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VP或PKP治疗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刘志强

关键词:PVP, PKP, 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PVP或PKP治疗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110例,均为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行PVP或PKP治疗方法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患者为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设为本次研究的治疗组.55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设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50例患者终接受PVP进行治疗的共有29例,接受PKP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6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终接受PVP进行治疗的共有35例,接受PKP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0例.在骨水泥灌注节段数量上,治疗组患者的骨折节段共有123个,骨水泥灌注节段共有130个,其中有7个为预防性灌注;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节段共有70个,骨水泥灌注节段共有73个,其中有3个为预防性灌注.但是在单节段骨折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 0.05,但是在骨折节段位置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本院对此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在随访时间上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即P> 0.05.但是在疾病的复发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 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的治疗工作中,使用PVP、PKP的治疗效果较佳.但是与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比较,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较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保温对妇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术中保温对患者体温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两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保温毯进行保温,记录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和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测定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两组在刚进入手术室时体温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开始、进行30 min和手术结束时实验组的患者体温任然趋于平稳,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低体温病例较多,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APTT为(30.3±1.6),(31.7±1.9);实验组手术前后APTT为(31.7±1.2),(37.6±2.5).二者的凝血水平在手术前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结束时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保温可以降低妇科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维持患者体温和凝血功能正常.

    作者:陶文丽;陶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温胆汤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

    温胆汤始见于《集验方》,其后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收录,其主要病机胆寒气郁,痰湿内停,胃气失和.历代医家灵活运用,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变化创制出诸多类方,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大大拓展了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现就温胆汤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明瑞;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病因分析与护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病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低血糖主要因自身特点、药物、饮食、运动等因素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要护理干预对策.结论 护理干预对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楠;佟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孕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总产程、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总产程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总感染率分别为2.5%、2.5%、5%,12.5%、7.5%、2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接受产房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作者:叶梅景;蔡红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的护理进展

    脑卒中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属于临床医学重点危险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除了相应的治疗手段外,临床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现代患者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具有重新组合的能力,而早期康复护理则是挖掘患者损伤组织的修复潜能.本文主要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护理进行要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肺部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人工叩背,观察组行振动排痰,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排痰量以及Sa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排痰量以及SaO2均有所改善,就改善幅度来看,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振动排痰机,可有效解决患者痰液积聚,防止人工法因用力不均产生的不适感,在此同时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临床中首发精神分裂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及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选取抽样各80例,分为首发组与慢性组;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28 d的临床心理护理,护理进行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指标进行考察,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调查记录进行总结对比分析;采用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表(SDSS)、大体功能量表(GAS)对两组患者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临床中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对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作用,并且首发精神病分裂患者较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效果更为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能够对首发神经分裂及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康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在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中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王红兰;袁燕子;刘家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收拾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名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实验组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和膀胱功能情况.结果 两种手术中,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有8例,宫颈粘连的患者有10例,而实验组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只有2例,宫颈粘连的患者有3例.均是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膀胱功能比较了第10天残余尿量和尿管保留时间,对照组患者的第10天残余尿量比实验组明显多,尿管保留时间也比实验组要长,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不如实验组并且差异较大.结论 实验组患者术后效果和膀胱功能明显比对照组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

    作者:王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1年间我院开具的21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前105例,视为对照组,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后105例,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督管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很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忠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本文就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院行颅脑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0.5 μg/kg的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参照组的舒芬太尼剂量为0.3 μg/kg,对比二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的MAP、HR在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的波动较小,对比参照组更加稳定,组间比较P< 0.05;两组的SpO2均比较稳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25%<27.08%),组间比较P< 0.05.结论 在老年颅脑手术中,以0.5 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效果更佳,有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刘聪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 分析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及护理和穴位帖敷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依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依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Ⅱ期压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Ⅱ期压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Ⅱ期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应用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1.66%;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75.00%;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94.44% VS 77.77%),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按照力学原理,针对压疮Ⅱ期老年患者实施无张力手法予以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备受临床青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慢性牙周炎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康复新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应激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局部炎性应激状态,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红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以来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行药物支持治疗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 (22/29)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3.10%(27/29),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干预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上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9月29日至2017年5月23日选取68例疑似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实验的对象,且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性.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0.00%、93.10%、6.90%、10.00%,对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诊断正确率为80.00%,对鳞腺混合癌诊断正确率为80.00%,对腺癌诊断正确率为96.55%,对鳞癌诊断正确率为94.74%,对浸润型诊断正确率为93.33%,对结节型诊断正确率为95.83%,对菜花型诊断正确率为92.86%,对增生型诊断正确率为80.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徐培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数据间经软件对比计算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术前进行正确评估,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仔细;术后进行预防,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齐红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ESC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29.89±1.17)分、ESCA评分(131.18±5.69)分和护理满意度97.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并且护理满意度较高,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常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对性护理对输液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输液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我院55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8例患者的观察组和27例患者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SAS评分、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7.1% (2/28)低于对照组18.5% (5/27) (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4% (27/28)高于对照组74.1% (20/27) (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药物过敏、药物外渗等安全隐患的概率,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获得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观察组选择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压痛消退、退热、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周后血沉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ESR、FT3、FT4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4.76%,对照组19.05%.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抗病毒药物结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6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脑梗死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恢复方面来看,即在运动能力(FMA)、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神经缺损情况(CSS)这几方面的评分来看,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 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当中,优质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霞;陈东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