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

孙影

关键词:四肢骨干骨折, 开放性骨折, 急诊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且强化患者的整个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易愈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降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和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落实急诊护理,并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术式局灶切除子宫腺肌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局灶切除子宫腺肌瘤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或开腹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1∶1分成两组:对照组即开腹组与观察组即腹腔镜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配合药物治疗子宫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梦;杨新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目的 探析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赵月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泵入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病情恶化的病例;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到(5.24±4.89)显著较对照组的(8.57±5.34)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尼英地平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牟广泽;张慧媛;滕立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分组依据为信封法,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巴氯芬,各34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为97.1%更高.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对比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提示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联合使用巴氯芬以及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身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所收治的4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患者自身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诱导激活,使其大量增殖,制备CIK细胞,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相应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为完全缓解(CR),1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PR),10例患者好转(MR),10例患者病情稳定(SD),6例患者为进展(PD),疾病治疗的总控制率为86.67%,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治疗期间除3例患者有发热症状外,其余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及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且不良反应较小,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50例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时间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进行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76%,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显效率为24%,有效率为40%,无效率为36%,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安全可靠,治愈时间短,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魏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外耳道鼓室加压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分析

    目的 讨论外耳道鼓室加压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外耳道鼓室加压注药法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外耳道鼓室加压注药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蓉;李灵玲;王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探究

    目的 通过对我院普外科患者进行分别护理来探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和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研究.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外科护理,观察组进行特殊的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护理,分析可能讯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两组患者后进行问卷填写评价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基础得分,分析两组间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基础得分比对照组都高,说明进行的特护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确实有效.结论 通过分析危险因素和制定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确实能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可以在护理基础上多加关注.

    作者:梁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目的 就急救护理工作中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各方面护理对策加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76例(均为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所接诊病例),按照盲选原则于组内任意选取38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即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即为观察组.针对各方面护理指标间差异性加以对比.结果 综合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按照不同模式护理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连同SAS评分方面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中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针对该部分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间接起到提升护理满意度作用,方便各方面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凉血祛湿止痒汤应用在急性湿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急性湿疹患者中应用凉血祛湿止痒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120例急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同时治疗中两组患者急性湿疹皮损之间的影响分析中,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急性湿疹在临床上的治疗采用凉血祛湿止痒汤,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治疗疗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安海;李玎;陈波;李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丙泊酚镇静,对照组接受咪达唑仑镇静,观察并比较两组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之间的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停药后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来说丙泊酚比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更好,不仅能够减少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还对人体危害小,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倪宏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托幼园所教师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30名托幼园所教师为研究对象,评估与比较所有教师4年间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结果 2016年教师的卫生保健知识各方面认知度高于2013年、2014年及2015年,2015年的认知度则高于2013年及2014年,2014年的认知度则高于2013年,P< 0.05.结论 托幼园所教师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呈现显著提升的趋势,对于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边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人格特征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前后人格特征.方法 将3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23.86±5.03)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干预期3个月,随访半年、1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PASI评分与人格特征.结果 干预前后PASI评分与EPQ计分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人格特征,提高患者的认知,改善疾病应对方式,自我调整不良情绪,强化自我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薛琳;孙艳;冯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

    目的 分析并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且强化患者的整个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易愈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降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和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落实急诊护理,并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力衰竭运用重组脑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运用重组脑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治156例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参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研究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重组脑钠肽.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44%比参照组的85.90%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组脑钠肽辅助冠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预后,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盖鹏;池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黄芪多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提取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做传代培养,采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检测黄芪多糖对VSMCs增殖的影响作用.结果 3H-TdR掺入率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3H-TdR掺入量明显下降(P<0.01).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干预组(30、60、90 mg/L)吸光度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多糖具有抑制VSMCs过度增殖的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作者:石军飞;刘娟;闫超;金殿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60例,其中,单发脓肿48例(80.00%),2个以上多发脓肿12例(20.00%).脓肿部位发生在肝右叶40例(66.67%),肝左叶12例(20.00%),左右肝叶8例(13.33%).结果 患者在抽吸、置管后平均3d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陷及无脓液.结论 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肝脓肿引流方法,医疗费用低,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江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中的应用,以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 运用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对2014年10月~12月的120例患者采用优化抢救流程抢救,将效果与2014年7月~9月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120例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抢救流程组抢救成功率、医师患者满意率,护理安全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优化抢救流程对急诊抢救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增加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条理性,并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杨宇;胡正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温通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温通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东港市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温通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4个周期后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3.3%,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温通针法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肯定.

    作者:蓝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60例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持续病毒应答率(SV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丙型肝炎病毒定量(HCV-R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在利巴韦林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吐尔地·卡孜;吴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