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强
目的 探讨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胃炎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洛赛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存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疗效.方法 对本组高血压患者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全程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常规心电监护,持续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出院,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后,确保了患者康复.结论 高血压有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良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情绪.
作者:董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患者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使用补肾活血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PKP术治疗VCF的80例患者,按照PKP术后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进行分组:单行PKP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在PKP术后加用补肾活血汤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VAS评分、骨密度与椎体高度丢失比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VCF患者的PKP术后为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汤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魏军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左炔诺孕酮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7例,显效9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8例,显效10例,治愈16例,总有效率为97.14%;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中,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清热固经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共3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15例,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传统组15例,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传统组患者均显著缩短(P<0.05);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与观察,微创组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Cobb's角与VAS评分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查情况,随机将其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回顾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的MCHC检测结果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的PLT、HGB、HCT、RBC和WBC等观察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则存在典型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惠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依据是否出现ADD进行分组,观察组为50例出现ADD者,对照组为未出现者,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临床特征.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轻重不一,经过病情评估和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ADD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禁食、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侵袭性操作,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的临床特征,对于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对于降低AD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锐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发原因、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的差异,同时分析恶心呕吐患者的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病发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状腺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原因较多,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并促使其快速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在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视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ICL组52例和LASIK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TICL组UDVA(0.86±0.22)、RD(-0.71±0.28)D显著高于LASIK组(P均<0.05);TICL组并发症显著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TICL可显著改善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BCVA、UDVA、RD水平,且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就诊的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中选取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用导尿管或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行下腹超声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1次性排石成功,13例患者2次排石成功,2例患者经3次碎石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碎石后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3d内均自行消失;1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绞痛,予以解痉、利尿后好转.结论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可以提高冲击波碎石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雷;李敬文;胡永珍;欧阳海丰;谷树清;郑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的100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科学用药方案监管,另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照.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30 min~1 h用药比例、联合用药情况及平均用药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整体占优.结论 实施科学用药方案,能够提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刘雅红;张立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脉血康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MRS评分及血凝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更优(94.12%vs76.47%).实验组患者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为(11.34±3.45)分、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为(6.72±2.6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凝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使血液黏度降低,提升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王伟旭;徐楠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生活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佳矫正视力(采用Snellen视力评估表进行评估)、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OCT-1000检测仪进行测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矫正视力均显著上升,眼压显著下降,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眼科应用.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2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并予以所有患者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研究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2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死亡情况,在其他17例患者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与乏力.结论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在短期内的临床效果较好,用药相对安全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是重症结核病,也是常见病.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新变化,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有增多趋势.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郎俊英;李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到院手术的86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病例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将此作为基础,观察组再予以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评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器械准备评分、消毒隔离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不仅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使用.
作者:李晓薇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