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益精汤治疗月经后期量少的临床效果

高丽丽

关键词:补肾益精汤, 月经后期, 量少,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针对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采用补肾益精汤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方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50例,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西药,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中药补肾益精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展开不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值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显著P<0.05,在统计学中含有意义.结论 对处于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选择补肾益精汤的治疗方法相比于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中药对人体的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将其进行推广运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眼结膜囊冲洗新型受水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新型受水器使结膜囊冲洗不弄湿衣服、头发,使洗眼舒适度提高,洗眼耗时缩短.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5月本科室患者200例(200眼)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进行改进前后舒适度和洗眼耗时的对比.结果 两组结膜囊冲洗耗时对比,对照组平均每例眼睛洗眼耗时5.34分,舒适度60.8分,观察组平均每例眼睛耗时4.69 min,舒适度评分91.5分,平均每只眼节约0.65分,经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论 研制的新型受水器使用于临床,洗眼舒适度提高,省时省力,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值得全国推广应用.

    作者:彭丽娟;赵翊虹;王燕群;胡成燕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活血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LVEF为(34.68±1.14)%,观察组的LVEF为(39.96±1.05)%,经t检验,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6.68,P=0.012).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8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65.38%;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31%,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4,P=0.014).结论 采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LVEF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春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7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P=0.001)、餐后2 h血糖(P=0.003)、血糖达标时间(P=0.042)、胰岛素用量(P=0.026)、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P=0.035)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P=0.048)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指标、运动功能恢复上的差异,探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适宜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胫骨解剖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作为传统治疗组,选取我院同期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10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锁定钢板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①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116.37±16.28)min、手术中出血(124.52±20.35)mL与和传统治疗组间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②锁定钢板组术后住院天数(14.82±3.83)d,临床骨折愈合时间(13.27±3.45)周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③术后6个月,锁定钢板组肢体关节功能评分(85.34±5.23)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70.25±4.27)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手术效果相比,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更具优势,其对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更具促进效果.

    作者:刘宝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市苏家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惠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探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未表现出术后并发症,安全返回病房后1~2周内全部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能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术后保留自然受孕能力.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0%(38/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12±0.84)d、(3.45±0.76)d,t=0.534,组间比较不显著(P>0.05),但次日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率分别为88.00%(44/50)、62.00%(31/50),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3/50)、18.00%(9/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赵志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发原因、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的差异,同时分析恶心呕吐患者的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病发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原因较多,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并促使其快速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胸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56±3.13)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7.36±3.64)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5.26±3.11)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58.24±3.15)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率为74.07%(20/27),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3.33%(28/30),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痹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董政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雷;李敬文;胡永珍;欧阳海丰;谷树清;郑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疗效研究

    目的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7例,显效9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8例,显效10例,治愈16例,总有效率为97.14%;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5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其中56例进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研究组),32例进行常规开颅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有效率为65.63%,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此外,研究组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 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方法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使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作者:曹镇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CHF伴快速AF患者共80例,心功能Ⅱ ~ Ⅳ级(NYHA),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毛花苷两组,每组各40例.胺碘酮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毛花苷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低于毛花苷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旭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概率为4.0%;对照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概率为6.0%,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0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40.0%;对照组35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吕星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早期护理干预,研究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过程中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并发症率、术后自理能力)等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提高术后自理能力,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3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吸氧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00%,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加强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在保证较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秋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降阶梯疗法防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的3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1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降阶梯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死亡概率为6.67%,低于照组数据(26.67%),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0.05;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数据分别为(6.36±2.25)d、(23.06±5.92)d、(2.17±1.89)d,均较对照组更优,P值<0.05.结论 降阶梯疗法应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高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80例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发热,发热率32.5%.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直径>20 mm、碎石时间>40 min以及术后留置管道时间≥2周等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NL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术中应严格控制碎石时间,术后尽可能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并且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CNL术后发热发生率.

    作者:周涛;曹嗣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