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霖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郭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00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有200例,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抗真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200例患者中135例痊愈,显效25例,进步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1.0%.无效的患者改用伏立康唑治疗,17例患者的真菌感染均获得了控制.结论 临床医师要根据此病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AL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杨瑞;宁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本文就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肠癌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每组肠癌患者31例.予以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31例患者为实验组,后比对两组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好,组间数据经统计后差异显著,且呈正相关.结论 对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金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尿蛋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高血压患者78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采集两组观察对象的晨尿,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发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Ⅱ期和Ⅲ期患者尿蛋白含量高于高血压Ⅰ期患者(P<0.05),高血压Ⅲ期患者尿蛋白含量高于高血压Ⅱ期患者(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尿蛋白是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其检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孙晓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抽查我院8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80例患者遵医嘱全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帮助患者控制脑卒中抑郁症.结论 观察两组患者的HAMD和SDS量表评分及满意度进而分析两种护理干预对病情的改善程度.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显著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在临床应用上影响深远.
作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手术室护理配合及护理要点及成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产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应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顾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本院目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培养阳性率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选择抗生素.方法 对100例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血培养的监测.血培养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阳性标本为23例,占2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肠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其感染中以阳性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是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多数耐药.结论 败血症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对病理性黄疸患儿应进行常规性血培养检测.而葡萄球菌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赵侗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评定与护理.方法 选取胃间质瘤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实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且并发症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及对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比对照组34.38%低(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2.50%比对照组28.13%低(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评分比对照组优,患者满意度95.31%比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患者发生血透不良反应,降低护理风险,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洁;郭宁宁;黑小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诱发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就诊的BPPV 66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失眠、精神及心理因素、过度疲劳、上呼吸道感染、全身疾病、偏头痛、合并内耳疾病是诱发BPPV发作的独立因素.结论 干预患者的各类诱发因素为预防及治疗BPPV发作提供了重要临床依据.
作者:何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慢阻肺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a(37例)和护理组b(38例).护理组a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b采取全面护理干预.评价:①通气依从性;②护理前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pH.结果 ①护理组b患者通气依从性显著比护理组a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pH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护理组b相比于护理组a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pH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对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焦京霞;黄伟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运用BlatchFord评分对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BlatchFord评分后能科学提示病情存在一定风险,在治疗上更加精准,配合精心护理和健康宣教,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运用BlatchFord评分,科学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风险,积极给予有效止血措施及良好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血糖控制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76.74%,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B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FBG为(6.11±1.85)mmol/L,2hPBG为(7.68±2.23)mmol/L,HbA1c为(6.28±1.13)%;与对照组的(8.05±2.02)mmol/L、(9.34±2.14)mmol/L、(7.33±1.46)%等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血糖控制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讨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利用常规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的方法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大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丹东地区2014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方法 对2014年~2015年丹东地区3926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各种原因报废的血液为1040人,血液总报废率为2.65%(血液总报废率=不合格人数/采集全血总人数),其中血液检测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占65.19%,原因从高至低依次为梅毒阳性18.75%、HbsAg阳性14.90%、抗-HCV阳性12.79%、ALT升高8.46%、抗-HIV阳性8.46%;另外重度脂肪血19.04%,也是重要的报废原因.结论 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做好献血前饮食等注意事项宣传,提高献血前初筛的准确率,做好血液由采到发各个环节的工作,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
作者:麦义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治疗指标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96例,其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定为优秀的有49例,良好的有39例,尚可的有8例,无患者疗效评定为差,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有效率,改善其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安全性高等显著的特点,促进了其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广宇;郑艳萍;田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74例,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平均为(85.28±6.15)d,对照组为(61.33±5.21)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任艳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度口腔黏膜放射反应辐射剂量水平、各度口腔黏膜放射反应情况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孕激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妈富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6%,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月经量评分均有进步,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对于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激素治疗,孕激素和妈富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妈富隆的疗效优于孕激素.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选取2014年5月至2015月8月7间已经实施了岗位管理手术室,将它作为观察组,同样从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月8月7间没有进行岗位管理的手术室,把它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医师、护士、患者对各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方式的应用意义.结果 在观察组中,医师对手术室的整体护理管理各方面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得护理人员同样对手术室中各阶段护理措施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对管理后的手术室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也都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使护士对职业的工作安排满意度较高,能有比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规范化的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之间的配合程度,医师在手术室中的工作也更为顺利流畅,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也明显增强,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由此看出岗位管理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意义真实存在,值得进一步应用,在手术室中推广.
作者:栾冰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