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7年33期文献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实施莫西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20例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匀的分成两个组别,其中的观察组一主要采用的是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治疗,而观察组二主要应用的是莫西沙星药物进行医治,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痰菌转阴率情况以及空洞的变化情况等等.结果 在临床的治疗效果上,观察组二的治疗效果要更强一些,在治疗时间上,观察组二的医治时间要更短,在不良反应情况上面,两组患者都有发生,其之间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不同药物在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对比上可知,无论是莫西沙星还是左氧氟沙星都能够对患者的疾病产生治疗效果,但是,相比于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情况,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要更佳.

    作者:韩晓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就诊的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中选取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用导尿管或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行下腹超声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1次性排石成功,13例患者2次排石成功,2例患者经3次碎石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碎石后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3d内均自行消失;1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绞痛,予以解痉、利尿后好转.结论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可以提高冲击波碎石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铝碳酸镁辅助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止血效果、综合征状评分及预后情况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助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分析铝碳酸镁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7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病患作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接受铝碳酸镁辅助治疗的75例病患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止血时间、症状评分、预后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5.13±0.89)分,止血时间(5.12±1.26)d、复发率(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4.29%),组间数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助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不仅止血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复发风险小.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8例,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200 mg/d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NIHSS(卒中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及3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予以200 mg/d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繁玮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0%(38/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12±0.84)d、(3.45±0.76)d,t=0.534,组间比较不显著(P>0.05),但次日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率分别为88.00%(44/50)、62.00%(31/50),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3/50)、18.00%(9/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赵志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雷;李敬文;胡永珍;欧阳海丰;谷树清;郑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共3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15例,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传统组15例,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传统组患者均显著缩短(P<0.05);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与观察,微创组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Cobb's角与VAS评分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146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3个月、7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灶吸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纤维镜下病灶改变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肉芽增殖型患者、溃疡坏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疗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和治疗好转率.同时,可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在支气管结合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洪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胃癌胃全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对比

    目的 分析胃癌胃全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患者接受胃癌胃全切除术治疗,乙组患者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指标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乙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甲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与CD4/CD8水平更低,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随访2~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胃癌胃全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创伤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生存率与前者接近,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铁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2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并予以所有患者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研究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2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死亡情况,在其他17例患者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与乏力.结论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在短期内的临床效果较好,用药相对安全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腔镜辅助与中转开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与中转开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收治的110例2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腔镜辅助下进行甲状腺手术.按照患者术中继续采用腔镜或中转开放手术,将患者分为中转组(48例)以及腔镜组(62例),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转组与腔镜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天数、淋巴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患者术后美观明显优于中转组.结论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具有微创、美容、出血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作者:闫召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网织红细胞(Ret)检测在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再障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AA患者除中核酸浓度Ret百分比(%MRETIC)外,其他各项参数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AA患者低核酸浓度Ret百分比(%LPETIC)、高核酸浓度Ret百分比(%H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IRF-H)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AA患者Ret百分比(%RETIC)、Ret绝对值(#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中)(IRF-MH)、中核酸浓度Ret百分比(%M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IRF-H)、MCVR参数均明显低于慢性AA患者(P<0.05);急性AA患者低核算浓度Ret百分比(%LPETIC)明显高于慢性AA患者(P<0.05).结论 急慢性再障患者多项网织红细胞参数与健康群体有明显差异,两种AA患者在Ret数量、细胞幼稚度(RNA含量)、细胞体积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综合利用多种检测参数对临床进行AA的诊断、分型、疗效判定、骨髓造血功能评估都有指导意义.

    作者:元顺女;朴美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CHF伴快速AF患者共80例,心功能Ⅱ ~ Ⅳ级(NYHA),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毛花苷两组,每组各40例.胺碘酮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毛花苷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低于毛花苷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旭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疗效研究

    目的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7例,显效9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8例,显效10例,治愈16例,总有效率为97.14%;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5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其中56例进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研究组),32例进行常规开颅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有效率为65.63%,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此外,研究组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 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方法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使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作者:曹镇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后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溶栓后未接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评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脑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实施抗凝治疗可有效纠正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预后.

    作者:都少萍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指标、运动功能恢复上的差异,探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适宜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胫骨解剖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作为传统治疗组,选取我院同期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10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锁定钢板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①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116.37±16.28)min、手术中出血(124.52±20.35)mL与和传统治疗组间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②锁定钢板组术后住院天数(14.82±3.83)d,临床骨折愈合时间(13.27±3.45)周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③术后6个月,锁定钢板组肢体关节功能评分(85.34±5.23)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70.25±4.27)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手术效果相比,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更具优势,其对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更具促进效果.

