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优势与不足

林道建;苏广校

关键词:信息化, 传染病管理, 优势与不足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方法①建立传染病电子报告系统并实施强制性报卡。②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医院检验系统、放射检查系统及病案系统的信息整合以便对传染病报告进行自查。结果信息化管理后,该院传染病报卡数、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都有明显提高。结论信息化的某些不健全使管理工作并未减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因此传染报告的管理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管理措施的持续改进。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肾病综合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职业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评分、健康状况,并将两组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探讨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为(84.5±35.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81±16.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状况评分为(72.4±65.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1.24±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常模健康状况评分为(91.58±1.96﹚分,明显高于实验组与对照组(72.46±5.43﹚分、(61.24±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惠永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手卫生状况研究

    目的:对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的手卫生状况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家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护士共计120名进行手卫生相关的问卷调查研究,采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总体来说,6家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护士手卫生执行不规范,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4.30%,处于较低水平。从医院级别上来看,三级医院感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30.33%,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感染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2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一致,包括①护理部未制定针对手卫生的奖惩制度;②手卫生清洁剂、消毒剂会刺激护士皮肤;③护士自感工作太忙,忘记洗手。结论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不高,尤其是二级综合性医院,手部卫生状况亟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尽早制定针对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奖惩制度,论证并选取刺激性小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确保感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逐步提高。

    作者:赵彩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对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梅毒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开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人群,年龄在18~55岁之间,观察不同年份、男女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检测例数以及梅毒抗体阳性数、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在2006―2015年期间,献血人数不断增加而梅毒抗体阳性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在2010年所占比率低;50~55岁人群阳性率低,40~50岁人群阳性率高;军人阳性率较低,公司职员和个体从业者的阳性率较高;本科及其以上人群的阳性率低,初中及其以下人群的阳性率较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人群的宣传知识教育,着重从18~30岁年龄范围的人群、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及现役军人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执行献血健康征询检查。

    作者:李鹏;柳红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该文探讨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采用陈旧护理管理模式与柔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观察的方法,结果证明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很好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也使患者有更高的满意度。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地方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

    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究地方病,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措施来达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目的。该文对地方病的概念和产生原因以及目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各项措施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地方病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梁随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慢性病社区防治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目的:探究慢性病社区防治管理的现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方法对该市不同经济条件的县区、机构进行抽样,有效问卷1041份,选择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对卫生有关人员意向调查表有效制定。结果社区慢性病防治项目中,开展率高的为健康教育67.1%,低的为危险因素监测46.8%,健康教育开展程度好,有关疾病监测开展程度低,分别为(4.86±2.54﹚、(4.55±2.56﹚。每一项防治项目对疾病或者危险因素的控制关键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防治,其开展率都超过70%。结论加大开展健康教育的力度,强化对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全面、有效开展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作者:王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理念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文章以某医学院校2012级三年制药学相关专业161名学生为例,1班76人,为对照组,2班85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理念方法进行教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考试法对该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测试成绩,显著提高药物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作者:惠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及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对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新疆某肿瘤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胃癌患者营养知识问卷进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的调查。结果 I期、II期的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III期、IV期的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67%;胃癌患者对营养基础知识和疾病相关营养知识普遍溃泛。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营养知识知晓率低,倡导尝试以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营养管理和干预工作,加大营养相关科普力度。

    作者:赵智华;张翠萍;尹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改进压疮报告流程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改进压疮报告流程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16例预报难免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压疮管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后压疮报告流程护理管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压疮和压疮护理有效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较高,发生压疮率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报难免压疮者,实施改进压疮报告流程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升护理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芳;高霞;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呼吸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呼吸科工作的62例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呼吸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后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临床带教、专科操作和科研附加分得分均显著高于绩效考核前(P<0.05﹚;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绩效考核后的总分均显著高于绩效考核前(P<0.05﹚,绩效考核前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总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绩效考核前后主管护师的总分均显著高于护师、护士(P<0.05﹚,而护师的总分又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绩效考核后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护理措施及总体患者满意度100.0%(62/62﹚、95.2%(59/62﹚、95.2%(59/62﹚、96.8%(60/62﹚均显著高于绩效考核前87.1%(54/62﹚、88.7%(55/62﹚、83.9%(52/62﹚、87.1%(54/62﹚(P<0.05﹚。结论呼吸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陈仁华;李玲;吴瑞明;曾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整体护理管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整体护理管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为临床进行糖尿病肾病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通过红篮球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护理管理中采取整体护理管理,对照组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并在护理管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CR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R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管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胡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的研究

