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丁海飞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阻肺伴Ⅱ型呼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慢阻肺伴Ⅱ型呼衰的老年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NIPPV+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丹参川芎嗪+NIPPV+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NIPPV治疗老年慢阻肺伴Ⅱ型呼衰疗效显著,显示了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之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出院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岩;于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出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患者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增加了患者的膀胱容量,降低了残余尿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美玲;张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肺空洞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与影像学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肺空洞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70例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与CT扫描肺空洞性病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结果 本组70例肺空洞性病变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32例,空洞性肺癌18例,肺曲霉菌病4例,空洞型肺转移瘤2例.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不仅准确显示肺空洞性病变的形态,而且清楚显示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因此结合临床资料及发病部位,对于肺空洞性病变一般能够达到定性诊断.

    作者:王开宇;邹学广;荣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盐酸小檗碱对T2DM大鼠血内毒素的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T2DM大鼠血内毒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14周后,将成模的T2DM组又分为:单纯饮食组(A组)、小檗碱组(B组);于4、8、14、22周时处理大鼠,同期设对照组(n=6).利用生化法测定相应指标.结果 ①成模过程中,T2DM组比NC组所测指标升高(P<0.05);②干预后A、B组大鼠指标降低,高于NC组(P<0.05),B组较A组明显(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体内炎症水平,进而治疗T2DM.

    作者:贺娅莎;王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析某省宫颈癌检查项目中阴道镜检查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总结分析宫颈癌检查项目中阴道镜检查的现状,着重于寻找提升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检出.方法 针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分析,2015年12月做为省督导组成员对吉林省4个地区15个项目县进行阴道镜检查相关环节督导质控.结果 267980例35~64周岁农村女性的筛查,细胞学异常6086例,阴道镜检查3933例,镜下活检871例,检出宫颈癌前病变138例,据国家项目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督导质控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检查流程和诊断能力有9个项目县存在问题,随访率只有4个项目县达到90%,平均随访率65%.结论 为项目取得更好的成效,应加强阴道镜检查相关环节的督导和质控,使阴道镜检查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张春梅;于延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现状

    目的 从直肠脱垂注射疗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针对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直肠脱垂疾病用注射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案.以此来降低或减少直肠脱垂疾病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希望为今后的直肠脱垂临床治疗有所帮助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 医护人员在对直肠脱垂患者临床治疗采取注射法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做好药物的选择以及选择药物适应的人群,包括注射法的方法选择并根据不同的患者群体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法.结果 针对直肠脱垂疾病患者来说,采取正确的注射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也会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 根据直肠脱垂疾病引发的病因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也是不同的.在对患者采用注射法治疗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以此来降低或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发症的发生.总之,直肠脱垂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注射疗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运用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要高度的重视直肠脱垂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的注射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其此种疾病患者采取注射法治疗中,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才会降低或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一下就是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治疗工作经验对注射法直肠脱垂治疗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本科室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的单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对于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患者应着重加强护理.

    作者:张雯婷;朱红峰;陈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晚期胃癌疾病的治疗当中中医辩证施治联合化疗所能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接收的2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随机法,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1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换料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施治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与研究后发现,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是要远优于对照组的,即P<0.05.此外,在生存率方面,研究组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将中医辩证施治与化疗联合进行使用,是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作者:张清明;张灵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联合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联合组患者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行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记录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其指标变化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数据统计P<0.05.结论 将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坤;周晨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佳尔纳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建立佳尔纳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方法.方法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甲硝唑浓度为5~10μg/mL,维生素C浓度为5~10μg/mL,浓度C与吸收度A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C=18.80A+0.1315(r=0.9999)及C=11.78A-0.0286(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及99.95%.结论 本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稳定性的考察方法.

    作者:周国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 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不孕患者615例,依据宫腔镜检测结果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142例,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余下473例则属宫腔正常者,作为参考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并通过SPSS19.0分析数据,探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患者病情采取宫腔镜下EP清除术,观察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与参考组对比,在年龄、不孕病程、合并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在患者在新鲜期妊娠率达到41.55%(59/142),流产率7.75%(11/142),异位妊娠率1.41%(2/142),复苏周期妊娠率达到26.06%(37/142),流产率9.15%(13/142),异位妊娠率2.11%(3/142).结论 加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针对不孕症高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处理,选择宫腔镜下EP清除术治疗,提高患者自身助孕成功率.

    作者:国智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某医院放射线科机房改建项目控制效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某医院放射线科机房改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为项目的正式运行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验收、审批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检测分析的方法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 机房的防护设计和措施安全、合理、有效;机房的有效面积为26 m2,单边长度不小于3.5 m;工作人员操作处和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均符合国家标准;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符合相关要求;警示标识、通风换气、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防护管理全面到位.结论 本项目放射防护效果符合放射卫生学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达到了竣工验收的条件.

    作者:鲁嵬嵬;薛洪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月3月期间诊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这一护理措施可以在临床中扩大应用范围.

    作者:常嫣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院常用注射剂的储存与养护管理

    目的 对医院常用注射剂的储存、养护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对常用注射剂储存条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日常工作总结养护管理要点.结果 和结论 光线、温度、湿度是影响注射剂质量的关键因素,储存要注意避光和控制温、湿度;养护管理要严格执行储存、养护制度和报损销毁制度,定期检查注射剂是否变质,说明书有无修订,定期校准仪器,规范高危药品存放标志及效期管理,冷库应用温控预警系统,注意拆零注射剂的存放,避免特殊时节温、湿度的不合理.

    作者:刘新生;倪玲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手工MGIT液体培养基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手工MGIT液体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在一线结核定点医院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结核病中心1748例痰液标本,分别接种传统L-J培养基和MGIT液体培养基,比较两种培养方法的检出率和报阳时间.结果 在1748份痰液标本中:MGIT液体培养基检出420例(24%),平均报阳时间18.5 d.L-J培养基检出312例(17.8%),平均报阳时间30.5 d.结论 手工MGIT液体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能快速检出分枝杆菌,检出率高,报阳时间短,能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适合在一线临床实验室应用.

    作者:王龙刚;孙建文;姜小华;王品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路径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中103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n=51)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加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n=52)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剖宫产、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及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提高患者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等知识的知晓率,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康复较快,值得借鉴.

    作者:胡翠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指导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指导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开展早期康复对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HICH患者86例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设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前者予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予早期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64.42±7.08)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1.35±7.82)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情感交流、手功能、记忆与思维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葛明月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止血方案差异性划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3例,采取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进行止血,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止血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与输血量,记录患者子宫切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24 h阴道再次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再出血风险,操作简便、止血迅速.

    作者:尹秋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利福平与利福喷丁抗结核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平与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利福平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个利福喷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药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痰菌转阴率82.93%,观察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痰菌转阴率60.98%,观察组治疗半年后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χ2=4.89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87.80%,对照组患者病灶吸收率68.29%,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比对照组高,(χ2=4.55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9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利福平相比,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风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汤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88.00%(44/50);对照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后,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76.00%(38/50).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7/50).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并降低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建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