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达吾斯·萨依然;温且木·吾斯曼
目的 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35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8.6%)较对照组(28.6%)更低,护理满意度(94.3%)较对照组(74.3%)更高,组间比较P< 0.05.结论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作用,讨论综合干预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 以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的64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和安全分娩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孕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大大增加的护理满意率和分娩安全性.
作者:王彩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综述板蓝根的研究概况,为板蓝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板蓝根的文献资料,主要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3个方面加以综述和讨论.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缺少指标性成分;药理作用以抗菌、抗病毒为主;板蓝根制剂的总体不良反应小,其中板蓝根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高.板蓝根及其制剂的种类多、疗效好、临床应用广、不良反应小,但缺少可以证明其内在质量的活性指标、作用机制还不够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慧清;朱平;魏学明;张樱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90例;2016年5月25日至2017年6月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2组疾病认知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碎石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 0.05.观察组尿结石患者碎石术后复发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 <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尿结石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还能降低碎石术后复发率,值得研究.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疾病知晓程度、遵医治疗评分、遵医饮食评分、遵医适当运动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监测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高血压疾病知晓程度、遵医治疗评分、遵医饮食评分、遵医适当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监测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情况、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提高患者疾病知晓度和提升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辛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对骨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骨科老年患者中选取44例进行本组实验组,其在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进行选取.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对44例患者进行均分,将使用围术期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使用POCD针对性系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骨科老年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后两组骨科老年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POCD的发生情况,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范围内,且P<0.05.结论 骨科老年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因此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作者:陆晓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为了促进抗生素合理的使用,尽可能的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创建必要条件.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条例等,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及可预知的危害.结果 抗生素滥用将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健康危害.结论 杜绝滥用已迫在眉睫,合理使用抗生素将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杨月乔;蒋迎晖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总结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归纳患者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以待后续借鉴.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住院时间(5.4±0.2)d,仅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护理满意度96.7% (58例).结论 全面持续的护理对促使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极高.
作者:蒋朝红;杨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疗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其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银杏黄酮类药物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药品样本量均取0.2 g,对照组给予薄层色谱(TLC)法检测,观察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槲皮素、山萘素和异鼠李素的分离率、纯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山萘素加入样产品回收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药品检验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可以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增加提取物的纯度和产品的回收率,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张朔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药效.方法 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如给氧、脱水、降脂和心电监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药物安全特点;治疗前后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异,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均比较高,P> 0.05.对照组出现头晕4例,呕吐3例,皮下淤血2例.观察组出现头晕4例,呕吐2例,皮下淤血2例.干预前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相似,P> 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药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曾慧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后出现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作者:杨光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注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优化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三联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胃镜下病灶部位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患者为72.4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更佳.治疗结束后12、24、48 h三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 止血效果比对照组更好.结论 与常规三联疗法相比,胃镜下注射治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学校水痘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消毒处置方法 .方法 选择湖西小学2017年的11月~12月暴发的一起水痘疫情,共10名.从学校水痘暴发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置.结果 学校水痘初始病例发生在2017年11月20日,第10例水痘发生在12月11日,持续时间31d.10例水痘患者中,12月中旬左右爆发明显,占同期水痘患者的70%.结论 水痘传染性较强,尽早的发现、隔离、治疗是保证患者健康,降低疾病传染率的关键.
作者:李鑫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忠儿的临床诊治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结果 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诊治后全部治愈出院.仅有3例患儿随访1~3个月左右胸片或肺CT改变才完全恢复.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姜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脑丸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患者用药时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的处方进行统计(用药科室、患者的年龄及用量、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分析.结果 安脑丸处方用量在4~10盒的人数多(846例,88.49%),其中4~9盒406例(42.47%),10盒440例(46.02%);每日服用1丸的人数为921例(96.34%);每张处方用药疗程多为12~30 d,870例(91.00%),并且存在我院存在着超剂量超疗程以及禁忌配伍用药的情况.结论 安脑丸在临床的使用上具有诸多不合理现象,其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药师和医院应建立对处方点评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处方要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5年间收治的68甲状腺结节病例,均经手术或组织学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37例为良性组,恶性结节31例为恶性组,分析两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诊断准确性与超声特征,如有无钙化、边界清晰、内部回声特征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良性组的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恶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3.86,P<0.05);恶性组的钙化率高于良性组(x2=9.76,P<0.05);恶性组边界不清的发生率多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低回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可运用超声影像特征与显像技术特性结合,充分的掌握病例术前的结节变化情况与性质,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对矽肺患者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矽肺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汉防己甲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评分、肺功能变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4.69±0.91),显著低于对照组(6.98±0.24),症状积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t=15.3894,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50%,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x2=5.1647,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治疗矽肺抗肺纤维化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及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丁建花;白金;王郡甫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取常规性治疗;研究组患者45例,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3.473,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24/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雪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自愿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疑似结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采用低剂量CT进行扫描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终确诊48例,低剂量CT诊断符合率为96.00%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诊断下50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灶部位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直肠和回盲肠,分别占28.00%和24.00%.结论 将低剂量CT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庆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