    作者:刘宝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依据是否出现ADD进行分组,观察组为50例出现ADD者,对照组为未出现者,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临床特征.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轻重不一,经过病情评估和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ADD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禁食、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侵袭性操作,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的临床特征,对于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对于降低AD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锐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概率为4.0%;对照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概率为6.0%,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0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40.0%;对照组35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吕星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降阶梯疗法防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的3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1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降阶梯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死亡概率为6.67%,低于照组数据(26.67%),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0.05;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数据分别为(6.36±2.25)d、(23.06±5.92)d、(2.17±1.89)d,均较对照组更优,P值<0.05.结论 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高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散光性后房型人工晶体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在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视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ICL组52例和LASIK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TICL组UDVA(0.86±0.22)、RD(-0.71±0.28)D显著高于LASIK组(P均<0.05);TICL组并发症显著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TICL可显著改善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BCVA、UDVA、RD水平,且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取的120例血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情志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2个月,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64±3.06)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4.42±3.53)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5.15±3.05)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59.33±3.42)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动、总体健康8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晔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胸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56±3.13)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7.36±3.64)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5.26±3.11)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58.24±3.15)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率为74.07%(20/27),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3.33%(28/30),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痹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董政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观察2015年1~12月41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无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医护之间密切配合,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杜英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干预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该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86.67%(13/15),对照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57.14%(8/14),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抢食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探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未表现出术后并发症,安全返回病房后1~2周内全部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能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术后保留自然受孕能力.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取金普新区妇幼保健院110例妊高征患者,我去做了调查研究,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3月22日,并将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妊高征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妊高征患者护理后剖宫产发生率18.18%、先兆子痫发生率12.73% 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9.09%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先兆子痫发生率,还能预防产后出血情况发生.

    作者:郝铭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50例肛瘘手术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选择循证护理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董雪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再次评分,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英;王茜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和诊疗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疗效.方法 对本组高血压患者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全程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常规心电监护,持续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出院,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后,确保了患者康复.结论 高血压有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良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情绪.

    作者:董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惠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到院手术的86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病例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将此作为基础,观察组再予以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评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器械准备评分、消毒隔离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不仅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使用.

    作者:李晓薇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3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吸氧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00%,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加强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在保证较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秋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析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目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予以评比.结果 经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虹丽;孟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80例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发热,发热率32.5%.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直径>20 mm、碎石时间>40 min以及术后留置管道时间≥2周等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NL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术中应严格控制碎石时间,术后尽可能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并且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CNL术后发热发生率.

    作者:周涛;曹嗣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7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P=0.001)、餐后2 h血糖(P=0.003)、血糖达标时间(P=0.042)、胰岛素用量(P=0.026)、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P=0.035)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P=0.048)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早期护理干预,研究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过程中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并发症率、术后自理能力)等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提高术后自理能力,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抢救程序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3.5±1.2)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8.4±1.6)min,抢救时间为(66.7±6.5)min;实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1.2±0.3)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4.7±1.3)min,抢救时间为(42.2±4.3)min;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发原因、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的差异,同时分析恶心呕吐患者的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病发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原因较多,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并促使其快速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的100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科学用药方案监管,另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照.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30 min~1 h用药比例、联合用药情况及平均用药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整体占优.结论 实施科学用药方案,能够提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刘雅红;张立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透析方法对钙磷代谢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离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东港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例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0例,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腹膜透析组20例,采用腹膜透析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患者随访1年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钙磷离子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对血清钙磷离子紊乱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

    作者:刘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与年轻乳腺癌的影像鉴别

    目的 通过对比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与年轻乳腺癌(≤35岁)的钼靶X线表现,以加深对二者影像共识及差异的认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高参考.方法 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IGM与33例年轻乳腺癌的影像表现,患者均≤35岁,钼靶X线表现包括有无肿块,肿块的形态、密度、边缘,有无钙化、非对称局限性致密及结构扭曲.结果 IGM组肿块影、肿块高密度、钙化、非对称局限性致密与年轻乳腺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组在肿块形态、边缘、结构扭曲与年轻乳腺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M钼靶征象以非对称局限性致密常见,肿块及钙化少见,年轻乳腺癌肿块及钙化常见,可肿块合并钙化,也可单独钙化,钼靶X线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春华;丁雅玲;马小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胃炎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洛赛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存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对比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查情况,随机将其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回顾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的MCHC检测结果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的PLT、HGB、HCT、RBC和WBC等观察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则存在典型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生活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佳矫正视力(采用Snellen视力评估表进行评估)、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OCT-1000检测仪进行测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矫正视力均显著上升,眼压显著下降,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眼科应用.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市苏家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医治急性酒精中毒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酒精中毒病患,在两组滴注纳洛酮注射液的基础上,将加注醒脑静注射液的73例病患归为研究组,单纯使用纳洛酮的72例病患归为常规组.用药6 h观察两组在血气指标、临床相关参数、疗效、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等状况.结果 ①血气水平方面:研究组血氧恢复较常规组健康,差异显著(P<0.05);②神志恢复时长:研究组病患神志恢复用时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③临床相关参数:研究组经设备诊断,脉搏、血压、呼吸等机体功能恢复状况比常规组稳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对促进病患意识恢复,缩短清醒时间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国庆;李岩松;姜晨辉;闻世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补肾益精汤治疗月经后期量少的临床效果

