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营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同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医学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恢复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及应用.
作者:薛大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妊娠梅毒经综合干预措施,母婴传播阻断的有效评价.方法 分析2012年至2016年9月居住龙港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资料.结果 妊娠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检测孕妇1116例,梅毒感染孕妇1例(0.1%),2013年检测孕妇1445例,梅毒感染孕妇6例(0.4%),2014年检测孕妇1547例,梅毒感染孕妇12例(0.8%),2015年检测孕妇1668例,梅毒感染孕妇9例(0.5%),2016年检测孕妇1692例,梅毒感染孕妇13例(0.8%).共检测出41例梅毒感染孕妇.分娩23例新生儿,经生后干预措施,15例儿童排除梅毒结案,随访率100%.剩余8例继续随访中.结论 通过开展梅毒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及儿童随访综合干预措施及孕早期筛查,指导梅毒孕妇到治疗机构规范治疗及生后儿童随访管理,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及降低梅毒儿发生.
作者:周荣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h1/Th2比例失衡在特异性皮炎(A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特异性皮炎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静脉血Th1、Th2细胞水平,并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蛋白含量.结果 特异性皮炎患者的辅助Th1细胞水平和Th1/Th2相对比率高于正常人,辅助Th2细胞水平低于正常人.患者血清的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人.结论 Th1/Th2的病理性变化与特异性皮炎发病有关.
作者:胡俊青;袁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采用TACE进行治疗)和试验组(n=43,采用MWA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2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AST、ALT、AF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肿瘤完全灭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黄疸、发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腹泻、皮疹、腹痛、呕吐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MWA联合TACE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肿瘤进展速度,值得临床应用和大力普及.
作者:张翼;高众;钱永;张猛;谭贵芳;刘智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对临床症状、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拜阿司匹灵、他汀类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好,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肌缺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邱美娥;孙晓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恶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癌变的发生率(治疗2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发展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8%)明显大于对照组(77.6%),研究组患者癌变的发生率(0.0%)明显小于对照组(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恶化率.
作者:任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73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调查优质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并且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而且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为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杜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评分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76.78%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65%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2%,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所有患者的ALT、AST与TBIL指标均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改善HBV-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郑阿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普通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在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高芳;毛杰云;谢新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及白带异常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降低体内胆固醇,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用药基石.但由于该药作为长期口服用药,并且除具有降脂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相关作用,使得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也引起广泛研究.本文针对近些年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非心血管应用的进展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马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发病72 h内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脑出血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P>0.05),而两组治疗后第30天NIHSS评分比较(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血肿扩大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破血逐瘀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钟建斌;李协;钟思敏;陈炽邦;张世军;史丽;潘丽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集的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所收集的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结果 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血清中HIV-1/HIV-2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0.50%,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75%,丙型肝炎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1%;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0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血清中HIV-1/HIV-2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75%,梅毒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1%,丙型肝炎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结论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的敏感性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可作为首选检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应用.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商利欣;武银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我院不同剂型药物在鼻饲患者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合理的给药方式.方法 依据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的用药实例,结合相关的文献、原理,对患者鼻饲缓控释、肠溶、软胶囊剂型药物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鼻饲不同剂型药物需依据药品的实际制备工艺情况决定.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掌握药品的新信息,才能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作者:黎巍;陈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护理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均下降,且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8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85,P<0.05);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经护理干预,可提高其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比较食管癌左胸入路与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左胸组和右胸组,各为26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左胸组并发症发生率19.23%与右胸组26.92%比较差异明显,P<0.05;左胸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右胸组,差异P<0.05;左胸组淋巴结清扫平均(11.5±4.2)枚显著少于右胸组(18.9±3.8)枚,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左胸入路手术操作较简便,并发症少,右胸入路的方式虽然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但右胸入路对于气管旁、喉返神经旁、腹野的淋巴结清扫较左胸入路更彻底,可为患者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陈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组采取脑心通胶囊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周,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DAL量表)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的DAL量表得分分别为(51.16±2.29)分、(51.13±2.30)分,经t检验,2组患者的DAL量表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DAL量表得分分别为(62.25±3.43)分、(75.28±4.16)分,经t检验,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DAL量表得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得更明显,均有P<0.05.对照组无效4例,有效14例,显效12例,基本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12例,显效15例,基本痊愈2例,总有效率为93.55%;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 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娓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66.0%,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实施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