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尿患者的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

夏宇欧;许艳

关键词:血尿, 显微镜, 肾脏病理
摘要:对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以明确血尿的原因及其评价肾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对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患者做相差显微镜检查,对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做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应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改变,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外科ICU应用不同吸痰装置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在ICU更适合应用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136例心外科术后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分别采用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密闭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稳定,气道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5.849,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7.809,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血氧饱和度维持稳态水平,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适合在心外科应用。

    作者:隋红艳;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骨折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均采取院前急救,同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采取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送至医院,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对照组二次伤害发生率8.3%;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对比, 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稳定患者情绪变化。

    作者:冯建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芬太尼联合丙酚泊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无痛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模式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手术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不良反应率3.33%(2例),手术不良反应率13.33%(8例),各项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实施无痛流产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艳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伴同疗法组、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治疗2周后随访,主要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ITT和PP分析显示7 d伴同疗法的根除率明显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P<0.05),而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之间或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之间的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三种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患者的依从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7 d伴同疗法根除Hp的疗效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且治疗方案不复杂,可推荐作为克拉霉素耐药高发地区的Hp感染的标准一线治疗。

    作者:胡湘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ICU老年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0.4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9.52%,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拒绝配合诊疗次数为12例,对照组患者拒绝配合诊疗次数为27例,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不安心理状态,释放患者抑郁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80例高血压性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予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患者,依据CT片,根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80例患者出院70例。其中,痊愈20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10例,无变化10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3%。70例患者中失访9例,其中61例随访6个月~3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标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1级23例,占37%;ADL2级16例,占26.7%;ADL3级12例,占20.0%;ADL4级7例,占11.1%;ADL5级3例,占4.4%。结论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李强;杨健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1]。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当中,化疗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乏力、腹胀、腹泻,脱发、末梢神经炎等,终导致患者的营养状态不断恶化,甚至终发展到恶液质。因此,对肿瘤化疗的患者及早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放疗的敏感性、顺应能力,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影(综述);杨丽萍(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血脂症患者88例,将8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TC、TG、LDLD-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其TC、TG、LDLD-C和HDL-C没有明显的改善,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其TC、TG、LDLD-C显著降低, HDL-C显著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血脂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讨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探讨入院后患者未出现腹胀时予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疗效。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便秘患者,将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是在患者入院后未出现腹胀时开展艾灸天枢、大横、气海、支沟、足三里穴位加腹部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出现便秘后采用开塞露塞肛及口服麻仁软胶囊常规的方法通便。比较两组缓解便秘的效果,患者接受及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均显示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效果更好。

    作者:刘秀环;谢艳玲;李燕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甲状腺疾病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人体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中,甲状腺疾病处于首要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方法有很多,其中MRI、CT等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改善预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分析MRI与CT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后期的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黄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采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限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析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5%,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坠积性肺炎患者,将采用常规吸痰器吸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将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后平均氧分压和总有效率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薛洪刚;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士长管理下的护理人员18例,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从护士长管理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工作的实施等多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性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孕妇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

    目的:对孕妇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12月间建卡的孕妇1000例孕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早孕妊娠妇女展开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为13.5%,促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异常率为7.9%,促甲状腺素正常组与异常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胎儿影响极大,因此对孕妇开展常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干预,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陈爱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过敏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治疗,给予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对试验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情况以及其临床体征与症状的持续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湿啰音、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持续的时间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普利莫)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娟;安家波;夏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

    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肖翠梅;古会苑;李桂宝;林雪米;成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HDF)治疗尿毒症各种并发症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收治的1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里选择高血压(难治性)12例,不安腿综合征8例,皮肤瘙痒20例等尿毒症并发症共40例,采取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结果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同尿毒症并发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丽萍;李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对策,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n=38)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舒适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