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56例分析

肖枝兰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56例,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宫外孕患者列为普通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1.47±21.65)mL、平均手术时间(40.37±12.53)min、下床活动时间(9.16±4.32)h、平均住院时间(4.37±1.43)d、肛门排气时间(11.27±1.46)h,均短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中药滴注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改良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改良组、传统组和模型组各10只,雌雄各半.30只大鼠均进行结肠炎造模,三组采用同样的中药进行灌肠,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设备进行给药,传统组采用传统的灌肠设备给药,模型组不干预.观察三组大鼠7 d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改良组7例痊愈,3例好转.改良组药物温度控制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灌肠设备对提高大鼠急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红石;孟晴;纪静;崔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实验组(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结果 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肢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满意.

    作者:冯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生物敷料A在大比例网状植皮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生物敷料A在大比例网状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后的第1次四肢切削痂手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应用网状皮片移植+生物敷料A覆盖(拉网比例1:4);B组(10例)应用网状皮片移植加用油纱覆盖.结果 ①植皮成活率:A组明显优于B组;残创发生率:A组为1.5%,B组为8.6%(P<0.05);②愈合时间A组为(16±5)d,B组为(19±6)d(P<0.05);③远期观察瘢痕增生差异存在显著性(A组明显好于B组).结论 在烧伤早期手术中采用大比例网状皮片移植加生物敷料A覆盖,能很好的节省皮源,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加快创面愈合,创面愈合后瘢痕明显减轻.

    作者:王新波;赵春萍;刘付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究

    目的 对于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方法 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免疫学检查的患者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资料,分析其中可能会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保存和标本的处理,并且将相关试剂的准备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总结,并且针对相关的影响免疫检验结果 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的结果 来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结果 经过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0.660+0.02*1+0.004*2+0.016*3+0.030*4+0.037*5.而其中的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实验室温度与湿度、实验员素质、洗液的更换情况都能够对于临床免疫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其中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实验人员在实验室检验当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操作的规程来进行操作,并且注重检验过程当中的细节,从而更好的保证检验的基本质量.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及实施要点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和具体实施对策.方法 选取7名急诊手术室护士成立品管圈,在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实行的326次急诊手术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成功率和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为96.6%,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为83.7%,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5%,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护士急诊手术配合成功率,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曹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腹腔积液消失时间、肝门排便时间均明显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病死率(3.6%)显著低于对照组(14.3%).结论 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肺心病患者采取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由我院门诊收入我科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较对照组的68.75%高,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t=7.5427(P=0.0000),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χ2=6.4615(P=0.0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康复,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做分组处理,并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20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经方差分析,网络成瘾评分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以综合治疗效果佳,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负性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癌症患者负性心理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92例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SAS、SDS得分:实验组干预前分别为:(42.89±9.01)、(49.01±9.89);干预后分别为:(37.59±10.05)、(42.21±9.34);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43.23±9.45)、(49.21±8.78),干预后分别为(40.45±10.05)、(47.25±7.89).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躯体、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研究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施MP-IgM抗体检测,25例MP-IgM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5例MP-IgM阴性患者维护对照组,给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及补体C3、C4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IgM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C3、C4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者MP感染率极高,患儿血清IgA升高或C3降低表示体液免疫参与HSP发病,随着患者被体液免疫功能逐渐紊乱,C4水平明显下降,表明MP感染对引起HSP患儿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敏;周红;韦国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舒适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舒适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行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胡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蜡泪样骨病3例报道及X线分析

    蜡泪样骨病为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属发育不良性骨病中骨硬化症的一种,多侵犯单侧肢体,增生的骨质沿骨干一侧流注,宛如融化的蜡烛,故命名为蜡泪样骨病.本科曾诊断3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华;兰军;徐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接种成功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接种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703例完成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患者相关接种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9.09%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4.49%.对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失败者进行二次接种,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93.65%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55.17%.结论 建议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应该首选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对于首选10μg接种失败者,建议选择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

    作者:张兴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中,脑梗死患者早期、恢复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伴有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期间均针对患者的偏瘫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比较患者入院时和康复训练后的肌力情况.结果 在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入院当天与出院当天比较,差异均显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肌力均明显改善.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开展被动训练,恢复期逐渐开展主动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肌力,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应推广使用该康复训练护理模式.

    作者:蔡景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论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

    目的 研究创新药物制剂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现状,综述国内医学界对创新药物制剂研究成果,围绕问题的难点及不足展开细致讨论.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 三个角度入手,探寻创新药物制剂的药学应用价值、药效影响,提出未来创新药物制剂具体的发展路径.结果 现代医学技术给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药物试验方法 、临床实践工作,以及后期的药效升级与优化,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结论 药物制剂的创新是医疗服务进步的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体制下,创新药物制剂能够被有效的开发与研究,对造福人类有战略性的意义.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新生儿先天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为新生儿先天性斜颈的产科护理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分娩的产妇共6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分为两组,干预组300例实施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常规组300例实施传统方法 分娩.结果 干预组、常规组转为剖宫产产妇分别为87例(29.00%),125例(41.67%),干预组转为破宫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0.33%)、15(5.00%)、16(5.33%),常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2(4.00%)、26(8.67%)、38(12.67%),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过导乐陪伴的干预,不仅仅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先天性斜颈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痛分娩中实施护理支持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护理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妇产科行无痛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行硬膜外麻醉与护理支持.观察两组产妇围生期表现与临床满意度,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4.8±1.8)h,第二产程时间为(51.4±21.3)min,产后需导尿1例(2.3%),产后尿潴留4例(9.3%),护理满意41例(95.3%),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中给予护理支持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抑制产后并发症并提升临床满意程度.

    作者:张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防御素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广泛存在于生物物种中,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免疫学活性,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御素(defensin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组内源性抗菌肽,其中,人类β-防御素(HBD)具有诱导表达特性,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1],现对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于堂;王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的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为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严重骨折患者70例,根据输注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进行分组,分为低比例组(n=21)、中比例组(n=26)、高比例组(n=23).比较三组输血前,输血后第1、3、5天时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脉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第1天时PT、APTT较输血前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但中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低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低比例组;高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中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中比例组(P<0.05).结论 在采用成分输血对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实施抢救时,应避免输入不合理的血液成分而影响凝血功能,在大量输血早期将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按1:1的比例输注,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FIB水平和PT、APTT变化情况,若血小板减少,可将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按1:1:1的比例输注.

    作者:崔允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证医学理念在药剂师临床用药指导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总结循证医学理念在药剂师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药物干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实施方法 与进展.结果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 ,现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药物干预的重要思想指南和实践工具.结论 如何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如何保证系统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统计方法 的改进、信息检索整合技术的完善仍是今后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