    该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构建该类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重要性,并对他们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自身特性,对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文中提出适合于当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缓解的干预对策。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这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更科学更规范化的学生管理。

    作者:陈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护士原发性痛经知识、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生原发性痛经知识、态度现状,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2月―2016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痛经护士300例,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原发性痛经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痛经知识得分为(8.24±5.25﹚分,态度得分为(32.42±5.92﹚分。结论护士痛经知识知晓率低,但态度比较积极。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初探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监察行使院内监督管理的途径

    新医改全面推进我国城市公立医院运行体系改革,彻底去除公立医院行政化,加强我国城市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监督与制约,充分发挥医院监察行使院内监督管理职能,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改革的新课题。该文分析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监察现状,结合新医改,从5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城市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监督,建立起我国城市公立医院院内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监察部门职能转变;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城市公立医院监察人员队伍;加强监察人员队伍岗位培训,培养维护城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捍卫者;促进医院内监督管理制约机制建设规范化,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监察行使院内监督管理的途径。

    作者:兰青;朱晞;刘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的方式及施行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运用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社区医院进行慢病管理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的DBP和S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BP和DBP下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WHOQOL-100评分较高,且SDS和SAS评分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运用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LVSD﹚的复发率,并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DCM出现LVSD并在治疗后恢复的患者109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恢复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8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8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并对首次入院、首次恢复相关指标进行监测记录。结果在所有恢复患者中有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10%(23/109﹚。复发时LVEF水平显著下降,而LVEDD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4个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因素,即:首次恢复中的LVEF、LVEF较基线的增加值、LVEDD以及LVEDD较基线的缩小值等。结论 DCM患者LVSD复发率在21%左右,首次恢复时LVEF、LVEDD改变程度是影响DCM患者LVSD复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在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教学中的运用形象思维教学的相关研究

    近些年,由于不断研发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加上临床不断改进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方式,使得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方式治疗越来越广泛。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类微创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该手术方法使用的椎间孔镜类似于脊柱内窥镜,管子上配备有灯,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通过平或者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术后康复快、手术创伤小、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术后住院时间短等。该文主要分析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教学的方法。

    作者:刘运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806例高危孕妇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806例高危孕妇高危因素,总结高危孕妇的社区系统管理经验,完善管理,保证母婴的安全健康。方法通过对北京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母子保健档案,并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京分娩的1769名孕妇,按照北京市孕产妇高危因素分类标准,进行高危因素筛选和统计,分析孕妇高危因素。结果在1769名孕妇中,正户孕妇总数:472人,其中高危孕妇:290人。外地孕妇总数:1297人,其中高危孕妇516人。总共高危孕妇806人,高危妊娠发生率为45.56%(正户:孕妇或其丈夫为回龙观户籍。外地:夫妻双方均为外地户籍﹚;其中,1种高危因素者占57.81%,2种高危因素者占22.58%,3种及3种以上的高危因素者占19.60%;导致高危妊娠前5位原因依次为:孕早期体重≤40 kg或≥70 kg、胎位异常和贫血,自然或人工流产≥2次,剖宫产史。结论通过母子保健档案的建立,对孕妇进行系统管理,分析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分级管理,重视孕早期宣教、产前诊察等,保证母婴的安全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辛春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分析

    目的:分析怎样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该院所发生的30例医院感染情况予以分析总结,找出影响该院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结果对该院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源不足(20.0%﹚、具体管理措施不完善(40.0%﹚、领导感染管理认知不足(15.0%﹚、感染管理体制不完善(25.0%﹚等几个方面。结论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众多,其中大部分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行改善,这就需要医院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发执行力。

    作者:徐真;朱金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与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我国的医疗事业中,大大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对病案的管理也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管理逐渐向电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与此同时,病案管理也存在着资料泄露、完整性得不到保障的风险,为此,一定要及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规范病案信息化管理流程,完善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确保病案管理的质量。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