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春艳;杨艳;李晓波
在我国,中草药种植研究远远晚于对农作物的研究,对于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不多,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特性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空白品种的研究亟待发展。本论文中,通过对药用植物种子的多方位的研究,对植物种子生物特性有了进一步初步的了解。
作者:孙兢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染料木素(genistein)是一种化学结构与雌激素相似,主要从大豆、三叶草、染料木等豆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也是天然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量研究表明染料木素可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脂类代谢及血管保护等机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从染料木素在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及血管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出发,总结染料木素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染料木素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翁春艳;杨艳;李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寻求有效降低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保证两组年龄、肥胖、糖尿病情况等常见致病因素无差异(P>0.05)的前提下,对实验组应用预防性护理法进行护理,对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法进行护理。将记录的两组切口感染率相关数据输入SPSS19.0程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8.3%(χ2=4.001,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较普通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普外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的方法。
作者:柴西英;司金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Ⅰ期5年生存率为95.7%,Ⅱ期为50%,Ⅲ期为0%。幼年型颗粒细胞瘤5年存活率为0%,成人型颗粒细胞瘤5年存活率为83.9%。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颖;王立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9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实验组,随机选取我科30例诊断为单纯性脑积水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院后行腰椎穿刺,分别取伤后3、5、7 d脑脊液各5 mL;对照组30例入院后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5 mL。脑脊液在4℃下以3000 rmp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冻存于-70℃待检。MMP-3和MMP-9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脑脊液中MMP-9与MMP-3均有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与患者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MMP-3与MMP-9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伤后3 d的MMP-9浓度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袁子夏;蒋广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哮喘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以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者为西医组,以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者为结合组。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结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同时结合组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西医组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5.75%,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西医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1%,结合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义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指的是以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高血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呈现出持续性升高,而舒张压则倾向于降低的情况,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疾病。一般认为年龄增长致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含量降低,而胶原含量增加,动脉硬化进而引起动脉血管管腔变窄,弹性降低是主要的发病原因,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内皮功能紊乱和遗传因素也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作用。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诊断要综合考量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格检查结果等,以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诊断,通过对高血压的原因、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程度等综合考量,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做好预后的判断工作。
作者:王蕴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格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制定营养计划,做好胃管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住院3个多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联合西药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西药辛伐他汀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中药血必净,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脂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总胆固醇联合用药组为(5.35±0.54)mmol/L,对照组为(4.22±0.36)mmol/L;白细胞介素-6联合用药组为(10.25±1.27)ng/L,对照组为(13.35±1.54)ng/L;肿瘤坏死因子联合用药组为(13.29±2.31)ng/L,对照组为(16.57±2.37)ng/L;C-反应蛋白联合用药组为(8.32±1.29)mg/L,对照组为(10.28±1.05)mg/L。联合用药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必净联合辛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节血脂,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穿孔型胃癌的临床试验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新辅助化疗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价值。方法随机将110例穿孔型胃癌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D2胃癌根治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新辅助化疗再加用D2胃癌根治术的方式,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76.36%(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0.91%(28例),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新辅助化疗加用D2胃癌根治术进行穿孔型胃癌的治疗,在术后的疗效总有效率比之单用D2胃癌根治术更有效果,但对患者的2年后的生存率并没有影响。
作者:朱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肝硬化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9例肝硬化患者,并对入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择的病例肝硬化病变病因有多种,其中,肝炎病毒感染56例(43.4%)占比高,其次为HBV47例(36.43%)、AL30例(23.25%)。而患者临床病例表现主要为脾肿大、腹部积水、腹部胀痛;从病患资料中肝硬化患者临床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消化道处出现出血性病变数量多,占比49.18%,高发于合并型感染患者。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来看,男性患者、有酒精摄入习惯的患者倾向更为明显。结论肝炎病毒感染、乙型病毒感染是国内肝硬化出现的为主要的因素,同时,酒精和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硬化致癌因素中有相互加强协同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作者:尚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几种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经动态血糖监测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分别给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空腹血糖<7.0 mmol/L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三组的血糖波动情况无差异,甘精组(A组)与地特组(B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多于C组,但低血糖次数少于C组。结论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较NPH更加平稳降糖。
作者:王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n=37,采用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和B组(n=36,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间、日排便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与B组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其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治疗方案,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c,CF)以及5-氟尿嘧啶(5-Fu)治疗,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33%和4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和CE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而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杜瑞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关节活动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功能锻炼指导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范围,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于玲;闫小璐;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血压情况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辅助患者提升病情稳定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裴姚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69例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分(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P<0.05);观察组住院舒适度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对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中下段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康红;杨嫣;牟亚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指导饮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服用泮托拉唑服用,每次服用40 mg,每天服用2次,两组患均连续治疗8周。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病例(显效和有效病例之和)分别为42例和41例。观察组42例患者继续服用泮托拉唑,改为每天1次,每次40 mg,连续服用40周。对照组患者病例共治疗8周,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共治疗48周。48周结束后再次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同期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唐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进行顺利,存活率为100%,且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套管脱落、血肿、肺部感染和气胸一系列等并发症。结论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通过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积极处理创伤面,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良好。
作者:李小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我科2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患儿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患儿家长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掌握了护理相关知识,患者家属满意率97%。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病情危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护士精湛的抢救技术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医患关系和谐,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