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县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结果的分析

马国善

关键词:公共场所, 公共用品, 微生物监测, 结果分析, 研究
摘要:目的 依照是我县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结果研究公共用品卫生现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方法 选取2011年~2016年我县1210家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10家公共场所中微生物标本总共有4825份,合格标本4413份,合格率91.46%.相比之下,饭店合格率高,旅店业低.结论 我县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也就是说,卫生状况良好;只不过,旅店业的合格率比较低,因而,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其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工作,以此提高卫生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研究

    目的 分析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分析历年来我院药房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存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抽取改进前后服务患者各2000例,比较改进前后医院药房管理情况.结果 改进后患者投诉率为0.2%,退药率为1.8%,处方调配差错率为1.1%,均明显低于改进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可明显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吴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治疗作用的比照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治疗作用.方法 调阅在我院已就诊的4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肾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并进行门诊观察、电话随诊等方式进行跟踪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血肌酐变化及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慢性肾炎患者,P<0.05,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慢性肾炎患者,P<0.05;③研究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慢性肾炎患者,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治疗作用效果比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治疗作用效果更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侯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常规行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6/28),组间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积极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谢琼;谢东辉;韩圣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童龋齿运用氟化泡沫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儿童龋齿运用氟化泡沫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0例龋齿儿童患者(2015年1月17日至2016年1月17日),将其根据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并给予口头教育)、观察组(采用氟化泡沫预防),各45例,对比2组患者龋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龋齿儿童患者龋齿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患者使用氟化泡沫预防后未出现恶心、呕吐、中毒等不良反应,由此说明,氟化泡沫安全性较高.结论 将氟化泡沫应用于龋齿儿童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其龋齿发生率,且还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

    作者:孟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长奈瑟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道

    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属于奈瑟菌属,是口咽部和鼻咽部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属于人体正常菌群,通常不致病.由长奈瑟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我国鲜见有报道,我院从1例血培养中分离出该菌,报道如下.

    作者:梁小英;陈东科;农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为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龙开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本中心血站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集的88例献血人员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包括44例,将实行常规护理献血人员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献血人员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献血人员经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献血反应情况、SAS评分.结果 实验组献血人员献血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参照组的15.91%,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参照组的81.81%,SAS评分(32.21±5.47)分低于参照组的(45.54±4.58)分,组间差异对比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献血人员献血中效果显著,可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许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无缝隙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8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泌尿外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红;陈吉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法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其生存质量.结果 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极大地缓解,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与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晓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护理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个性化护理),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术前焦虑,还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姚立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实施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入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中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总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总满意度95.7%优于对照组82.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减少患者脑出血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周莉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 分析并研究妇科盆腔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32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结果 对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于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为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之上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它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也比较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高美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呼吸内科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免疫力差和抗因素应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和基础疾病影响和消毒不过关等,均属于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其中感染的形成和消毒不过关、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关联性较高.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比较研究未出现、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对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形成的影响因素予以总结,经给予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可有助于患者患病率的下降.

    作者:韩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浅谈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统计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3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后生理、心理反应,护士对患者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问券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 3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1:31,男女患者术前后均存在心理不良反应,心理护理后患者不良心理由93.8%下降至38.0%,问券调查患者满意度较前一年81%提高到97%,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乳腺癌患者心理打击较大,护士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手术及术后治疗护理,整体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素质,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作者:苑喜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以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儿科病房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30例,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组共30例,在接受与参考组相同治疗的同时,予布地奈德联合用药.治疗完毕后评估对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患儿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以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黄小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频电刀在手术使用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目的 总结本院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高频电刀意外电击损害的主要类型和原因,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持续改进,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我院手术室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3万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高频电刀引发意外损害9例,发生率为0.03%,其中术者电击损伤5例,患者灼伤4例.结论 正确规范地使用高频电刀,严格遵守高频电刀的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保证操作者和患者的安全,防止意外损害的发生.

    作者:李锦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中对患者焦虑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心理护理来处理患者手术焦虑,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SAS评分(33.7±6.2)明显低于对照组(42.5±7.7),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5%,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情绪,让患者轻松面对手术,提高治疗积极性,也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该护理值得在异位妊娠术前实施.

    作者:王彩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抗毒与降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临床干预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2%,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金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肝癌转移灶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3D-CEUS)与二维超声造影(2D-CEUS)诊断原发性肝癌周边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术前使用2D-CEUS及3D-CEUS对原发性肝癌周边区域及肝内进行观察,重点观察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有无转移灶及转移灶的造影模式,计算3D-CEUS及2D-CEUS诊断转移灶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比较3D-CEUS与2D-CEUS对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①2D-CEUS与3D-CEUS诊断46例有转移灶,检出转移灶59个,其中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肝内转移灶51个,3D-CEUS诊断转移灶敏感度95.45%,特异度75.00%.②实时3D-CEUS在动脉初期显示肿瘤滋养血管快速增强,滋养肿瘤血管的起源、走形以及空间位置可清晰观察,2D-CEUS相对3D-CEUS显示较差.结论 实时3D-CEUS对肝癌转移灶有较高的准确性,弥补了2D-CEUS的不足,可作为肝内转移诊断新的手段.

    作者:王蓓;周娜;徐秀梅;翟虹;赵献萍;张增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试论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意义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改变医学院校学生病理实验课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综合实验教学的内涵入手,对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实践和意义进行试论,根据医学专科院校病理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进一步阐释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意义.为医学院校病理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韩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