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目的 分析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医治急性酒精中毒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酒精中毒病患,在两组滴注纳洛酮注射液的基础上,将加注醒脑静注射液的73例病患归为研究组,单纯使用纳洛酮的72例病患归为常规组.用药6 h观察两组在血气指标、临床相关参数、疗效、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等状况.结果 ①血气水平方面:研究组血氧恢复较常规组健康,差异显著(P<0.05);②神志恢复时长:研究组病患神志恢复用时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③临床相关参数:研究组经设备诊断,脉搏、血压、呼吸等机体功能恢复状况比常规组稳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对促进病患意识恢复,缩短清醒时间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国庆;李岩松;姜晨辉;闻世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抢救程序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3.5±1.2)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8.4±1.6)min,抢救时间为(66.7±6.5)min;实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为(1.2±0.3)min,心电图使用时间为(4.7±1.3)min,抢救时间为(42.2±4.3)min;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患者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使用补肾活血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PKP术治疗VCF的80例患者,按照PKP术后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进行分组:单行PKP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在PKP术后加用补肾活血汤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VAS评分、骨密度与椎体高度丢失比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VCF患者的PKP术后为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汤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魏军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80例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发热,发热率32.5%.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直径>20 mm、碎石时间>40 min以及术后留置管道时间≥2周等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NL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术中应严格控制碎石时间,术后尽可能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并且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CNL术后发热发生率.
作者:周涛;曹嗣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干预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该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86.67%(13/15),对照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57.14%(8/14),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抢食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等指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目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予以评比.结果 经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虹丽;孟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网织红细胞(Ret)检测在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再障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AA患者除中核酸浓度Ret百分比(%MRETIC)外,其他各项参数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AA患者低核酸浓度Ret百分比(%LPETIC)、高核酸浓度Ret百分比(%H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IRF-H)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AA患者Ret百分比(%RETIC)、Ret绝对值(#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中)(IRF-MH)、中核酸浓度Ret百分比(%MRETIC)、低成熟度Ret比(高)(IRF-H)、MCVR参数均明显低于慢性AA患者(P<0.05);急性AA患者低核算浓度Ret百分比(%LPETIC)明显高于慢性AA患者(P<0.05).结论 急慢性再障患者多项网织红细胞参数与健康群体有明显差异,两种AA患者在Ret数量、细胞幼稚度(RNA含量)、细胞体积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综合利用多种检测参数对临床进行AA的诊断、分型、疗效判定、骨髓造血功能评估都有指导意义.
作者:元顺女;朴美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7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P=0.001)、餐后2 h血糖(P=0.003)、血糖达标时间(P=0.042)、胰岛素用量(P=0.026)、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P=0.035)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P=0.048)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活血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LVEF为(34.68±1.14)%,观察组的LVEF为(39.96±1.05)%,经t检验,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6.68,P=0.012).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8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65.38%;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31%,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4,P=0.014).结论 采用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LVEF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春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随着中药使用的广泛化和大众化,由于人们对中药应用特点认识不足,以及使用不当,出现了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肝肾损害,不容忽视.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时无论是医师、患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中药,有效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其中56例进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研究组),32例进行常规开颅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有效率为65.63%,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此外,研究组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 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脑室通畅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方法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使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作者:曹镇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概率为4.0%;对照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概率为6.0%,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0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40.0%;对照组35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吕星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对症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3例,按照有无针刺治疗进行分组,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归为对照组,共46例,将药物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的47例归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肢体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86.72±5.24)分较对照组(73.17±5.92)分显著上升(P<0.05);干预后,研究组预后情况Barthel指数(48.65±5.41)分较对照组(33.06±4.82)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 药物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肢体健康,同时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实施莫西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20例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匀的分成两个组别,其中的观察组一主要采用的是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治疗,而观察组二主要应用的是莫西沙星药物进行医治,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痰菌转阴率情况以及空洞的变化情况等等.结果 在临床的治疗效果上,观察组二的治疗效果要更强一些,在治疗时间上,观察组二的医治时间要更短,在不良反应情况上面,两组患者都有发生,其之间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不同药物在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对比上可知,无论是莫西沙星还是左氧氟沙星都能够对患者的疾病产生治疗效果,但是,相比于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情况,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要更佳.
作者:韩晓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9例IMH患者,对其进行PPV联合ILMP治疗,观察其术后1、3、6个月治疗效果及不同程度黄斑裂孔患者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患者46例(77.97%),视力不变10例(16.95%),视力减退3例(0.51%),患者视力恢复至(0.43±0.17),黄斑厚度为(278.17±120.21)μm.裂孔闭合率为Ⅱ期90.00%、Ⅲ期78.57%、Ⅳ期63.63%.结论 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应予以推广.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Visia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在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视力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ICL组52例和LASIK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TICL组UDVA(0.86±0.22)、RD(-0.71±0.28)D显著高于LASIK组(P均<0.05);TICL组并发症显著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TICL可显著改善高度近视伴有散光患者BCVA、UDVA、RD水平,且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146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3个月、7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灶吸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纤维镜下病灶改变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肉芽增殖型患者、溃疡坏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疗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和治疗好转率.同时,可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在支气管结合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洪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就诊的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中选取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用导尿管或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行下腹超声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1次性排石成功,13例患者2次排石成功,2例患者经3次碎石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碎石后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3d内均自行消失;1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绞痛,予以解痉、利尿后好转.结论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可以提高冲击波碎石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市苏家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依据是否出现ADD进行分组,观察组为50例出现ADD者,对照组为未出现者,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临床特征.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轻重不一,经过病情评估和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ADD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禁食、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种类、抗生素应用时间、侵袭性操作,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DD的临床特征,对于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对于降低AD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锐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