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铎
目的 分析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脉血康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MRS评分及血凝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更优(94.12%vs76.47%).实验组患者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为(11.34±3.45)分、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为(6.72±2.6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凝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使血液黏度降低,提升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王伟旭;徐楠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析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目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予以评比.结果 经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虹丽;孟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胃癌胃全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患者接受胃癌胃全切除术治疗,乙组患者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指标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乙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甲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与CD4/CD8水平更低,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随访2~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胃癌胃全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创伤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生存率与前者接近,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铁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后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溶栓后未接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评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脑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实施抗凝治疗可有效纠正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预后.
作者:都少萍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就诊的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中选取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用导尿管或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行下腹超声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1次性排石成功,13例患者2次排石成功,2例患者经3次碎石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碎石后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3d内均自行消失;1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绞痛,予以解痉、利尿后好转.结论 超声指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嵌顿结石,可以提高冲击波碎石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刚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生活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佳矫正视力(采用Snellen视力评估表进行评估)、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OCT-1000检测仪进行测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矫正视力均显著上升,眼压显著下降,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眼科应用.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CHF伴快速AF患者共80例,心功能Ⅱ ~ Ⅳ级(NYHA),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毛花苷两组,每组各40例.胺碘酮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毛花苷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低于毛花苷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AF)患者的短时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旭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比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与年轻乳腺癌(≤35岁)的钼靶X线表现,以加深对二者影像共识及差异的认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高参考.方法 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IGM与33例年轻乳腺癌的影像表现,患者均≤35岁,钼靶X线表现包括有无肿块,肿块的形态、密度、边缘,有无钙化、非对称局限性致密及结构扭曲.结果 IGM组肿块影、肿块高密度、钙化、非对称局限性致密与年轻乳腺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组在肿块形态、边缘、结构扭曲与年轻乳腺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M钼靶征象以非对称局限性致密常见,肿块及钙化少见,年轻乳腺癌肿块及钙化常见,可肿块合并钙化,也可单独钙化,钼靶X线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春华;丁雅玲;马小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不同介入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概率为4.0%;对照组持续疼痛1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概率为6.0%,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0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40.0%;对照组35例患者二次治疗,复发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吕星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患者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使用补肾活血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以PKP术治疗VCF的80例患者,按照PKP术后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进行分组:单行PKP术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在PKP术后加用补肾活血汤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VAS评分、骨密度与椎体高度丢失比上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VCF患者的PKP术后为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汤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高度的恢复,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魏军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n=7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7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P=0.001)、餐后2 h血糖(P=0.003)、血糖达标时间(P=0.042)、胰岛素用量(P=0.026)、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P=0.035)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P=0.048)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助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分析铝碳酸镁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7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病患作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接受铝碳酸镁辅助治疗的75例病患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止血时间、症状评分、预后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5.13±0.89)分,止血时间(5.12±1.26)d、复发率(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4.29%),组间数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助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不仅止血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复发风险小.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索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电针疗法和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94±1.85)mm、疼痛评分(1.58±1.05)分、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5.78±18.64)% 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后的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01±1.02)mm、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6.89±18.94)%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感.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钙磷、离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东港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例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0例,采用血液透析方法,腹膜透析组20例,采用腹膜透析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患者随访1年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钙磷离子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对血清钙磷离子紊乱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
作者:刘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惠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市苏家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的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与中转开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收治的110例2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腔镜辅助下进行甲状腺手术.按照患者术中继续采用腔镜或中转开放手术,将患者分为中转组(48例)以及腔镜组(62例),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转组与腔镜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天数、淋巴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患者术后美观明显优于中转组.结论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具有微创、美容、出血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作者:闫召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探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未表现出术后并发症,安全返回病房后1~2周内全部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的护理配合,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能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术后保留自然受孕能力.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雷;李敬文;胡永珍;欧阳海丰;谷树清;郑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2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并予以所有患者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研究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2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死亡情况,在其他17例患者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与乏力.结论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Rd)治疗,在短期内的临床效果较好,用药相对安全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