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n=65)、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缺血总负荷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为生;吴群玫;袁琛;尹作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溴敌隆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进入体内,高毒,大鼠经口LD50为1.125 mg/kg,自问世以来,散见误食中毒病例报道。溴敌隆中毒的潜伏期比较长,一般为3~7 d,并有蓄积作用,且持续作用时间长[1]。本文拟将报道本院1例溴敌隆中毒的诊治过程,为临床溴敌隆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那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清创黏合术对皮肤裂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皮肤裂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应用皮肤黏合术,对照组患者应用皮肤缝合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伤口的愈合效果等。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2.6)min、伤口疼痛程度评分为(4.5±1.9)分,对照组分别为(22.4±4.3)min、(8.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伤口愈合方面无铜继续意义差异(P>0.05)。实验组对伤口愈合的满意度的优良为41例、占68.33%,不满意1例、占1.67%;对照组分别为6例、占10.00%,46例、76.67%;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黏合术手术用时较短,伤口愈合良好,且患者对伤口外观满意度良好,清创黏合术是对于治疗皮肤裂伤、改善愈合外观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陈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糖尿病孕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血糖水平等情况以及新生儿的身体情况。结果60例行剖宫产的GDM产妇术后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其中2例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新生儿中1例低血糖,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而转新生儿科治疗,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产妇血糖水平,提高母婴安全的保障水平。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就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及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儿在复发率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将健康教育加入到常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并提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钱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7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着床与发育于残角子宫,由于其发病率低,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其严重可引起腹腔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残角子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1]。目前由于很难区别残角子宫妊娠的症状与输卵管妊娠,因此很少病例能够在手术前作出相应的诊断。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残角子宫妊娠术前诊断率<5%,极易出现误诊。残角子宫肌壁多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因此不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导致严重内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很是相似[2]。本文经对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及诊治策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给同行们提供借鉴及参考,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高洁;范亚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伴同疗法组、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治疗2周后随访,主要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ITT和PP分析显示7 d伴同疗法的根除率明显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P<0.05),而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之间或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之间的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三种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患者的依从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7 d伴同疗法根除Hp的疗效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且治疗方案不复杂,可推荐作为克拉霉素耐药高发地区的Hp感染的标准一线治疗。
作者:胡湘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均采取院前急救,同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采取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送至医院,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对照组二次伤害发生率8.3%;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对比, 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稳定患者情绪变化。
作者:冯建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分次集中喂食,观察组给予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第1天ALB、Hb、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0天,两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与第1天(P<0.05)。第21天,对照组三项指标仍呈下降趋势,而观察组三项指标显著升高,与第1天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第21天,观察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优于分次集中喂食。
作者:郭文龙;彭祝军;周源;王清;蒋启鑫;李奉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对策,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n=38)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舒适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3.44~17.19μg/mL,回归方程为y=5.4036m+0.0370(r=0.9996);三批样品中灵芝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0.25),(24.1±0.93)及(14.6±0.17)g/100 g。结论本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强,能对即溶灵芝的实际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作者:张佳丽;宋翔;李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刘铁军教授提出气虚血瘀(脾气虚、肝血瘀),日久及肾,络瘀水停是肝硬化腹水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邪不解,致人体气化代谢功能障碍,水津代谢失常,继而发生肝硬化腹水。并指出肝硬化腹水在病理上必累及它脏,从而出现多脏腑受累的表现。
作者:王亚红;吉兴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肖翠梅;古会苑;李桂宝;林雪米;成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国内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令人堪忧。通过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而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的针对性对策大多数十分有效。注重实际情况,适量投入人力物力,对医院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改善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研究意义重大,今后一段时间内,手卫生进展方向都应重点放在医务人员的依从性上,切实改善手卫生执行情况和洗手的质量。
作者:覃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护理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方法,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为(14.24±2.46)d,对照组为(18.34±3.56)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6.67%,对照组为40.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妇科肿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坠积性肺炎患者,将采用常规吸痰器吸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将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后平均氧分压和总有效率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薛洪刚;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院外延续护理)和30例对照组(不接受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80.6±15.6)分、(72.1±16.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促进新生儿智能、身长、体质量的发育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邬慧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