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邹玉梅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冰刺激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包括系统的吞咽肌训练、摄食训练、中医护理及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并联合冰刺激.比较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为(17.81±1.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9±1.52)(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冰刺激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究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孕激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妈富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6%,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月经量评分均有进步,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对于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激素治疗,孕激素和妈富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妈富隆的疗效优于孕激素.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目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培养阳性率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选择抗生素.方法 对100例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血培养的监测.血培养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阳性标本为23例,占2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肠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其感染中以阳性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是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多数耐药.结论 败血症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对病理性黄疸患儿应进行常规性血培养检测.而葡萄球菌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赵侗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ASA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6%,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运动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作者:安慧霞;张春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预防,比较分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 在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干预,可明显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丽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对丹东地区2014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方法 对2014年~2015年丹东地区3926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各种原因报废的血液为1040人,血液总报废率为2.65%(血液总报废率=不合格人数/采集全血总人数),其中血液检测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占65.19%,原因从高至低依次为梅毒阳性18.75%、HbsAg阳性14.90%、抗-HCV阳性12.79%、ALT升高8.46%、抗-HIV阳性8.46%;另外重度脂肪血19.04%,也是重要的报废原因.结论 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做好献血前饮食等注意事项宣传,提高献血前初筛的准确率,做好血液由采到发各个环节的工作,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

    作者:麦义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9例,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B组采用单纯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的第三产程时间(16.0±1.6)min,显著低于B组(20.7±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518.4±42.6)mL,显著低于B组的(583.6±56.2)mL,差异显著(P<0.05);A组住院时间(3.2±1.4)d,明显短于B组(4.2±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B组的18.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产妇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菊;文英;干瑞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04行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结果 实验组切口VAS(2.3±0.6)分低于对照组(4.6±0.7)分,而护理满意度96.2%却高于对照组77%.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缓解切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商立华;魏雪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对比剂对临床胃肠道CT诊断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对比剂对临床胃肠道CT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口服对比剂碘佛醇行腹部胃肠道CT检查者40例,根据对比剂碘佛醇的服用时间以及服用剂量分为三组,A组14例,于扫描前30 min口服500 mL碘佛醇进行胃肠准备;B组13例,于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 mL碘佛醇进行胃肠准备;C组13例,于扫描前60 min口服1000 mL碘佛醇进行胃肠准备.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左上腹空肠、十二指肠、左中下腹空肠、右中下腹回肠、右中腹回肠、盆腔回肠下段、横结肠、升结肠以及降结肠等部位的CT值.结果 A组研究对象左上腹空肠、十二指肠、左中下腹空肠、右中下腹回肠、右中腹回肠、盆腔回肠下段、横结肠、升结肠以及降结肠等部位的CT值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且B组与C组各部位的CT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腹部胃肠道CT扫描检查前30~60 min口服1000 mL碘佛醇进行胃肠准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文奎;沙钧平;王帅;李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目的 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通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并进行判断其检测方式的精准度.方法 通过采用ELISA、ECLIA及TRFIA 3种方法对172例血清样本进行平行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根据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判定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 当进行低浓度HBSAG检测时,ECLIA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吸附试验和TRFIA的检出比率高,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ELISA法检验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感度,对HBSAG进行检验时,发现其呈阳性较高,故ELISA法在对低浓度HBSAG检测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彭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卵巢癌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王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胸腺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丽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0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20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策,200例.通过比较患者并发皮肤不良反应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达标率,综合评价改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皮肤毒性的缓解及控制作用.结果 观察组检查后有13例患者出现轻微焦虑,整体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检查后SAS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循证护理对策的实施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知识,科学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爱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寻找合理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口服曲美他嗪.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心电图治疗的总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分别用药,观察得出两组患者的药物安全性,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效率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研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中,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荐.

    作者:顾法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与研究组焦虑状态评价和抑郁状态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郭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常规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系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比效果.结果 系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显著比常规组高,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心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霞;张笑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室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细节组(43例)、常规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细节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位产钳助产术助产指征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助产指征与并发症情况,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需要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助产的产妇100例,对其在治疗时的指证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指证主要是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出血、甲亢合并妊娠、胎儿窘迫、枕位异常和过期妊娠等.直接产钳治疗产妇在产妇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上均明显低于胎吸失败改产钳产妇.结论 准确的评估产妇在分娩时的低位产钳助产术指证,能够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明显降低对母婴创伤.

    作者:苏丽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肺癌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

    肺癌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有些患者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闷气短伴胸痛,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住心内科治疗,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血管可正常或轻度狭窄,检肺CT可明确.在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发现肺癌误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病例3例,具体资料如下.

    作者:盛宇;孙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1例运用BlatchFord评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运用BlatchFord评分对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BlatchFord评分后能科学提示病情存在一定风险,在治疗上更加精准,配合精心护理和健康宣教,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运用BlatchFord评分,科学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风险,积极给予有效止血措施及良好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