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

董政娥

关键词:胸痹, 用药依从性, 负性情绪, 中医情志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胸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56±3.13)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7.36±3.64)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5.26±3.11)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58.24±3.15)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率为74.07%(20/27),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3.33%(28/30),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痹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我院科室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2014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调查与分析,设定QCC干预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8% 明显低于2014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风险.

    作者:丁晓琴;卞小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本院接诊的病神经衰弱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此次研究,并对90例病患实施分组治疗,采用常规对症方式治疗的45例为A组,采用在常规对症方式治疗基础上增加天麻素注射液的4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好高于A组的71.11%(P<0.05);B组的睡眠障碍、情绪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发症等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稳定患者情绪,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莉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市苏家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CHF伴快速AF患者共80例,心功能Ⅱ ~ Ⅳ级(NYHA),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毛花苷两组,每组各40例.胺碘酮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毛花苷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低于毛花苷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旭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疗效研究

    目的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7例,显效9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8例,显效10例,治愈16例,总有效率为97.14%;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再次评分,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英;王茜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补肾益精汤治疗月经后期量少的临床效果

    目的 针对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采用补肾益精汤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方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50例,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西药,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选择中药补肾益精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展开不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值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显著P<0.05,在统计学中含有意义.结论 对处于月经后期经量少的患者选择补肾益精汤的治疗方法相比于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中药对人体的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将其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胃癌胃全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对比

    目的 分析胃癌胃全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患者接受胃癌胃全切除术治疗,乙组患者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指标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乙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甲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与CD4/CD8水平更低,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随访2~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胃癌胃全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创伤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生存率与前者接近,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铁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透析方法对钙磷代谢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离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东港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例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0例,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腹膜透析组20例,采用腹膜透析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患者随访1年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钙磷离子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对血清钙磷离子紊乱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

    作者:刘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散光性后房型人工晶体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在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视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ICL组52例和LASIK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TICL组UDVA(0.86±0.22)、RD(-0.71±0.28)D显著高于LASIK组(P均<0.05);TICL组并发症显著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TICL可显著改善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BCVA、UDVA、RD水平,且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联合火针拔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8例,有效12例,显效34例,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8例,显效38例,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6.88%;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349,P=0.013).结论 采用中药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析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目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予以评比.结果 经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虹丽;孟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80例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发热,发热率32.5%.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直径>20 mm、碎石时间>40 min以及术后留置管道时间≥2周等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NL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术中应严格控制碎石时间,术后尽可能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并且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CNL术后发热发生率.

    作者:周涛;曹嗣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3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吸氧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00%,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加强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在保证较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秋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5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其中56例进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研究组),32例进行常规开颅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有效率为65.63%,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此外,研究组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 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方法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使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作者:曹镇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探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未表现出术后并发症,安全返回病房后1~2周内全部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能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术后保留自然受孕能力.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因素

    随着中药使用的广泛化和大众化,由于人们对中药应用特点认识不足,以及使用不当,出现了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肝肾损害,不容忽视.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时无论是医师、患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中药,有效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50例肛瘘手术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选择循证护理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董雪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电针疗法和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94±1.85)mm、疼痛评分(1.58±1.05)分、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5.78±18.64)% 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后的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01±1.02)mm、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6.89±18.94)%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感.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