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薛洪刚;于秀琴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 坠积性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坠积性肺炎患者,将采用常规吸痰器吸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将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后平均氧分压和总有效率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效果并评价。方法选择在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9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采取一般基础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泌乳充足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及充足的乳量,从而将母乳喂养率提高,值得应用于临床上。

    作者:胡仕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

    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肖翠梅;古会苑;李桂宝;林雪米;成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剖宫产60例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糖尿病孕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血糖水平等情况以及新生儿的身体情况。结果60例行剖宫产的GDM产妇术后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其中2例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新生儿中1例低血糖,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而转新生儿科治疗,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产妇血糖水平,提高母婴安全的保障水平。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3.44~17.19μg/mL,回归方程为y=5.4036m+0.0370(r=0.9996);三批样品中灵芝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0.25),(24.1±0.93)及(14.6±0.17)g/100 g。结论本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强,能对即溶灵芝的实际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作者:张佳丽;宋翔;李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伴同疗法组、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治疗2周后随访,主要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ITT和PP分析显示7 d伴同疗法的根除率明显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P<0.05),而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之间或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之间的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三种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患者的依从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7 d伴同疗法根除Hp的疗效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且治疗方案不复杂,可推荐作为克拉霉素耐药高发地区的Hp感染的标准一线治疗。

    作者:胡湘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过敏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治疗,给予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对试验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情况以及其临床体征与症状的持续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持续的时间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娟;安家波;夏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病例观察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93例,将其根据手术床位编号分为疼痛控制组45例与常规组48例。常规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疼痛控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干预同时辅以疼痛控制护理,对比12周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疼痛控制组患者干预12周后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阳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6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运用护理技术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用。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出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护理技术为护理组患者实施看护,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疾病治愈有效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疾病治愈有效概率为96.67%,对照组是73.33%;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技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看护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冯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活性炭联合甘露醇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活性炭联合甘露醇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1例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疗法治疗,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活性炭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毒至开始抢救时间、入院时胆碱酯酶活力、反跳发生病例数、呼吸衰竭发生病例数、中间综合征(MS)发生病例数、死亡病例数。结果试验组反跳发生病例数、呼吸衰竭发生病例数、中间综合征(MS)发生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活性炭联合甘露醇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聪;赵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标志物在检验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分析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乳腺癌患者49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9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9例,将其设为A3组(对照组2);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等实施临床检测,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完成检测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A2组以及A3组进行比较,A1组表现为明显升高(P<0.05);针对A1组患者,对其完成临床手术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手术前比较,表现为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其自身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表现为显著的升高,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完成手术后,三项指标表现为显著降低,将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敏感度。

    作者:成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施行手术治疗的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围术期内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上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3例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对象的术后CT检查血肿清除彻底。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患者33例,中残患者19例,植物生存患者2例。讨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血肿清除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郎沛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150例疗效评估报道

    目的:探究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英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匹伐他汀联合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匹伐他汀片口服,疗程8周;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尿红细胞(镜下)、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指标,同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观测指标对比:24 h尿蛋白(24 hUPQ)、尿红细胞(镜下)、尿素氮(BUN)、肌酐(Scr)明显改善,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UPQ、尿红细胞,组间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匹伐他汀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减轻红细胞尿,改善患者肾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庆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治偏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的影响

    目的:分析治偏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浆5-羟色胺(H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治偏痛胶囊进行治疗,两组以8周作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颅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血浆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5-HT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应用治偏痛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患者偏头痛,提高患者血浆5-HT水平含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冲;魏亚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两组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西医疗法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治疗,与单纯西医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曹雪艳;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控制感染,按照2014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点滴,一天2次,连用5 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单位:U/L)、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单位:U/L)、肌钙蛋白(cTnT;单位:ng/L)、乳酸(Lac;单位:mmol/L)、胱抑素(scr;单位:μmol/L)水平,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单位:mm Hg)、平均心率(HR;单位:次/分钟)、呼吸频率(R;单位:次/分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水平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BNP)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磷酸肌酸酶同工酶、肌钙蛋白、乳酸、胱抑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平均动脉压上升,平均心率、呼吸频率及APACHEⅡ水平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为显著,2组组内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武文华;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应用效果,为护士提供便携式化疗泵化疗安全指引,保障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随机抽样法选取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及对其护理满意率。结果应用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增强护士对静脉化疗安全和风险认识及防范,提高临床操作执行力,是提高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有效手段,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娟;吴光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