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胡小泊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 断指再植, 微循环
摘要:目的:研究及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的4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0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治疗加红花注射液组)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3d及7d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两组干预后3 d及7 d的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为提高再植的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联合丙酚泊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无痛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模式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手术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不良反应率3.33%(2例),手术不良反应率13.33%(8例),各项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实施无痛流产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艳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静脉药物配置护士的差错及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护士的差错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284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86次差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7215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12次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及对策。结果经合理防治后,差错及其隐患发生率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0.06%降低到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0.00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合理防治,能够减少可静脉药物配置差错,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艳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1]。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当中,化疗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乏力、腹胀、腹泻,脱发、末梢神经炎等,终导致患者的营养状态不断恶化,甚至终发展到恶液质。因此,对肿瘤化疗的患者及早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放疗的敏感性、顺应能力,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影(综述);杨丽萍(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尿患者的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

    对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以明确血尿的原因及其评价肾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对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患者做相差显微镜检查,对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做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应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改变,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夏宇欧;许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精准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

    肝胆管结石病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顽固慢性疾病,同时也会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精准肝切除术能够较好的对于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探讨了精准肝切除术在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7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不仅是了解患者病情、加强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基础,因此,发展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对目前我国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基本分析,后,本文对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药学服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助产模式进行助产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采取温馨助产服务模式进行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以及分娩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35%,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0%,对照组的产妇总产程为(10.15±1.40)h,研究组产妇的总产程为(7.15±1.12)h,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达(125.56±3.52)mL,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达(62.31±5.13)mL,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7.12±0.12)分低于研究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46±0.31)分。结论在临床助产护理工作中采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采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限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控制感染,按照2014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点滴,一天2次,连用5 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单位:U/L)、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单位:U/L)、肌钙蛋白(cTnT;单位:ng/L)、乳酸(Lac;单位:mmol/L)、胱抑素(scr;单位:μmol/L)水平,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单位:mm Hg)、平均心率(HR;单位:次/分钟)、呼吸频率(R;单位:次/分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水平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BNP)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磷酸肌酸酶同工酶、肌钙蛋白、乳酸、胱抑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平均动脉压上升,平均心率、呼吸频率及APACHEⅡ水平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为显著,2组组内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武文华;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分析及策略研究

    目的:研究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研究策略。方法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给予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从而制定提高院外急救的措施。结果①在167例实行院外急救的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30例,发生率为18.0%,P<0.05;②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服务态度不满意7.2%为主,其次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4.2%、收费过高3.6%,P<0.05;③13例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中,其中对出诊医护人员服务不满意占46.2%;调度室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占53.8%,P<0.05。结论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所以医院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急救资源储备,增加车辆和车次、降低收费等方式,提高医院院外急救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余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国内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令人堪忧。通过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而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的针对性对策大多数十分有效。注重实际情况,适量投入人力物力,对医院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改善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研究意义重大,今后一段时间内,手卫生进展方向都应重点放在医务人员的依从性上,切实改善手卫生执行情况和洗手的质量。

    作者:覃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农民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几点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如今有许多行业都有职业危害。因此当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要加强注意职业病的防范,在上岗前做好相关的职业健康体检。针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业前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疾病以及职业禁忌证,降低了农民工的盲目择业。

    作者:张一飞;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院外延续护理)和30例对照组(不接受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80.6±15.6)分、(72.1±16.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身长、体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促进新生儿智能、身长、体质量的发育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邬慧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观察加减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诊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收集我科临床上符合要求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次100 mL,每天3次。依达拉奉一次30 mg,1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每组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治疗效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91.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华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应及时给予诊断与治疗。具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现状、病理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表现,进一步对急性心肌梗死者进行积极的诊断与治疗,总结新的治疗方法与诊断手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陵;贾春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吉林省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化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1、2、3、4个疗程后的化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化疗后1、2、3、4个周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化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采用循环肿瘤细胞患者实施有效的化疗治疗,不仅可以缩小乳腺癌患者病灶,降低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数量,而且还能对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变化进行有效的监测,为后期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借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奥;朱超齐;严岩;于帅;黄鑫;佘敏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不同手术止血效果的观察

    目的:综合评价目前临床常用产后出血止血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类型将我院136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A组)、血管结扎组(B组)、联合止血组(C组)、压迫缝合组(D组)、宫腔填塞组(E组),比较各术式手术时间、总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及止血效果。结果 A、E组手术时间短,较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总出血量A、D组低,与其他组比较(P<0.05),红细胞悬液输入量A、D组低,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与总出血量负相关;A组止血成功率96.8%,显著高于另外4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讨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医师操作技巧是产后出血治疗的基本原则,动脉栓塞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显著,对红细胞悬液输入依赖较小,综合价值较高,应作为计介入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甲状腺疾病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人体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中,甲状腺疾病处于首要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方法有很多,其中MRI、CT等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改善预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分析MRI与CT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后期的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黄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3例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对象的术后CT检查血肿清除彻底。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患者33例,中残患者19例,植物生存患者2例。讨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血肿清除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郎沛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