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

迟国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体积, 瑞舒伐他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为期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7%(27/3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并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心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疗效、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顾爱峰;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0月成立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病区药品的规范放置率、按要求储存率得到显著上升,药品过期率则明显下降,与实施改进前相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的管理质量,在促进临床安全用药、降低浪费的同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陈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精神病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诊断患者腹部疾病情况,统计分析B超检查结果。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阳性患者54例,占总患者的30.3%;主要包括酒精性肝损害、肝囊肿、脂肪肝、肾囊肿、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肝肿大、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息肉等。结论腹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排尿困难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尿路感染发生率、顺利排尿率。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尿路感染发生率、顺利排尿率均显著优于常规骨科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顺利排尿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冠心病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和联合运动疗法组(B组);A组采用抗血小板、调脂、抗心室重构等治疗,B组是在A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结果①治疗4周后AB两组患者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量表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量表评分分数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明显;②A、B两组治疗后疗效显著,B组疗效指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疗效优于单纯用药物治疗组,且经济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立军;廖运学;蒋连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分析

    目的:对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临床诊治进行探究。方法择选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40例胎膜早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5例并发胎膜早破,27例未出现胎盘早剥,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发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胎盘早剥,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8.02%。结论在临床上,胎膜早破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密切患者的临床表现,且加强胎心监护与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继而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朱永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度哮喘患者应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中度哮喘患者应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中度哮喘患者94例,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茶碱(茶碱缓释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t=0.14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t=3.774;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6%,与对照组患者的76.6%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5)。结论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张顺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80例健康教育干预在高龄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高龄急性阑尾炎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39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为研究组,分析其可行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急性阑尾炎患者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文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00例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针对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不同的急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出针对心肺复苏疾病相关的佳治疗方法,探讨出有效的心肺复苏急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100例心肺复苏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共分为三组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40例)、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30例)、人工呼吸治疗(30例急救性措施),对比分析不同的急救疗效。结果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共有84例,治疗成功率为84%,在所有重症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治疗疗效为佳。4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开放气道性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有35例患者,成功率高达88%,30例心肺复苏患者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组中治疗成功的有24例,成功率为80%;3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精工人工呼吸治疗法治疗的急诊成功的有25例,成功率为83%。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核心可以有效的促进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在对重症患者的紧急治疗中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结合不同的患者情况运用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方法,可以达到大限度的促进对重症患者疾病的诊救。

    作者:于平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镍铬修复体前后牙周状况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修复体修复前后牙周组织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需要单侧镍铬合金冠/桥修复的患者,进行固定修复。修复前进行牙周洁治,病例在牙冠戴入1年后复诊检查患牙及对侧同名牙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前后比较,有6.98%的病例出现金属基底烤瓷冠边缘周围牙龈变色;牙龈颜色发生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修复体类型均无直接关系(P>0.05);菌斑指数在患牙和对照牙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患牙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与对照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中发现镍铬合金修复体对口腔菌斑形成无明显影响,患者可均衡地保持患牙和对照牙的卫生状况;但镍铬合金冠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会促使牙龈组织炎症的发生,使修复体周围组织处于炎症激活状态。

    作者:陈爱和;邓秋明;李惠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82例急诊昏迷患者的急救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为急诊昏迷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昏迷病因及急救措施。结果82例昏迷患者中,急性脑血管病26例,代谢性脑病23例,中毒16例,外伤13例,其他4例。82例急诊昏迷患者经急救处理、周密的体格检查及系统的专业抢救,急诊抢救成功(治愈+好转)71例,抢救成功率86.59%,死亡例数11例,病死率13.41%。结论针对急性昏迷的患者,及时分析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发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目的:整理我院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照骨折情况分为骨折组与再骨折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对患者骨折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建立Loigistc模型,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因素。结果再骨折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骨折组,再骨折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骨折组,两组患者上述风险原因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面,再骨折组患者中椎体或股骨骨折患者为26例,发生率为76.47%,骨折组发生椎体或股骨骨折的患者为18例,占52.94%。两组患者上述部位骨折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烟酒史有关,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个体特点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聂瑞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3例透明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透明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3例接受透明陶瓷托槽进行口腔矫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透明陶瓷托槽对患者牙周指数以及脱落率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0.86±0.29)、(0.83±0.38)、(0.98±0.41);治疗后1个月的平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1.51±0.48)、(1.62±0.55)、(2.21±0.56);治疗后3个月的平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1.81±0.49)、(1.99±0.50)、(2.51±0.53);结果显示,较治疗前,患者接受治疗1、3个月后牙周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3个月,托槽脱落个数为25个,脱落率为5.81%。结论临床上应用透明托槽时,应做好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以降低患者牙周指数及托槽脱落率。

    作者:王知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和脂肪肝、慢性肝炎患者各40例,对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发型结节性肝淋巴瘤20例,多发型结节性肝淋巴瘤16例,弥漫型肝淋巴瘤患者4例。其中单发性肝淋巴瘤和多发型肝淋巴瘤患者的超声扫描检查主要表现为病灶低回声像,超声扫描声像相似,弥漫型肝淋巴瘤表现为肝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同慢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声像回声相似。准确诊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20例(50.0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扫描声像表现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淋巴瘤主要临床症状和超声扫描声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对50%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不能准确诊断良恶性,同时其声像特征与慢性肝炎和脂肪肝较为相似,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对慢性肝炎和脂肪肝表现患者应注意排除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同时对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考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直接对患者给予头罩吸氧,观察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37.5%,以观察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疗效满意,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频脉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9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脉冲在治疗脑卒中偏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随机分对照组46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中频脉冲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将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频脉冲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姜小红;伍森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在10 mmol/L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不仅控制血糖好,而且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颖;张晓梅;李金姬;王玉楠;姚宝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5年8月32例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20例。结果观察组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χ2=28.5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

    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频繁暴露于血液的工作场所,是一个集门诊,急诊,病房为一体集中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特殊场所,它有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环境。护士在工作中要免遭疾病的侵袭和危险因素的伤害,必须加强血液净化过程中职业防护。笔者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浅谈一下其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

    作者:侯丽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调强放疗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研究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剂分布特征,评价IMRT剂量学优势。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并行放射治疗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普通放疗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放射计划中剂量分布特征。结果 IMRT平均照射剂量高于常规方法,脊髓、气管、左右侧受照射剂量水平对于常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5 cm肿瘤, IMRT脊髓内上中下断层大剂量低于常规方法,常规方法≥5 cm肿瘤较IMRT在中下断层增幅高于≤3 cm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可保证靶区照射量,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射量,特别是在较大肿瘤照射上,优势更明显,有助于减少中下断层受照射剂量。

    作者:劳小芳;颜永清;车建华;林栓全;梁家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