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4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1例59岁女性患者口服卡马西平3 d后出现发热、头晕,10 d后出现皮疹入院.入院第4天身体多处出现黄豆至鸽蛋大小的水疱,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第5天起患者体温趋于正常.经治疗后水疱逐渐破溃,皮肤结痂,皮疹消退.第14天停用糖皮质激素.第17天患者出现散在红色斑块,予泼尼松片口服后好转.
作者:邢建彬;王海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我院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按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实验组(n=49)及对照组(n=49),分别施以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AVF闭塞情况、AVF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AVF闭塞发生率分别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22.45%(P<0.05).实验组AVF自我管理知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95.9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3.67%(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增强MHD患者AVF自我管理能力,预防AVF闭塞,提高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彩虹;宋洁妮;赵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7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观察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和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杨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护理部号召科室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工作中,科室成立了品管圈小组,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做为主题,并分析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现状.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晓率由40.3%提高到80.3%,目标达成率114%,进步率为77.2.%.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因此,品管圈活动值得推管.
作者:林美凤;卞小琴;林敏;张蕾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从儿童疼痛的特点入手,介绍了术后疼痛对患儿的影响以及影响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因素,阐述并总结了PICU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策略,为小儿术后疼痛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朱丽萍;唐淑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血塞通和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体评分为(11.2±3.5)分;对照组患者总体评分为(15.5±2.5)分;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37/50);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其诱发因素包括血压、血糖、血尿酸、血脂等,选择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提升效果显著,有利于其预后,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作者:孔顺利;赵珊珊;王朝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收治的精神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44例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沟通和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5个月的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护理中加入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分改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语言沟通以及心理干预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崔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38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0.0%)显著高于对照组(44.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在治疗重型脑干出血患者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书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胺碘酮的同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现状,对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重视程度及对QT间期的关注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 筛选我院近10年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应用胺碘酮的病例,依据与胺碘酮同时应用致QT间期异常延长的相关报道,记录应用胺碘酮的病历医嘱中是否存在合并用药,合并用药种类,合并用药前后QT间期及QTc间期延长情况,统计单独应用胺碘酮病例数,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病例数,合并用药占相关疾病的比例,有无尖端扭转室速及死亡事件发生.病程中提及胺碘酮合并用药致QT间期延长相关内容的例数.结果 共收集83份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住院患者的病例.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有4种,分别为非洛地平(9例,11%)、硝苯地平(7例,8%)、左氧氟沙星(3例,4%)及多潘立酮(4例,5%).其中单独应用胺碘酮者62例,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者共21例,包括合并应用一种药物者(19例,23%),两种药物者(2例,2%).应用胺碘酮病例无死亡事件.所研究病例的病程记录中均未提及应用胺碘酮及合并用药时要注意观察QT间期的相关内容.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中应用胺碘酮时,对合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应重视心电图QT间期及QTc间期的变化,避免尖端扭转室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李俊超;王贺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本文就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面瘫患者58例,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每组面瘫患者29例.接受常规取穴方法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比两组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差异显著,组间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在面瘫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可进一步的实践和推广.
作者:唐永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泻的临床药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水样泻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5,给予思密达+双歧杆菌乳杆菌治疗)和试验组(n=55,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腹泻时间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其是一种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总结了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与护理进展,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眼位与头位训练,术中体位管理,术后眼部护理、并发症的防护、健康指导等.
作者:江秀;宋碧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小针刀松解术加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不同的诊治方式,可分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行小针刀松解术加颈椎牵引医治,而对照组行TDP照射及服用颈舒康颗粒医治,比对两组医治疗效、VAS评分及研究组症状变化.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低于研究组,医治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麻木酸软、颈部活动度等评分低于医治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小针刀松解术加颈椎牵引医治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医治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伊茂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产前行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162例产妇的超声影像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2例经分娩或手术引产共证实畸形胎儿12例,超声诊断与娩后符合率为91.7%.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诊断结果准确,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是有效降低畸形胎儿发生率保证新生儿质量的重要医学途径,临床价值意义重大.
作者:张翠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眼部匝肌皮瓣联合重睑术修复在老年人上睑睑黄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上睑睑黄瘤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眼轮匝肌皮瓣联合重睑术修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93%,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68.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眼轮匝肌皮瓣联合重睑修复术用于老年人上睑睑黄瘤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旭飞;姜雪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血小板凝块原因与处理结果.方法 分析100份血液标本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且提示血小板凝块,可结合仪器计数和直方图将其分为A、B、C三组.结果 PLT三组经过手工法校正之后都恢复正常,其中A组EDTA-K2抗凝复检之后恢复正常,其因采血不顺而导致;B组经枸橼酸钠抗凝复检恢复正常,其因EDTA依赖聚集而导致;C组在镜下观察其为存在巨大血小板,手工法计数结果较为准确.WBC计数A、B两组仪器自动纠正之后即恢复正常,C组手工法计数与EDTA-K2抗凝初检结果相差不大.结论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报警提示血小板凝块时,就应立即进行手工法计数和瑞式染色显微镜形态进行观察,有需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标本,以此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32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5例乳头状肾细胞肿瘤的直径2~15 cm,平均直径(7.8±3.2)cm.Ⅰ型肿瘤患者15例,Ⅱ型10例,在病理分化程度中:高分化15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2例.有7例患者出现囊性病变.结论 乳头肾细胞癌在临床特征上与其他癌细胞存在差异性,病理分型与癌细胞的分级和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方便对患者的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郭春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利巴韦林和氨溴索联合方案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给药利巴韦林和氨溴索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的治愈,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结合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介绍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及意义,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王芳;李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