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抗生素在胸外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杜晓明;张泽群;穆晓攀

关键词:术后感染,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头孢唑肟, 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最小成本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4种抗生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唑肟、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治疗胸外科术后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60例分别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唑肟、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治疗胸外科术后感染的效果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头孢唑肟组、头孢呋辛组和头孢西丁组的成本分别为(1896.7±611.4)元、(2573.1±866.6)元、(1022.4±293.4)元、(1563.8±487.6)元(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分别为82.5%、80.0%、87.5%和80.0%(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头孢呋辛治疗胸外科术后感染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总共168例,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微生物检验,观察组给予微生物检验,对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对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患者健康和安全.

    作者:孙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78例突发性聋患者按入院先后单双数分成治疗组39例(奇数)和对照组39例(偶数).治疗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天,静点舒血宁20 mL,1次/天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联合舒血宁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听力改善,耳鸣、眩晕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84.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P=0.037<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聋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青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2班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班级沿用传统中医教学模式,研究组班级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班级的教学成果.结果 在两组班级的教学成果方面,研究组班级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成果,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偏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偏瘫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做分组处理,并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20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经方差分析,网络成瘾评分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以综合治疗效果佳,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蜡泪样骨病3例报道及X线分析

    蜡泪样骨病为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属发育不良性骨病中骨硬化症的一种,多侵犯单侧肢体,增生的骨质沿骨干一侧流注,宛如融化的蜡烛,故命名为蜡泪样骨病.本科曾诊断3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华;兰军;徐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纵隔肿瘤患者,数量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胸腔镜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湿包的相关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 为了提高我院供应室灭菌质量并减少湿包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造成湿包的相关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 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5年在我院供应室实施压力蒸汽灭菌的34246个灭菌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灭菌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 操作,观察组应用改进方法 进行操作,对比不同方法 导致的湿包率.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湿包率为0.13%,而对照组的湿包率为0.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改进法应用到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有利于增强消毒员的无菌观念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值得推荐和使用.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方面予以护理干预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2014年6月,在两个社区中各随机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社区为实验组,另一个为参照组.对实验组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护理时间为6个月,护理结束后对两社区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用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前的用药管理水平评分为(34.62±5.78),护理干预后为(39.45±6.12);参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前的用药管理水平评分为(32.73±3.55),护理干预后为(32.62±5.31).实验组护理后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而参照组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就护理后的用药管理评分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方面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用药管理的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龚怡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研究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施MP-IgM抗体检测,25例MP-IgM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5例MP-IgM阴性患者维护对照组,给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及补体C3、C4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IgM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C3、C4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者MP感染率极高,患儿血清IgA升高或C3降低表示体液免疫参与HSP发病,随着患者被体液免疫功能逐渐紊乱,C4水平明显下降,表明MP感染对引起HSP患儿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敏;周红;韦国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意义及实践初探

    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使用误差作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的衡量标准已经逐渐被淘汰,而使用不确定度这一概念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衡量其结果 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标准已经悄然兴起,这其中既有误差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评判标准时的可靠性没有不确定度这一概念那么明确、直观以及清晰,也有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原因.本文将对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陆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L-18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起着重要作用[1].炎性介质的异常或失衡造成OLP的免疫失调,细胞因子是炎性介质的主要类型,核转录因子-κB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已被证实对OLP免疫环境下的炎症级联反应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2].IL-18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IL-18与OLP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樊晓瑜;杨建堂;王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实验组(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结果 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肢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满意.

    作者:冯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4例中重度痔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192例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192例患者进行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2.19%(177/1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162/19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效果更佳,恢复较快,更适用于临床治疗及推广.

    作者:赵宝忠;朱元廷;朱海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对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面积为25%~70%,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肠麻痹等,共发生并发症8例,脾脓肿,原发性腹膜炎,对反复性胸膜炎,肝昏迷和肝肾综合征.作者统计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对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处理方法 和护理要点分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盲目扩大适应证的基础上,细致的临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的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新生儿先天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为新生儿先天性斜颈的产科护理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分娩的产妇共6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分为两组,干预组300例实施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常规组300例实施传统方法 分娩.结果 干预组、常规组转为剖宫产产妇分别为87例(29.00%),125例(41.67%),干预组转为破宫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0.33%)、15(5.00%)、16(5.33%),常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2(4.00%)、26(8.67%)、38(12.67%),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过导乐陪伴的干预,不仅仅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先天性斜颈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60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4 mg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接受6 mg利培酮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4 mg利培酮在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的同时,未增加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的适宜剂量.

    作者:张超;范汉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将2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118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10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1个月肌瘤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P<0.05;复发率及妊娠率对比,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相比,可降低患者术后肌瘤残留率及不良反应,但复发率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值得肯定,但也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作者:朱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负性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癌症患者负性心理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92例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SAS、SDS得分:实验组干预前分别为:(42.89±9.01)、(49.01±9.89);干预后分别为:(37.59±10.05)、(42.21±9.34);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43.23±9.45)、(49.21±8.78),干预后分别为(40.45±10.05)、(47.25±7.89).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躯体、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加强持续改进措施.方法 针对我院手术室护士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危害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各个方面防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受到损害的种类包括心理性、物理性、化学性、医源性、外因性,通过改进后职业感染率降低.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通过加强护士自身防护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长弹性排班,减少劳动强度,社会关心理解护士,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等,使护士心理压力降低,规避一些不利因素,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作者:高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