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巍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不同新生儿护理模式对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接诊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并对如上产妇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新生儿护理服务,观察组则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各50例.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掌握率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另外对比两组母乳分泌时间、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提示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异性(P<0.05).结论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改善焦虑情绪,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郑州市部分高中生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的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学生基本情况、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压力、睡眠情况、饮食习惯、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性和运动量设计高中生FIGDs诊断和调查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55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地区高中生FIGDs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FIGDs总患病率为18.18%,其中患病率前3位分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8.71%)、功能性便秘(5.11%)和功能性腹痛/综合征(3.03%);结果显示,高中生的心理压力、负性事件和饮食习惯等是FIGDs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地区高中生FGIDs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为主;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注重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睡眠和运动量,可控制高中生FIGDs患病率.
作者:赵靖楠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胸腔镜肺癌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指标.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胸外科住院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共1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的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50例是采用的胸腔镜手术,临床比较的项目包括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120.68±40.4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16.26±58.37)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231.31±120.56)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03.47±148.34)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天数(8.23±3.45)d,虽然低于对照组(9.34±5.65)d,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1.75±3.44)d,虽低于对照组患者(12.65±4.13)d,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虽然低于对照组患者1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方面,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魏淮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的疼痛护理实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所收治的14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7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结合患者疼痛情况实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缓解度及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穆秋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功能残气量、肺顺应性、血氧饱和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6%,观察组总有效率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卡方值为1.03,P>0.05).结论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效果,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呼吸参数,发挥呼吸机治疗优势.
作者: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整理我原来所在辽阳襄平医院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探讨腹腔镜手术疗法与开腹手术疗法对良性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辽阳襄平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患者,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进行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9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卵巢囊肿临床发病率高,通过腹腔镜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王慈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多层次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取类实验研究将我校2013级和2014级本科护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层次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层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学本科生的外科护理学理论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颜;李曾艳;杜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个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4%(38/39)、74.4%(29/3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芳;赵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抢救,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5±0.2)min、(60.3±12.1)min、(9.3±2.1)min、(94.1±2.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利利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 对2014年~2016年本市无偿献血者77001份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960份,总体不合格率为1.25%.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献血模式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优化献血服务工作,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覃雪英;穆鸿雁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特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72例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及其差异.结果 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5.6%.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大改善.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对于临床带教工作来说,对实习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提升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受到现今医疗环境改变、教学设施以及方法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实习护士临床操作技能提升已经成为临床带教工作的重难点.在妇产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中,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高风险以及隐藏的医疗隐患问题进行有效避免,并对现今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有效缓解.本文主要分析了忽视在实习以及见习的过程中,利用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手段,结合临床实践,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且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进行提高啊啊的教学手段,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中解决相应问题.
作者:王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亚健康失眠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取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观察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PSQ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PSQ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的PSQ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PSQ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艾司唑仑相比,采用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亚健康失眠患者的短期干预效果相当,对中长期转归,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的优势更明显,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金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整形手术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 进行不同整形美患者心理类型的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研究护理对整形患者的效果.结果 在医护人员细心护理和心理疏导中,绝大多数整形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和治疗,收效显著且没有发生医疗纠纷,有效率为90.6%.结论 针对整形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不仅能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革,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纠纷的产生.
作者:于珉琪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中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出院后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延续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模式,而延续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延续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较低,而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中,可对压疮进行预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靖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钙流失加重,老年人群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能也越来越大,目前对其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采用内固定方法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固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内固定拥有不同的适应证及优缺点.
作者:龚小东;刘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选择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于临床展开药学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COPD患者145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69例以及对照组76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COPD用药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对症;观察组:常规对症+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通过对比治疗COPD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以突出沙丁胺醇气雾剂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 在COPD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肺功能改善效果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COPD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联合治疗,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效果方面,尤为显著,可以为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刁连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终身的治疗与管理,患者将不可避免的成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即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者.健康信念模式是社会心理学家贝克从社会心理角度去认识健康和健康行为强调信念是人们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康信念,患者才能积极主动的做好自我监测工作.本篇依据其理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进行自我监测的水平.
作者:唐昌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教学中开展多元教学模式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进行临床见习学生60名,根据教学模式设对两组,各30名,前者行传统教学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行多元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模式认可情况.结果 研究组基本技能、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模式认可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教学中开展多元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基本能力及呼吸内科教学质量提高,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斯南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