    目的 针对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采用补肾益精汤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方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50例,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西药,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中药补肾益精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展开不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值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显著P<0.05,在统计学中含有意义.结论 对处于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选择补肾益精汤的治疗方法相比于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中药对人体的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将其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本院接诊的病神经衰弱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此次研究,并对90例病患实施分组治疗,采用常规对症方式治疗的45例为A组,采用在常规对症方式治疗基础上增加天麻素注射液的4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好高于A组的71.11%(P<0.05);B组的睡眠障碍、情绪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发症等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稳定患者情绪,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莉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脉血康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MRS评分及血凝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更优(94.12%vs76.47%).实验组患者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为(11.34±3.45)分、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为(6.72±2.6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凝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使血液黏度降低,提升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王伟旭;徐楠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刺辅助治疗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对症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3例,按照有无针刺治疗进行分组,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归为对照组,共46例,将药物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的47例归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86.72±5.24)分较对照组(73.17±5.92)分显著上升(P<0.05);干预后,研究组预后情况Barthel指数(48.65±5.41)分较对照组(33.06±4.82)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 药物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肢体健康,同时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电针疗法和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94±1.85)mm、疼痛评分(1.58±1.05)分、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5.78±18.64)% 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后的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01±1.02)mm、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6.89±18.94)%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感.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活血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LVEF为(34.68±1.14)%,观察组的LVEF为(39.96±1.05)%,经t检验,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6.68,P=0.012).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8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65.38%;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31%,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4,P=0.014).结论 采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LVEF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春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联合火针拔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8例,有效12例,显效34例,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8例,显效38例,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6.88%;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349,P=0.013).结论 采用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因素

    随着中药使用的广泛化和大众化,由于人们对中药应用特点认识不足,以及使用不当,出现了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肝肾损害,不容忽视.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时无论是医师、患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中药,有效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患者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使用补肾活血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PKP术治疗VCF的80例患者,按照PKP术后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进行分组:单行PKP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在PKP术后加用补肾活血汤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VAS评分、骨密度与椎体高度丢失比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VCF患者的PKP术后为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汤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魏军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化煎药中心的建设

    中药煎剂的处方具有灵活及变化多样等特点,对于制备的要求较高,随着临床与患者需求的提升,现代化煎药中心的建设成为临床重点.现代化的煎药工作需要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能力及改善煎药环境、煎药器具来实现提升煎药效果的目的,同时有效避免不规范操作及提升工作效率,以满足新形势下中医煎剂的需求及煎药中心的建设需求,为促进中药煎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杨樱;王宝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我院科室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2014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调查与分析,设定QCC干预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8% 明显低于2014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风险.

    作者:丁晓琴;卞小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案例分析法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作用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法对提高临床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毕业年限3年以内的护士12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训练方法采取传统的理论授课进行沟通能力培训;试验组采用沟通不良案例分析法对护士进行沟通能力培训.采用护患沟通测评表进行评价及自行设计临床护士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评价表,评价护士掌握沟通能力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士沟通能力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案例分析法能够提高低年资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疑难问题

    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是重症结核病,也是常见病.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新变化,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有增多趋势.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郎俊英;李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眼结膜囊冲洗新型受水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新型受水器使结膜囊冲洗不弄湿衣服、头发,使洗眼舒适度提高,洗眼耗时缩短.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5月本科室患者200例(200眼)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进行改进前后舒适度和洗眼耗时的对比.结果 两组结膜囊冲洗耗时对比,对照组平均每例眼睛洗眼耗时5.34分,舒适度60.8分,观察组平均每例眼睛耗时4.69 min,舒适度评分91.5分,平均每只眼节约0.65分,经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论 研制的新型受水器使用于临床,洗眼舒适度提高,省时省力,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值得全国推广应用.

    作者:彭丽娟;赵翊虹;王燕群;胡成燕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