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提质增效中的应用

张琳琳

关键词:门诊药房, PDCA, 自动发药机,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增加自动发药机效率和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实施PDCA循环前(2016年3月7日至2016年4月1日)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内差作为对照,观察实施PDCA循环后(2016年8月8日至2016年9月2日)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内差情况.分析调配内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 发药机出药数量错误在所有调配内差中占比例较高,其次为药品包装相似、药名相似和一品两规(或一品两厂)等造成的调配内差.经过一些PDCA循环对策与措施后,日均补药盒数大大提高,补药差错次数、机损盒数、机器故障率、落药差错率显著降低.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门诊药房调配内差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及时、准确和安全,同时强化了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PCI手术,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PCI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了有效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中治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中治愈14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鼻炎症状给予有效的改善,确保患者病情的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86例,患者均签订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平时护理流程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在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中有10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评分满意,占70.63%,有9例患者不满意,占6.29%,总满意度为93.71%.对照组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评分满意,占39.86%,有30例患者对不满意,占20.98%,总满意度为79.0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戴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止痛贴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我科自制止痛贴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及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癌痛患者52例,其中轻度疼痛26例,中重度疼痛26例,试验组、对照组各半,给予中药止痛贴外敷,中重度加服阿片类药物(美施康定或奥施康定),1周后比较止痛效果、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 轻度疼痛试验组NRS评分平均下降(1.5±0.3)min,疼痛时间平均减少(2.5±0.9)h,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8±0.3)h,爆发痛次数平均每人每周(0.3±0.1)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疼痛试验组患者的平均NRS分数降低(3.1±1.3)min,疼痛时间平均减少(7.7±5.1)h,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8±0.4)h,爆发痛次数平均每人每周(0.4±0.1)次,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中药止痛贴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外敷能缓解癌痛,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优势.

    作者:张炜华;李琼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穿破脑室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神经外科急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同时,有一定概率发生脑出血穿破脑室的情况,病情较为凶险.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将会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微创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神经内镜等.在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法,同时配合脑室置管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行外引流,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志斌;黄永福;宋海鹏;黄权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慢阻肺患者预后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得知,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该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对比药物治疗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

    目的 为了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选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案则选取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试验组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偏头痛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新;李娜;刘丽琴;张健;刘天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科手背部、头部静脉输液固定的临床体会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操作,是患儿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挽救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因此静脉输液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穿刺成功并不代表全程输液的成功.因为陌生的环境,穿刺的疼痛,加之患儿自制能力差,自主表达能力弱,且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等原因,均会使患儿输液中途失败.静脉穿刺成功后如何固定,如何减少因固定不牢导致穿刺失败.因此固定方法成为了输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者:陈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给药途径(喉滴入、雾化吸入)治疗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喉滴入、雾化吸入给药途径对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在上述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喉滴入相应药物(糜蛋白酶、醋酸泼尼松、庆大霉素),对照组在接受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相应药物(药物组成同研究组),两组喉炎患者均经上述措施治疗10 d后,记录其临床疗效并经统计学软件完成相应检验.结果 两组喉炎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临床治疗,研究组具有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1.67%),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喉炎患者选择喉滴入途径给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作者:张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致血糖升高1例病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后血糖升高病例分析,探讨奥曲肽影响血糖的原因,提醒医护人员对应用奥曲肽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许晶盈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某铜业有限公司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

    2006年9月,某铜业有限公司制酸车间硫化钠除砷工艺处理污水系统反应罐的负压管路发生故障,导致硫化氢液体泄露,造成7例中毒,1例死亡的急性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经疾控中心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医院临床资料证实为硫化氢中毒.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领导和职工的防护意识差,安全观念淡薄,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不采取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和抢救,致使发生中毒事故.因此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提出建议,希冀能对企业与个人在预防硫化氢中毒事件上有所帮助.

    作者:付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浅谈某院大学生的焦虑及防治

    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虽然丰富,但不是十分稳定,难免会产生诸多心理不适应甚至是心理疾病.有资料显示,有10%~30%的大学生出现过心理问题[1].其中焦虑、抑郁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学业.

    作者:张桂萍;刘慧英;刘贵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从我院近几年的临床资料中抽选出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未控制的患者104例,均分为各52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在完成为期2~4周的治疗后以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总控制率高达100.0%,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总控制率明显更低,为84.6%(P<0.05);研究组患者的喘息气促、夜间憋醒及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建议临床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雄辉;魏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10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0%,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6.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4.8%,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广泛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56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5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5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及时有效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子痫,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1例发生羊水栓塞,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细心观察护理,控制血压,注重心理护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龙玲;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齐拉西酮是现代医学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文章分析了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出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并与奥氮平治疗进行了对比,较为综合性的阐述了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立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通过舒适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骨折护理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30%、7.41%,对照组为62.96%、33.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通过舒适护理,护理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定期产检、适当运动、空腹血糖、体质量监测、饮食控制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定期产检、适当运动、体质量监测、饮食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作者:杨慧;袁新建;郭存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本院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大出血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严密细致的术前术后观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有效的抢救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抢救中分组进行有序抢救,各组密切配合,是成功抢救的核心.

    作者:郭新洪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前置胎盘孕妇采用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观察对象(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将5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期待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25例采用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前置胎盘孕妇的治疗效果、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24.00%)明显高于实验组(8.00%),且两组前置胎盘孕妇之间对比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前置胎盘孕妇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张乐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