿、水肿等;消化道系统的发生率为33.0%,临床症状多为腹泻、恶心、腹痛、便秘等.结论 临床应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西药种类以及给药方式均有一定的关系,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周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及白带异常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出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的时候,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可有效的治愈患者,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应用分析

    目的 在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并对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药房实行药物咨询服务的患者前后各310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在我院门诊药房进行药物咨询的患者,患者在药物咨询服务前后对我院门诊药房的总体服务质量做出评价.结果 患者对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后满意度较高,可以在我院积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通过不断的改进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王殿丽;郑铁龙;牛新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发病72 h内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脑出血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P>0.05),而两组治疗后第30天NIHSS评分比较(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血肿扩大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钟建斌;李协;钟思敏;陈炽邦;张世军;史丽;潘丽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性考察

    目的 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性.方法 根据是否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生活方式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复律时间,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平均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大于对照组的70.73%,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协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恶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癌变的发生率(治疗2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发展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8%)明显大于对照组(77.6%),研究组患者癌变的发生率(0.0%)明显小于对照组(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恶化率.

    作者:任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护理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均下降,且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8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85,P<0.05);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经护理干预,可提高其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5月在我院输液科就诊的婴幼儿患者50例,分对照组及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留置针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伟;崔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 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治疗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焦虑程度则显著低于教育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知识及血糖控制方面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平缓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的面对生活和疾病,建立其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增强了治疗的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对糖尿病护理具有十分现实和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蒋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评分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76.78%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65%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