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红
目的 探讨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因子、血管黏附因子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均处在同一水平上,P> 0.05.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两组相当,P>0.05;但细胞间黏附因子、血管黏附因子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的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均处在同一水平上,P>0.05.治疗后的每搏输出量,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和心功能.
作者:王冬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总病例数为70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5例,无缝隙护理管理)和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 分析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4.3%),且住院时间更短,统计学分析显示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这一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志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肺炎运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唑啉的效果.方法 研究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运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啉治疗,参照组运用头孢唑啉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研究组为90%,显著高于参照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研究组为17.5%,与对照组12.5%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支气管肺炎运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唑啉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啉相对而言可以保证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整体效果好.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近两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营养支持模式的差异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单纯肠外影响支持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对比,实践可知,B组的各项数据明显高于A组.对两组患者病发率分析,B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满意率分析可知,B组满意率为92.1%,B组的满意率高于A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式,能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嬉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护理对策备受瞩目.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成为医院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马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糖尿病筛查为阳性的360例孕妇,其中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有38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糖尿病筛查为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及胎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糖尿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能够改善胎儿发育情况以及终止妊娠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手术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6h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术前接受FTS健康宣教,术后强化护理评估和相关干预力度.分析两组产妇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长、肛门排气时长、首次离床时长、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以及24h内阴道出血量更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 0.05.结论 对于接受剖宫产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全面缩短产妇早期离床时间,减少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全面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增加母婴交流,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美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90例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口服心宝丸)、麻黄附子细辛汤组以及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针刺内关穴组,每组各30例.对3组患者的疗效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针刺内关穴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患者,且P< 0.05;而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针刺内关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2组患者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肾阳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国林;姜雪;牛新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护理方法期间,对照组(70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展开小儿疾病护理;观察组(70例):选择全面性护理方法展开小儿疾病护理;终就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心率水平、呼吸频率、FEV1水平、FEV1/FVC、FVC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出现概率加以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心率水平、呼吸频率、FEV1水平、FEV1/FVC以及FVC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不良事件出现概率(24.29%)对比,观察组(1.43%)获得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炎患者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于患儿心率水平、呼吸频率、FEV1水平、FEV1/FVC、FVC水平改善以及不良事件出现概率降低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证明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可行性.
作者:张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嵌体及贴面的广泛使用及临床效果较佳使其得到肯定,为使得此类修复体粘接时能够视野清晰,高效迅速,对探针进行改良,运用于修复体的粘接,提高了临床操作效率,取得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作者:黄婕;林云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73.33% (44/60)、96.67% (58/60);患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3.33% (8/60)、3.33% (2/60);皮片漂浮发生率分别为15.00% (9/60)、3.33% (2/60);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3.33% (8/60)、1.67% (1/60);经x2检验,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肢肿胀发生率、皮片漂浮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 在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文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财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8例)和观察组(n=7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疲乏量表评价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统计结果显示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光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 93例MS患者,根据MS不同组成成分分为MS、MS合并2型糖尿病及MS合并高血压组,所有受试者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卧立位醛固酮试验,以及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在ALD、INSAUS、HOMA-IR与HOMA-IR≥2.18各项指标中,MS各亚组中存在更高比例的患者数量,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MS1组各项指标占比均高于MS2、MS3组(P<0.05).MS2组占比略高于MS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中表现出血浆醛固酮与BMI、WC、TG、FPG、FINS、HOMA-IR、DB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OMA-IR是MS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独立影响因素(β=0.12,P<0.005).结论 MS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增高的醛固酮与HOMA-IR和MS大部分组份相关.
作者:潘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影响.方法 6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均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性静脉炎、肺部感染、神经根疼痛加重、脑脊液漏、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组间差异均显著.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唐丽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药物中毒患者80例,以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药物中毒患者中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慧;王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此次研究将对8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治疗,82例病患均为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接诊,均符合此次研究选择标准.分组依据为硬币法,两组各41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使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5.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为(916.34±68.27)次、QRS波时限为(0.071±0.011)s、PR间期为(0.142±0.003)s、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为优异(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万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在小面积肺栓塞(单个肺叶阻塞)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小面积肺栓塞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氧气支持、镇痛、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进行治疗,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心率(P)、PO2、PCO2等情况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R、P、PO2、PCO2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2、p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小面积肺栓塞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薛桂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进行心肌或是肿瘤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静脉滴入黄芩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有统计学差异(x2=7.49,P<0.05);实验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有统计学差异(x2=5.37,P<0.05).结论 使用中药黄芪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根据药理作用分析,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睿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84例实施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n=42)与控制组(n=42).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控制组接受疼痛控制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疼痛和肿胀评分变化,并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与控制组疼痛和肿胀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较本组内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控制组评分均远远低于常规组(P<0.05);控制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且出院时关节功能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实施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给予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显著减轻疼痛和肿胀程度,还可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王丽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根管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疗效比较与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前牙及前磨牙急慢性牙髓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第3天复诊时可见到采用常规法扩根后,患牙有12例出现轻微叩痛,16例叩痛明显但无红肿现象,12例出现牙周红肿;逐步后退技术扩根后的患牙有12例有轻微叩痛,6例发现了牙周红肿,6例叩痛明显但无红肿现象,16例无症状出现;而采用根向预备技术中,只有8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叩痛,无红肿现象出现,其余32例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结论 常规法是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但缺点多,扩根时操作难度大,容易诱发根尖炎症.逐步后退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减少根尖炎症发生.根管预备的根尖疼痛肿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张珺;董婷婷;王莉;逢丹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