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

王艳;李怡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老年精神病, 治疗时间,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舒适护理模式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5.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在舒适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能有效的缩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胃癌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胃癌的应用意义.方法 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胃癌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两组均采用一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维持化疗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前和治疗4周患者卡氏评分、QOL生存评分的差异.结果 维持化疗组跟对照组比较,胃癌治疗效果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级别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卡氏评分、QOL生存评分相似,P>0.05;治疗4周维持化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卡氏评分、QOL生存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胃癌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胥科辉;步同亮;王莉;韩文霞;冯俊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及体会

    目的 研究总结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胆道手术的68例门诊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总结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并总结经验.结果 68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拔除T管后出现了胆漏,经过护理人员的及时处理后治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正常.结论 对行胆道手术的患者配合恰当的T管引流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薛娜;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心力衰竭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6周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BNP、生活质量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结果 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NP降低也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实质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77%)显著低于对照组(53.85%),组间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围术期及时采取并发症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李风雷;姚绍鑫;刘福军;张春芳;张贵松;张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积极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68例ICU监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 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3.53%,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3.23±0.67)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6.01±0.42)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针灸加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使用针灸加穴位贴敷的效果.方法 收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0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灸加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显著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 探讨总结儿童MS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儿童MS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结果 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患儿多表现为视神经障碍、头痛、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发热、惊厥等症状;脑脊液OB检查阳性率为28.33%,MOG抗体检查阳性率为31.67%,病灶多位于额、顶、颞、脑枕叶皮质下白质脱髓鞘,多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以及胼胝体、视神经、脑脊髓异常,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显著缓解,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β治疗1年,随访发现2~4个月复发1次,复发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才能得以缓解.结论 在儿童MS诊疗过程中,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脑脊液OB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在临床M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 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提高临床确诊率,对急性发作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急性脑血栓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急性脑血栓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据观察结果 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在对需要进行护理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从而提高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隋雪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消化内镜中心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中心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1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疗法研究

    目的 对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疗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60例,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组36例对患者进行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 ,对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以及1年后的吞咽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以及1年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芒针联合康复训练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响;杨宪章;张洪蕊;鹿传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 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120例高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动力髋螺钉固定(DHS)组、解剖锁定钢板固定(LCP)组及Gamma钉固定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的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与LCP组及Gamma钉组有明显差异(P<0.05),LCP组和Gamma钉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X线暴露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DHS组、LCP组及Gamma钉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82.5%、87.5%以及85.0%,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内固定方法 相比较,Gamma钉法明显具有创伤小、耗时短、操作简便以及生物力学稳定等优势,可将其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优选方式,LCP也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而DHS则较适合用于无严重骨质疏松症的A1及A2型骨折患者.

    作者:吴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时使用询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需使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方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询证护理的方法 进行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时,使用询证护理模式可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邢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导致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评价法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结合结果 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52%.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组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与褥疮、尿路感染、大小便失禁等发生率与营养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褥疮、尿路感染、大小便失禁等)较多,应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高氧液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2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3.04%、93.48%vs 30.95%、73.81%],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0.89±4.64)分vs(15.54±5.64)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春荣;刘春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率,有效促进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梅娟;王荣华;韩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舒适护理模式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5.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在舒适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能有效的缩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李怡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与高血压发病关联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可导致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改变.中国是世界上高血压为高发的国家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平均高血压发病率为25.2%,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升高,60岁及以上高至58.9%[1].

    作者:何东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尾端退化综合征合并神经源性膀胱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患者资料分析诊断CRS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C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例CRS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病史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 1例患者行泌尿系B超,尿流动力学检查后未确诊,结合尿流量检测、腰椎3D-CT、脊髓MRI检查后明确诊断.结论 CRS因为脊柱和脊髓的发育不良可以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及早行3D-CT、脊髓MRI及尿流量测定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许咏青;韩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3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选取时段为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以不同护理方法 为分组依据,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采用常规护理与饮食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不同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P值<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对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齐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抚触联合心理护理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抚触联合心理护理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抚触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抚触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上采纳.

    作者:仲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