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郎沛灵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 显微手术,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3例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对象的术后CT检查血肿清除彻底。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患者33例,中残患者19例,植物生存患者2例。讨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血肿清除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卵管癌腋下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简称为输卵管癌,起源于输卵管黏膜上皮,输卵管癌发病极其罕见,平均年发病率3.6/10万人群,列居妇科肿瘤末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是阴道排液、阴道出血、下腹痛及盆腔肿块。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转移途径类似于卵巢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术前正确诊断率很低,输卵管癌常发病年龄为40~60岁,平均年龄55岁,目前发病病因尚不明确。输卵管癌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对输卵管癌分期、预后有明显影响,结合我院2013年12月收治1例输卵管癌减瘤术后腋下淋巴结转移病例,本文从输卵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子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士长管理下的护理人员18例,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从护士长管理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工作的实施等多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性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D、血清CTnI、NT-proBN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心肌梗死47例(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UA组),同时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SAP组)及健康者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浆D-D、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做检测,并做组间比较。结果四组的血浆D-D、血清CTnI、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浆D-D、血清CTnI、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血清CTnI、血浆D-D水平比UA组高,对比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不同病变组组间D-D、CTnI、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血清CTnI、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可作为预测AC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宋红宝;徐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对策,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n=38)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舒适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院外延续护理)和30例对照组(不接受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80.6±15.6)分、(72.1±16.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促进新生儿智能、身长、体质量的发育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邬慧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两组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西医疗法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治疗,与单纯西医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曹雪艳;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80例高血压性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予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患者,依据CT片,根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80例患者出院70例。其中,痊愈20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10例,无变化10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3%。70例患者中失访9例,其中61例随访6个月~3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标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1级23例,占37%;ADL2级16例,占26.7%;ADL3级12例,占20.0%;ADL4级7例,占11.1%;ADL5级3例,占4.4%。结论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李强;杨健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及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的4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0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治疗加红花注射液组)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3d及7d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两组干预后3 d及7 d的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为提高再植的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小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剖宫产60例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糖尿病孕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血糖水平等情况以及新生儿的身体情况。结果60例行剖宫产的GDM产妇术后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其中2例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新生儿中1例低血糖,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而转新生儿科治疗,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产妇血糖水平,提高母婴安全的保障水平。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支撑喉镜及鼻窦内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有效性评估及对照

    目的:分析探讨支撑喉镜及鼻窦内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有效性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48例声带息肉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鼻窦内镜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手术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撑喉镜的基础上给予声带息肉患者鼻窦内镜进行切除手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成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长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过敏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治疗,给予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对试验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情况以及其临床体征与症状的持续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持续的时间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娟;安家波;夏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应用效果,为护士提供便携式化疗泵化疗安全指引,保障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随机抽样法选取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及对其护理满意率。结果应用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增强护士对静脉化疗安全和风险认识及防范,提高临床操作执行力,是提高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有效手段,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娟;吴光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施行手术治疗的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围术期内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上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1]。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当中,化疗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乏力、腹胀、腹泻,脱发、末梢神经炎等,终导致患者的营养状态不断恶化,甚至终发展到恶液质。因此,对肿瘤化疗的患者及早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放疗的敏感性、顺应能力,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影(综述);杨丽萍(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残角子宫妊娠1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着床与发育于残角子宫,由于其发病率低,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其严重可引起腹腔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残角子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1]。目前由于很难区别残角子宫妊娠的症状与输卵管妊娠,因此很少病例能够在手术前作出相应的诊断。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残角子宫妊娠术前诊断率<5%,极易出现误诊。残角子宫肌壁多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因此不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导致严重内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很是相似[2]。本文经对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及诊治策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给同行们提供借鉴及参考,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高洁;范亚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止抽汤对抽动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影响

    目的:儿童抽动症或多发性抽动症、妥瑞氏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TS),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突然快速、重复的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以及行为障碍为主,严重者可引发精神异常、强迫症等行为紊乱,干扰患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即使部分症状轻微,无需药物治疗的病例,也可能出现强迫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近年研究发现TS尚有自愈倾向降低、精神症状突出、难治病例增多等新问题。

    作者:徐寅;唐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析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5%,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