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制剂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未经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李振华

关键词:脑梗死, 疏血通, 依达拉奉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未经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病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且显著,不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胰岛素注射等治疗,对照组行精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丽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对痔疮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征得病患及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传统套扎术和自动痔疮套扎术,统计、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显示,两组患者均无需住院治疗,其中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是(7.2±1.1)min,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1.2)min,治疗有效率为6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福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APACHE-Ⅳ危重症评分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分析APACHE-Ⅳ危重症评分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88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疾病和不同分值患者APACHE-Ⅳ的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采用APACHE-Ⅳ方法计算得出的预测病死率,ROC曲线下的可信区间为0.710~0.821,ROC曲线下面积(A)处于0.7~0.9范围内,诊断价值中等.APACHE-Ⅳ各分值组患者的预测病死率及总预测病死率均处于实际病死率95%CI范围内,(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Ⅳ各种心血管疾病中除了肺源性心脏病的预测病死率不在实际病死率95%CI内之外,其余疾病的预测病死率均处于实际病死率95%CI范围内,(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ACHE-Ⅳ危重症评分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昌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腰部肌力训练在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加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到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康复宣教、药物的对症治疗、理疗、麦肯基治疗技术等.试验组除上述治疗外,再加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单桥、双桥运动、仰卧抬腿、俯卧撑、膝手平衡)3周为1个疗程.对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加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代均;白金明;李俊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价值.方法 抽取122例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抢救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患者病死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救治时间四方面和观察组患者相比显著增加,且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抢救过程的满意程度,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吕文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3例.观察组给予仙方活命饮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仝志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分析

    目的 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OPD-AE)治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COPD-AE)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结果 该例患者抗菌药物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COPD-AE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药师需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心脏大血管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在心脏大血管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40例心脏大血管创伤急诊患者,将4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无差异性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大血管创伤的急诊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霍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儿童作为临床上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在药物使用时实际考虑的问题较之其他年龄层次的患者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从临床实践来看,在这些考虑问题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药物使用的不合理;而作为社会家庭及社会的未来,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展开儿童用药不合理的相关研究,不仅具有临床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我院就将结合临床实际,就儿童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概括,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胡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7例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

    目的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探索高效快速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对策,从而提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将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平均分成两组,R1、R2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R1组采用常规疗法解毒,而R2组则选用优化后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利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 临床试验证明,R1组中毒患者平均入院时间为7 d,死亡人数3例,痊愈率91.9%;R2组中毒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 d,死亡人数0例,痊愈率100%(P<0.05).结论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而探究的高效抢救措施,减少了患者入院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中毒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赵颖;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42例外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的42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上述患者根据甲状腺癌所在的部位、病理分期、患者的年龄和一般状况等,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中,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7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共7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及对侧次全切除共19例、患侧腺叶切除4共例、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术共4例、姑息切除术共1例.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中术后出血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声嘶1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的抽搐1例.术后给予甲状腺片服用,剂量为每天40~80 mg,服用过程中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对剂量进行调整.术后均为本组42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术后有2例患者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病理类型为滤泡状癌远处转移而死亡.4例未分化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大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感染护理

    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加,大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妇产科手术中,孕产妇及新生儿便是极易受到感染的群体,并且妇科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性功能,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1-2].因此,必须加强对其风险规避,进行科学、有效的感染护理工作.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加,大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妇产科手术中,孕产妇及新生儿便是极易受到感染的群体,并且妇科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性功能,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1-2].因此,必须加强对其风险规避,进行科学、有效的感染护理工作.

    作者:辛艳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6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9.70%;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10%明显小于对照组48.1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疗效显著,既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措施.方法 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对其进行随机等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验组2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应该加强监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74)和研究组(n=74),对照组采用固本咳喘汤和麦味地黄汤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热哮、寒哮不同分别采用温养化痰方以及清养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1.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发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8岁,民工,因反复发热、上腹饱胀不适1个月余于2014年3月10日入住我院血液风湿免疫科.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寒战,自测体温41 ℃,伴有上腹饱胀不适,多汗,无腹痛、腹泻,后自觉左上腹触及包块,病程中偶有咳嗽,咽痛,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效果不佳,发现全血细胞减少,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病来无头痛、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皮疹及关节疼痛,无口腔溃疡,无牙龈及鼻出血.病后精神、饮食及睡眠欠佳,体质量下降5 kg.平素体健,既往史无特殊.反复询问患者及家属提供4年来先后在山西太原新县、新疆乌鲁木齐、武汉汉口、北京及甘肃陇南武都等地从事打隧道工作,住宿活动板房内,抽烟10余年,10支/天,无饮酒史.否认家族遗传病、传染病.

    作者:邱迟娥;姜志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体会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应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2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掌侧入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后植骨,根据Mcbride评分评估标准测评.结果 27例患者均满意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年后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按评分其中优2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3%.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锁定钢板结合植骨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手术后早期锻炼,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少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100例.进行1个月的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DISC标准与临床试验数据标准化

    目前CDISC标准已被欧、美、日等药监部门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然而,在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如何推动临床数据标准的统一工作,缩小我国临床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临床试验数据标准化的现状与问题、CDISC标准及其三个重点模型,并对推进我国临床试验数据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雅倩;杨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VR、MPR、MinIP以及VE等多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经多层螺旋CT扫描,与内镜检查或手术检查结果一致.异物的分布情况为:位于主气管的有7例,位于左侧支气管和右侧支气管的分别有5例和15例,位于双侧支气管的有3例.经多方法三维重建后,可见合并肺不张、肺气肿、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状的患儿分别有6例、25例、12例.结论 通过多层螺旋CT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诊断的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可以为患儿的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魏秀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