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神经毡蛋白-2(Npn-2)是轴索引导中介脑信号蛋白3F(SEMA3F)的受体,Npn-2基因突变会造成发育中的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改变突触的可塑性,Npn-2的基因突变与孤独症、癫痫、恶性胶质瘤相关.Npn-2在儿童癫痫、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上述3种疾病的合并症中已被识别.有关Npn-2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基因、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彩霞;杨光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各有3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力恢复情况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潘俊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3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3±1.35)d与96.67%,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姜宝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荟萃分析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654例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Meta结果 显示: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比例[OR=0.25,95%CI(0.15,0.41)];采用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病死率明显降低[OR=6.99,95%CI(2.07,23.59)];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R=2.71,95%CI(1.98,3.70)];新辅助化疗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OR=0.46,95%CI(0.28,0.74)].而在2、3、4、5、6年生存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可以增加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概率,明显降低术后28 d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1年生存率,而在远期生存率方面未见改善.
作者:郑祥钦;张宇龙;宋建榕;林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颈介入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空洞必合率以及病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对其报告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各科室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收集到的抗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有无过敏史)、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累及组织器官、不良反应的表现等).结果 18岁及以下、5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患者,有既往过敏史,给药类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位置主要位于皮肤及附件.结论 抗菌药物药物使用过程中,年龄、既往过敏史、药物类别、给药途径等都会对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影响,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累及多系统、结构,要把握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
作者:黄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我市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从而准确的估计我市的人群病死率;找出我市死因监测工作漏报的原因,以便于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工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我市21个乡镇中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2012年~2014年的死因漏报调查工作.通过村委会、殡葬部门、户籍管理部门等多个途径收集居民死亡数据,与死因监测常规报告系统里的数据核对,确定漏报名单,统计漏报率.结果 被抽中三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2012年共漏报4例,漏报率4.82%;2013年共漏报8例,漏报率7.34%;2014年共漏报6例,漏报率5.61%.结论 凤城市死因监测工作虽然已经纳入规范化管理多年并且是国家的死因监测点,但是仍然存在漏报现象.应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工作,加大对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防保医师以及各村医师的督导、培训力度,杜绝漏报现象的发生,不断的完善死因监测工作.
作者:孙秋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死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2%、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22.9%,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4.2)d,少于对照组的(27.4±3.5)d,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 与治疗措施.方法 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选取某段时间内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在随机数表法原理的指导下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 基础上予以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过程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异甘草酸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分析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对照组(58例),与在行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4例,占6.9%,患者满意度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21例,占36.21%,患者满意度82.76%,差异显著(P<0.05).结论 我院针对创伤骨科下肢的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和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朱莹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如何提高采供血工作的护理质量展开探讨,以期为血站的护理安全提供充分保障.方法 我站于2014年7月开始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并对组员进行系统培训.各小组成员则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坚持每日对工作进行自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整改.结果 与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之前相比,组建后的献血者满意度、用血医院满意度、一针穿刺成功率均发生显著升高,采供血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充分促进血站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全面促进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仁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于罗哌卡因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辅助镇痛.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与24 h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7.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能提高镇痛效果,且安全性比较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洪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室镜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共同医治脑室出血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4例为引流术组,脑室镜下施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3例为脑室镜组.为期1个月,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评分、平均引流时间及GCS评分.结果 经GOS、GCS评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神志均好转,相比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病患在躯体残疾改善幅度、感官认知的恢复、生活自立能力的加强、言语表达能力改观幅度较大,(P<0.05).另外,脑室镜组血肿清除率大幅高于引流术组,不仅手术疗效更佳,引流用时方面脑室镜组也更佳快捷有效,(P<0.05).结论 脑室镜的应用,为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医治脑室出血的成效提供了飞跃性进展,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脑室出血病死率较低,病患意识恢复大幅度转好,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血肿量的可行方案.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抽取85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n=43)进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n=42)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复发率是2.33%(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复发率是9.52%(4/42);上述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98%(3/43)、4.76%(2/42),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天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前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升优质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伊伶;徐景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针对老年高血压伴发功能性便秘患者,探讨使用防风通圣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6例2016年1月至12月笔者诊治的老年高血压伴发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区别采用不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方式,分成观察组38例,观察组使用防风通圣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38例,对照组使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进行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大便性状、排便困难情况评估以及通便所需时间三项指标进行记录和统计,以及对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进行相应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综合疗效以及通便时间长短均好于对照组,排便困难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针对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伴发的功能性便秘,一个相对较好的疗效能够通过使用防风通圣颗粒获得,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改善其日常生活治疗有明显作用.
作者:林庆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 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远期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军杰;徐幸;郭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 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 对本院骨科中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予以回归分析,归纳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骨科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的专业业务知识掌握不熟练、法律意识不强、护患沟通存在问题、病情观察不够及时到位等.结论 对骨科护理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收到突出的改善效果,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出现.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甲组:2016年1~3月,志愿者110例,乙组:2016年4~6月,志愿者110例,对两组志愿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与常规采血,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的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 的对比(P>0.05).结论 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具有可行性,但为了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需要把含有封管的0.5 mL血液弃掉后再次进行采血.
作者:徐杨;赵雪莹;刘绪凤;金岩;刘珂欣;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效果.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90例老年人肺气肿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执行对照组治疗方法 基础之上加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执行静脉滴注头抱吠辛钠治疗方法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积分都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改善机体症状,属于较好的药物配合治疗方法 ,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