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美
目的 观察重症肝炎患者的传染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的51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给予传染消毒隔离,并加强护理环节的管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1例重症肝炎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依从性患者48例(94.1%);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4/51)、3.9%(2/51)、23.5%(12/51);医护人员发生感染0例.结论 医院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传染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能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丽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6.98%)也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邓海春;索明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联合NCPAP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H及OI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盐酸氨溴索治疗基础上联合NCPAP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脑出血后脑损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随机分成两组,3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者尼莫地平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更佳(P<0.05).结论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亚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必要性.方法 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0例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Hb、PCO2、PO2分别为(14.34±3.22)g/L、(32.44±16.22)mm Hg、(73.45±16.43)mm Hg,对照组分别为(18.45±4.33)g/L、(67.45±18.45)mm Hg、(38.67±15.97)mm Hg,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复发率、病死率分别为10.00%、5.00%,对照组分别为40.00%、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忠鑫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椎管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普通手术室护理,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多层次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取类实验研究将我校2013级和2014级本科护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层次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层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学本科生的外科护理学理论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颜;李曾艳;杜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常规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样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 病情管理能力上,护理组情绪管理、疾病认知、症状管理及生活习惯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患者FBG及2 h PBG明显低于常规组,冠心病治疗显效率44.4%、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常规组,无效率6.7%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病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路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流产妇女100例,按照流产方式的不同将全部妇女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50例实验组妇女则选择药物流产.结果 在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宫颈管粘连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药物流产方式,能更快恢复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并降低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朝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的疼痛护理实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所收治的14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7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结合患者疼痛情况实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缓解度及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穆秋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 对2014年~2016年本市无偿献血者77001份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960份,总体不合格率为1.25%.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献血模式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优化献血服务工作,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覃雪英;穆鸿雁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患者中应用良好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门诊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血患者98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良好沟通技巧联合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下淤血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将良好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采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了不良情绪发生率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戚苏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功能残气量、肺顺应性、血氧饱和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6%,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卡方值为1.03,P>0.05).结论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效果,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呼吸参数,发挥呼吸机治疗优势.
作者: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的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辨证施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8.5±2.5)分、治疗后为(3.5±1.9)分,疼痛缓解时间22~38 h,平均(28.5±3.0)h;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8.4±2.7)分,治疗后为(6.3±2.0)分,疼痛缓解时间39~61 h,平均(49.0±2.9)h,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医辩证施护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付艳红;董福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枳壳药材,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硅胶和ODS柱色谱法分离纯化样品,并根据其波谱数据与理化性质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本次枳壳乙醇提取物当中所获得的化合物有9个,经鉴定为伞形花内酯、6,7-二羟基香柠檬素、马尔敏、佛手酚、阿魏酸、水合橙皮内酯、柠檬苦素、胡萝卜苷以及胡萝卜苷棕榈酸酯.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运动、调节免疫力、降血脂和抗肿瘤等作用.结论 中药枳壳在临床上有广泛地应用,其含有的黄酮类与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加强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者:谭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配合方式.结果 在充分了解手术特点,加强术前准备、熟练的配合医师以及做好术后护理之后,全部8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护理配合是确保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胸腔镜肺癌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指标.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胸外科住院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共1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的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50例是采用的胸腔镜手术,临床比较的项目包括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120.68±40.4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16.26±58.37)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231.31±120.56)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03.47±148.34)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天数(8.23±3.45)d,虽然低于对照组(9.34±5.65)d,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1.75±3.44)d,虽低于对照组患者(12.65±4.13)d,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虽然低于对照组患者1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方面,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魏淮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个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4%(38/39)、74.4%(29/3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芳;赵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中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出院后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延续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模式,而延续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延续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较低,而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中,可对压疮进行预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靖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口服和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两组患者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且观察组患者的PEF.FEV1值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