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陈霞

关键词:ICU, PDCA, 管道安全
摘要:目的 研究ICU患者管道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ICU置管患者,将其评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常规管道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期间,研究组管道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预防和减少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确保治疗有效进行,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对鼻咽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鼻咽癌患者共计180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传统放疗,试验组90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治疗3个月后肿瘤控制率,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放射症状、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的百分率为24.44%、试验组为21.11%,3年内对照组、试验组病死率分别为2.22%、1.11%,上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分别为71.11%、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于治疗鼻咽癌患者,临床不良反应较传统放疗无明显差异,且效果显著.

    作者:石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明确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在负性情绪上的影响,评价心理护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经临床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60例,选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出现焦虑者32例,发生率为20%,出现抑郁者16例,发生率为10%.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6周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惠者负性情绪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减轻疼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减轻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胃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止痛药的使用情况、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邵红玲;韩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初步评定

    目的 分析探讨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泰含漱液治疗,实验组给予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龈沟出血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0.00% (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由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吴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危急重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96例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休克程度分为轻中度组(48例)和重度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休克治疗,采用20 mL参附注射液进行静脉推注,推注后,轻中度组患者接受30~.40 mL参附注射液溶于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重度组则应用100 mL参附注射液溶于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滴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血压、脉率、尿量等指标变化.结果 轻中度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重度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脉率、尿量均出现明显改善,轻中度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重度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休克患者组织微循环、增强细胞功能,并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危急重症(包括休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血液疾病等)中具有很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口腔门诊消毒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消毒室的工作特点,从预防入手,提高消毒室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并总结目前消毒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针对消毒室工作中各种危险因素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提出具体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与防护知识培训,制定管理措施,严格执行防护制度,以减少职业危害.后得出,作为口腔门诊消毒室,职业危害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减少职业危害,必须制定各种有效的制度,采取更多积极有效地防护方法,才能将职业危害降低到低限度,防惠于未然,维护消毒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丽荣;常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均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并分析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63.08%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患者身体功能(17.57±5.24)、社会活动(17.92±2.83)、精神状态(15.73±3.82)及总体健康(19.55±4.39)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蓉;彭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研究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的心理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均明显改善,且患者的遵医依从率也得到明显提高(P< 0.05).结论 依据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儿童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儿童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00例初诊哮喘患儿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度,轻度80例,中度70例,重度5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100例.结果不同程度的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28.13,哮喘惠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30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哮喘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监测儿童哮喘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玲;江超;包忠实;肖春霞;许光芬;孙远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循环酶法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 循环酶法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6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和治疗的80例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应用循环酶测定法测得所有受检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差异.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达到(16.83±4.29)μmol/L,冠心病患者为(24.61±5.02)μmol/L,高血压患者为(18.09±4.75)μ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的(8.15±3.34)μmol/L,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是冠心病与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能够作为诊断脑梗死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临床中应开展同型半胱氨酸常规检测工作,以便早期发现脑梗死并进行预防与治疗.

    作者:王子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ICU患者管道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ICU置管患者,将其评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常规管道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期间,研究组管道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预防和减少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确保治疗有效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妇产科的问题已然成为女性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为数不多,如何做好对于妇产科的防范措施,这不仅关系到惠,严重的可能会遗传到下一代,接下来我们将先对此做一分析.

    作者:孙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掌握情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型糖尿病患者101例,使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调查患者在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的诱因、好发人群;非药物疗法即饮食、运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以及其不良反应;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危害等的了解情况.结果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缺乏,通过教育后糖尿病知识明显提高.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治疗,应该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75例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37,给予全胃切除术)和观察组(n=38,给予近端胃切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组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两个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均有各自的优势,但近端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良好,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所需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训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一组(n=35)和联合组(n=38),单一组行激素治疗,联合组行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单一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单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4.771,P<0.05,单一组患者共有6例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联合组患者有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5,P<0.05.结论 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快速成型技术用于口腔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修复患者117例,根据其所使用的修复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8)使用传统修复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n=59)使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口腔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02%和10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21%和89.6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13.79%)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1.6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适、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口腔修复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输血前肝病毒检测的价值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输血前肝病毒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住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30例,输血前都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甲型肝炎抗体、HIV检测.结果 130例患者中的HBsAg、抗-HCV、甲型肝炎抗体、HI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1.5%、0.8%和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输血前肝病毒检测能有效检出患者的相关病毒感染状况,以指导输血与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病房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泌尿外科病房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结果 试验组的服务态度好评率、责任心好评率以及业务熟练好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殷桂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和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高热惊厥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高热惊厥惠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惠儿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高热惊厥惠儿复发率情况以及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分别对两组惠儿进行观察后,试验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4.00%)与对照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32.00%)相比明显较低.对两组儿童处理后,试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66.00%).结论 高热惊厥惠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显著,明显提高惠儿的预后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书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宫颈糜烂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某院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有1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恢复情况得到了促进,具有临床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钟引艳;全向林;蒋柳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