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周丽娟

关键词:玻璃体, 腔内注射, 曲安奈德, 渗出型, 老年性黄斑变性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生活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佳矫正视力(采用Snellen视力评估表进行评估)、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OCT-1000检测仪进行测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矫正视力均显著上升,眼压显著下降,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眼科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辅助治疗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对症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3例,按照有无针刺治疗进行分组,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归为对照组,共46例,将药物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的47例归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86.72±5.24)分较对照组(73.17±5.92)分显著上升(P<0.05);干预后,研究组预后情况Barthel指数(48.65±5.41)分较对照组(33.06±4.82)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 药物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肢体健康,同时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就诊的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中选取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用导尿管或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行下腹超声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1次性排石成功,13例患者2次排石成功,2例患者经3次碎石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碎石后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3d内均自行消失;1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绞痛,予以解痉、利尿后好转.结论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可以提高冲击波碎石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降阶梯疗法防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的3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1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降阶梯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死亡概率为6.67%,低于照组数据(26.67%),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0.05;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数据分别为(6.36±2.25)d、(23.06±5.92)d、(2.17±1.89)d,均较对照组更优,P值<0.05.结论 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高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80例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发热,发热率32.5%.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直径>20 mm、碎石时间>40 min以及术后留置管道时间≥2周等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NL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术中应严格控制碎石时间,术后尽可能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并且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CNL术后发热发生率.

    作者:周涛;曹嗣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50例肛瘘手术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选择循证护理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董雪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散光性后房型人工晶体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在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视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ICL组52例和LASIK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TICL组UDVA(0.86±0.22)、RD(-0.71±0.28)D显著高于LASIK组(P均<0.05);TICL组并发症显著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TICL可显著改善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BCVA、UDVA、RD水平,且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干预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该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86.67%(13/15),对照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57.14%(8/14),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抢食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胃炎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洛赛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存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3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吸氧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00%,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加强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在保证较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秋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疑难问题

    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是重症结核病,也是常见病.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新变化,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有增多趋势.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郎俊英;李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患者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使用补肾活血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PKP术治疗VCF的80例患者,按照PKP术后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进行分组:单行PKP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在PKP术后加用补肾活血汤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VAS评分、骨密度与椎体高度丢失比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VCF患者的PKP术后为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汤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魏军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观察2015年1~12月41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无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医护之间密切配合,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杜英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8例,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200 mg/d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NIHSS(卒中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及3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予以200 mg/d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繁玮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抢救程序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3.5±1.2)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8.4±1.6)min,抢救时间为(66.7±6.5)min;实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1.2±0.3)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4.7±1.3)min,抢救时间为(42.2±4.3)min;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透析方法对钙磷代谢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离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东港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例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0例,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腹膜透析组20例,采用腹膜透析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患者随访1年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钙磷离子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对血清钙磷离子紊乱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

    作者:刘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取的120例血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情志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2个月,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64±3.06)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4.42±3.53)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5.15±3.05)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59.33±3.42)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动、总体健康8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晔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雷;李敬文;胡永珍;欧阳海丰;谷树清;郑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共3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15例,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传统组15例,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传统组患者均显著缩短(P<0.05);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与观察,微创组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Cobb's角与VAS评分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