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周兴云

关键词:延续护理, 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延续护理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中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两组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各30例.结果 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诊疗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丙型肝炎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此分析,将接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参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3例(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27例(79.41%),研究组的护理文书、消毒膈离、病房管理以及安全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齐丽红;杨永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纳入优质组与参照组(n=3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患者的并发发生率.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优质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早期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近年全球新发各类流行性传染病,如动物流感不断突破属种间屏障致使人类中发生疫情,并具有一定流行性.传染病导致人类中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并且严重阻碍国家社会稳定及区域经济发展,其控制与防治已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的极具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控制与防治流行性传染病能力,为此国内各级医疗及卫生主管部门逐步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更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在发展过程中出观较多问题,如防治管理机制及模式存在缺陷等,必须尽早纠正解决,扫清我国医疗及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推动其磅薄发展.

    作者:孙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影响中药保存的因素与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影响中药保存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药房90盒中药予以对比分析,依据保存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盒)予以常规保存,实验组(50盒)予以环境及人为干预,对比两组耗损率及总优良率.结果 与对照组中药质量总耗损量相比,实验组4.00%显著更低对照组优18 (45.00%)例、良12 (30.00%)例、差10 (25.00%)例,实验组分别为40 (80.00%)例、8 (16.00%)例、2(4.00%)例,对照组总优良率75.00%显著低于实验组9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环境及人为干预应用于中药保存管理中,可显著保存中药.

    作者:雷晓琴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效果;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康复配合度;治疗前后患者腰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早期康复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低于对照组,康复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差异小,P> 0.05;治疗后早期康复组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大,可通过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康复配合度,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痛,加速康复.

    作者:王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74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护理对策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平稳患者血压,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准确评估心理状态,做好呼吸道管理等.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血肿扩大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中,4例患者血肿扩大.实验组中,10例患者血肿扩大.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肿扩大率分别为27.0%与10.8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护理不满意患者为2例,15例患者一般满意.对照组中,一般满意患者为12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5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9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8.42±7.4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为(64.20±7.1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早给予脑出血早期血肿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阻止血肿扩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肾病血透合并便秘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肾病血透合并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肾病血透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例)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12例,有效17伊,显效16例,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77.78% (42/54);观察组无效5例,有效19例,显效18例,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90.74% (42/54);经x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病血透合并便秘患者中施以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潘颖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总病例为82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甲组(41例)和乙组(41例),甲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乙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甲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且两组上述对比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增进其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消化道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护理观察

    目的 消化道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实验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接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依照护理路径不同,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照组行常规围治疗期护理,临床观察二组治疗成效及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临床上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护理具有预见性特性,比应用围治疗期护理常规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常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血常规这个词语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我们去医院里面常进行检查的一个项目,也是临床化验的一种办法,当我们做全身检查的时候,血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血常规的检查包括很多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通过血常规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细胞的分布状况、形态以及数量的多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及时发现身体某些部位是否有炎症,更有利于我们临床上面的治疗.本文先介绍了血常规的概念,其次介绍了血常规的方法,后介绍了血常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希望供大家了解.

    作者:姜德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栓通与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对照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使用血栓通与银杏达莫的效果.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6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银杏达莫,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血栓通,将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在治疗成本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栓通与银杏达莫均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但血栓通更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淑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90例行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的45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柯岩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7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常规化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护理组则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期脑出血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发病知识认知;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程序化护理组急性期脑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 0.05.其中,常规化护理组显效有19例,而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2%;程序化护理组显效有24例,而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程序化护理组治疗依从性、发病知识认知优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程序化护理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董婷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研究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甲亢眼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就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就两组患者疗效单项目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对甲亢眼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检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检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或分娩的900例孕妇进行空腹血糖(FPG)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以空腹血糖浓度高于5.1mmoL/L为标准筛查出101例具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孕妇.以全血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为标准筛查出118例具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患者.联合空腹血糖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任一项超出检测标准或两项均超出检测标准即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人群.经检测,共筛查出29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GDM高危人群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非GDM人群(P=0.000).结论 空腹血糖检测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联合应用能避免遗漏单一指标无法筛查出的可疑人群,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率,为GDM诊治提供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淑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方法 纳入9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老年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安全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率;病房环境安全评分、用药安全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安全感、焦虑心理和生理功能评分.结果 安全管理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 0.05;安全管理组病房环境安全评分、用药安全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安全管理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干预前两组安全感、焦虑心理和生理功能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安全管理组安全感、焦虑心理和生理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房环境,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三查七对制度执行率,确保用药安全,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安全事件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理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朱莉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在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量化评价,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咨询相关疾病知识的主动性、治疗依从性、住院期间满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调查问卷得分和咨询相关疾病知识的主动性均优于对照组,科学运动、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定期体检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有利于提升患者参与健康宣教的积极性和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立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1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至2017年6月20日,其中一组采取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取舒适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舒适度分别为96.72%与62.30%,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服务便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值得采纳.

    作者:于学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运用评价

    目的 对比评价将强化优质服务方式运用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的成效情况.方法 从自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入我院外科施行相应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7例,根据护理服务方式的差异性将所选患者分成优质组、常规组,前者践行一般护理+强化优质服务,后者仅践行一般型护理.在对比两组各有关指标前提下评价两护理法的优劣情况.结果 优质组平均在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是(7.1+2.09)d、4.00%优越于常规组的(14.9±1.57)d、17.02%,组间此对差异性有计学意义(P<0.05).同期知,优质组患者对此次调研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达98.00%,常规组达76.60%,前者显著高过后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 介入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能增强外科患者在院阶段的服务成效,且可加速其病情恢复的速度.

    作者:孙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的宫颈糜烂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