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霞
本文综述了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探讨完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的方法,以确保诊疗检查得以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ASO患者通过腔内治疗后静息痛、跛行等症状得到缓解,而部分患者会因为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病情进展、下肢缺血症状加重.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西药、中药及中西结合等治疗手段可减少ASO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以综述.
作者:陈堃昊;张宏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加味大柴胡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单纯运用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本院2013年~2016年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淀粉酶恢复及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小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其中显效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其中显效62.5%,有效率及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症状缓解更快,恢复更良好.
作者:高立;刘鹏;冯文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本文就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52%<23.91%),卧床时间、出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7.83%>84.78%),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期间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病情康复均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员芬;孙伟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观察组选择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压痛消退、退热、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周后血沉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ESR、FT3、FT4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4.76%,对照组19.05%.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对儿科护士开展医用黏胶皮肤损伤培训对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抽取儿科输液者280例为实验样本,使设立为培训后组,另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同数量患儿为培训前组.对30例病区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医用黏胶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知晓度,针对集中性问题,开展培训,护士按照培训后的做法,对患儿开展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护理人员对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更好,P< 0.05,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患儿出现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更低,P< 0.05.结论 对于儿科护士开展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损相关知识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皮损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有助于识别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纪鑫;侯传新;张芳;舒方方;朱美玉;王静;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VP或PKP治疗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110例,均为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行PVP或PKP治疗方法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患者为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设为本次研究的治疗组.55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设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50例患者终接受PVP进行治疗的共有29例,接受PKP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6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终接受PVP进行治疗的共有35例,接受PKP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0例.在骨水泥灌注节段数量上,治疗组患者的骨折节段共有123个,骨水泥灌注节段共有130个,其中有7个为预防性灌注;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节段共有70个,骨水泥灌注节段共有73个,其中有3个为预防性灌注.但是在单节段骨折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 0.05,但是在骨折节段位置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本院对此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在随访时间上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即P> 0.05.但是在疾病的复发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 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的治疗工作中,使用PVP、PKP的治疗效果较佳.但是与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比较,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温胆汤始见于《集验方》,其后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收录,其主要病机胆寒气郁,痰湿内停,胃气失和.历代医家灵活运用,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变化创制出诸多类方,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大大拓展了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现就温胆汤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明瑞;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孕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总产程、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总产程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分别为2.5%、2.5%、5%,12.5%、7.5%、2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接受产房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作者:叶梅景;蔡红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不用电针头穴透刺法对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不同电针头穴透刺法对于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确诊为焦虑症的患者,随机的分为3组:对照组、音乐电针组、脉冲电针组,每组20例,进行电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常规电针治疗,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对心率变异性(HRV)调节的影响.结果 三组电针治疗均使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且音乐电针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音乐电针组在提高心率变异性(HRV)方面优于脉冲电针组,从而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作者:梅成;邹天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护理技术在3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中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护理技术治疗,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44%、满意度97.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92%、满意度74.36%.结论 应在给予3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穴位护理技术对其加以治疗,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贵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重组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对临床疗效、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70例),于此基础上加以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者作为研究组(70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血糖指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1%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2hPG、FPG、HbA1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以研究组2hPG (6.62±2.68) mmol/L、FPG (4.59±1.41)mmol/L、HbA1c (6.71±0.63)%改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SF-36各项评分中,社会职能(84.33±2.69)分、生理职能(84.45±2.94)分、心理职能(84.51±2.83)分、活力(84.25±2.64)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红;谢丽君;王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气阴两虚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科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未达统计学意义,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NT-proBNP、6mm步行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LVEF、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胱抑素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尿素氮、胱抑素C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素氮、胱抑素C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脉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肾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宝刚;康伟格;王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Ⅱ期压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Ⅱ期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应用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1.66%;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75.00%;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94.44% VS 77.77%),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按照力学原理,针对压疮Ⅱ期老年患者实施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备受临床青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1年间我院开具的21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前105例,视为对照组,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后105例,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督管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很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忠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归肾丸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归肾丸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以及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结果 100例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治愈65例、有效30例),同时治疗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黄体期血清的E2值和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归肾丸加味应用于子宫内膜偏薄不孕症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因素以及细菌学特点加以分析,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ICU病房中住院患者痰标本中10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探究其细菌学特点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在300株细菌中,真菌共计24株,8.0%.革兰阳性菌共计89株,占29.7%,革兰阴性菌共计187株,占62.3%.结论 引起ICU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病惠年龄以及基础性疾病情况、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滥用药物、侵入性操作和交叉感染.对于患者疾病特征和实际情况,辅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全面控制其疾病发展,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孙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均较对照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5.0%)较对照组(20.0%)更低,组间比较P< 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行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情的康复.
作者:刘洪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及护理和穴位帖敷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依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依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收拾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名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实验组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和膀胱功能情况.结果 两种手术中,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有8例,宫颈粘连的患者有10例,而实验组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只有2例,宫颈粘连的患者有3例.均是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膀胱功能比较了第10天残余尿量和尿管保留时间,对照组患者的第10天残余尿量比实验组明显多,尿管保留时间也比实验组要长,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不如实验组并且差异较大.结论 实验组患者术后效果和膀胱功能明显比对照组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
作者:王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