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目的:探究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士长管理下的护理人员18例,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从护士长管理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工作的实施等多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性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1]。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当中,化疗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乏力、腹胀、腹泻,脱发、末梢神经炎等,终导致患者的营养状态不断恶化,甚至终发展到恶液质。因此,对肿瘤化疗的患者及早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放疗的敏感性、顺应能力,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影(综述);杨丽萍(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给予预防针对性护理以降低腰椎骨折患者伤后腹胀发生率。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按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上腹围、饮食指导、伤后腹部顺时针按摩等预防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腹胀。结果观察组腹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骨折伤后腹胀发生与腹压、饮食、肠蠕动相关,伤后早期及晚期采取预防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彭巧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病例观察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93例,将其根据手术床位编号分为疼痛控制组45例与常规组48例。常规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疼痛控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干预同时辅以疼痛控制护理,对比12周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疼痛控制组患者干预12周后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阳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ICU老年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0.4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9.52%,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拒绝配合诊疗次数为12例,对照组患者拒绝配合诊疗次数为27例,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不安心理状态,释放患者抑郁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集到的42例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呼吸系统护理、患肢护理。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吸氧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观察组采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湿化噪音影响和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湿化噪音影响情况现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湿源物质细菌培养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噪音,不影响患者睡眠,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刘铁军教授提出气虚血瘀(脾气虚、肝血瘀),日久及肾,络瘀水停是肝硬化腹水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邪不解,致人体气化代谢功能障碍,水津代谢失常,继而发生肝硬化腹水。并指出肝硬化腹水在病理上必累及它脏,从而出现多脏腑受累的表现。
作者:王亚红;吉兴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两组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西医疗法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治疗,与单纯西医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曹雪艳;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肝胆管结石病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顽固慢性疾病,同时也会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精准肝切除术能够较好的对于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探讨了精准肝切除术在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坠积性肺炎患者,将采用常规吸痰器吸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将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后平均氧分压和总有效率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薛洪刚;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口腔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口腔溃疡病灶消失时间、口腔溃疡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口腔黏膜溃疡疾病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停药后口腔溃疡疾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邵云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院外延续护理)和30例对照组(不接受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80.6±15.6)分、(72.1±16.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促进新生儿智能、身长、体质量的发育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邬慧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护理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方法,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为(14.24±2.46)d,对照组为(18.34±3.56)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6.67%,对照组为40.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妇科肿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运用护理技术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用。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出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护理技术为护理组患者实施看护,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疾病治愈有效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疾病治愈有效概率为96.67%,对照组是73.33%;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技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看护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冯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HDF)治疗尿毒症各种并发症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收治的1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里选择高血压(难治性)12例,不安腿综合征8例,皮肤瘙痒20例等尿毒症并发症共40例,采取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结果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同尿毒症并发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丽萍;李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清创黏合术对皮肤裂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皮肤裂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应用皮肤黏合术,对照组患者应用皮肤缝合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伤口的愈合效果等。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2.6)min、伤口疼痛程度评分为(4.5±1.9)分,对照组分别为(22.4±4.3)min、(8.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伤口愈合方面无铜继续意义差异(P>0.05)。实验组对伤口愈合的满意度的优良为41例、占68.33%,不满意1例、占1.67%;对照组分别为6例、占10.00%,46例、76.67%;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黏合术手术用时较短,伤口愈合良好,且患者对伤口外观满意度良好,清创黏合术是对于治疗皮肤裂伤、改善愈合外观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陈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儿童抽动症或多发性抽动症、妥瑞氏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TS),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突然快速、重复的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以及行为障碍为主,严重者可引发精神异常、强迫症等行为紊乱,干扰患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即使部分症状轻微,无需药物治疗的病例,也可能出现强迫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近年研究发现TS尚有自愈倾向降低、精神症状突出、难治病例增多等新问题。
作者:徐寅;唐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