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在急诊内科中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石意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内科中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中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所收治的40例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0例(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于肾病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伶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耐多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耐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助于耐多药结合病患者行为改善和心理康复,有助于患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助阳通脉培元汤治疗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助阳通脉培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助阳通脉培元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心功能(NYAH)分级及脑钠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治疗后心功能(NYAH)分级、脑钠肽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助阳通脉培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研究

    目的 探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 ~2014年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35例.结果 本研究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35例,在临床实践中都能直接打压嵌入螺旋刀片,通过2年的观察,目前还没有PFNA螺旋刀片的切出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结论 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就是为了减少PFNA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螺旋刀片的松动和中心性切出等常见并发症,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作者:樊元胜;蔡建平;叶蜀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生化检验是临床发展中广泛的检查项目,也是患者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能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反映,同时生化检验也是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重要参考信息.生化检验工作的过程较为复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误差进而影响临床判断.为此,文章以调查的具体临床资料为例,探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孙景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RRT与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治疗

    目的 分析CRRT和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炎性反应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少,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选择CRRT和血管瘤进行治疗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抢救成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健;李焕夷;黄文涛;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治疗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性患者应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共10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n=51)与对照组(头孢唑林钠治疗,n=51),连续治疗14 d(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3.92%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6%,(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效果比较好,且方案安全性高,故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高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精神压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丛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康复专科护士岗位培训的实践与管理

    根据科室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以能够掌握较高康复专科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进一步提高护士专科能力和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培训目标,进行年度专科护理培训,旨在加强康复护士管理和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作者:肖华;闫玮娟;刘传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8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83例患者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单用组给予单独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给予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结果 ①联合组对比单用组缓解率更高,P<0.05;②干预前两组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das28相似,P>0.05;干预1年联合组对比单用组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das28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缩短晨僵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徐黎明;袁敏;刘一帆;孙焕霞;刘立宁;石颜军;李春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 70例研究对象接受人性化护理后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其中取得非常满意的有45例,取得满意的有23例,其余2例为不满意,本次研究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14%.结论 针对结核病患者,选择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加速患者康复,缓解患者痛苦,建议在结核病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肺通气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双肺通气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因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谈话,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单腔气管插管双肺通气组,n=37例)和对照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组,n=31例).全凭静脉诱导与维持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60 min(T1)和手术结束后双肺通气30 min(T2)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创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变异度(SVV)、心脏指数(CI)、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外周动脉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以及患者手术后的预后情况.记录两组患者T0、T1、T2三个不同时间中心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T1,CI、CO、SV、MAP大于对照组,SVV、HR观察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在T2,MAP、HR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1、T2,TNF-α、IL-8的浓度低于对照组;在T1、T2,IL-1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8、IL-10在T0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肺部感染、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和住院天数,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肺通气可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对患者的愈后产生良好的影响.

    作者:聂彬;杨明华;陈一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小儿肠炎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与护理质量展开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小儿肠炎患者10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50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并且在患者康复之后,对患者家长掌握的健康知识情况、满意程度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现复发以及并发症的概率很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孩子康复效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小儿肠炎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儿家长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呼吸科重症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对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采用风险管理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1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上护理风险管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中不良情况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护理组患者的风险情况、计划外拔管和医患纠纷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各种不良情况发生率,且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艳;徐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股骨骨折患者均接手外科手术治疗,指定具有高年资、专业知识的临床医师完成相应操作,术后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82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100.00%(82例),住院平均(25.26±1.2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2%(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后均经对症处理好转或痊愈.结论 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确保其预后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胡文君;黄善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药液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分泌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效果较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潘永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质量影响

    [提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作者:朱相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慢性宫颈炎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分析,据临床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抗妇炎胶囊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方式,观察且记录两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修复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宫颈管结节增生、狭窄外口粘连、脱痂期出血多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能够改善症状,加速宫颈修复,不良反应少,预后复发率低,且可减少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传统的人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采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常规质量控制期内共处理物品127681(件/套),工作缺陷发生307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24%.相同时间跨度内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应用期共处理物品130816(件/套),工作缺陷发生174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13%.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使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在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确了工作责任,避免出现问题后无法明确责任人的现象;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并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的使用较为便利,后期应用成本较低.所以,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

    作者:方桂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析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究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临床护理的观察发现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风险,并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当前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着专业水平不足、工作态度不严谨、护理记录不完善等方面的护理风险,可以通过提升专业水平、端正工作态度、完善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防范.结论 当前的危重患者救治中确实存在着诸多护理风险,但是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谭仕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