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张英

关键词:妇科,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00例,其中Ⅰ级50例、Ⅱ1级20例、Ⅲ级3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结果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P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 ⅢJ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11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感染情况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深入分析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环节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9例胃肠肿瘤患者,在查阅其病历资料的基础上,观察患者其辅助治疗、化疗等情况,同时客观评价其用药情况.结果 上述入选患者中,188例患者的化疗案达到合理标准;189例患者的化疗用药达到合理标准;144例患者的化疗用药剂量达到合理标准;171例患者的化疗用药的溶媒浓度达到合理标准;162例患者的给药时间以及给药顺序达到合理标准;149例患者的辅助用药达到合理标准.结论 对胃肠肿瘤患者,其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为了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程序,建议对抗肿瘤用药专业评价系统合理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乐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子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的耐药性和证候分布情况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的临床中医证候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根据痰液样本药敏试验结果将86例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泛耐药组及非泛耐药组并判断其中医临床证候分布情况,分析泛耐药组、非泛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结果 泛耐药组中医证侯分布主要包括气虚证、阳虚证、痰证及水饮证,非泛耐药组中医证候分布主要包括气虚证、痰证.泛耐药组阳虚证、水饮证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泛耐药组(P<0.05).结论 准确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其致病菌耐药性特点,有利于医师更为准确的给予对症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选择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干部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老干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并采用不同方案进行为期3天的治疗,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Ⅰ组血糖波动率及高血糖时间比率较Ⅲ组明显增加,Ⅱ组饭后的血糖测量值及低血糖时间比率明显优于Ⅰ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平均餐后血糖、高血糖时间、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前两组(P<0.05).结论 三组降糖方案中诺和锐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模式组)39例,然后将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均>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控制及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通过对1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个体化中医护理,总结分析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14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个体化中医护理本组140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9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护理,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中参数变化的分析

    本文根据对我国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引起这些参数变化的其他可变因素,从而为我国男性不育患者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以期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建设.

    作者:王雪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体会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方法 择取于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9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血栓防治措施(参照组,共有46例)以及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低分子肝素的防治措施(观察组,共有46例).结果 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常规血栓防治措施以及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在深静脉血栓防治的效果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常规血栓防治措施与低分子肝素结合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同刚;欧阳安祥;张峰;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淋巴浆细胞淋巴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为一种较为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血液系统肿瘤的1%~2%,发病率不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低度恶性肿瘤,通常累及骨髓,可同时伴有淋巴结和脾脏或其他结外器官受累,同时不符合任何其他一种伴有浆细胞分化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的诊断标准,是一种单克隆浆样淋巴细胞增生,大多数病例血清蛋白电泳口区出现M峰或伴有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macorglobulinemia,WM),是容易误诊的一种疾病,现报道本科近年来收治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增加对该病诊治的认识.

    作者:梁立莉;熊春;罗方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8例pilon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7%,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66.7%,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MICU科收治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30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与病理学形态.结果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表现为肌壁间与子宫黏膜下结节,浸润性生长,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程度低、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片状弥漫分布、呈短梭形或卵圆形.少数病例可出现子宫内膜型腺体和性索样结构.结论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多样化,不易诊断,诊断时需要结合免疫组化与病理学特点,并注意与其他子宫肿瘤相鉴别.

    作者:张福凯;刘旭静;韩文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健康教育应用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健康教育方案,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慢性胃炎疾病了解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低于观察组的97.5%;对照组对慢性胃炎的了解度为80%,低于观察组的95%.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及治疗过程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磊;梁晨;牟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应对细菌耐药——研发新药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更会导致细菌耐药.从开始利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到第五代头孢菌素的成功研发,人类一直在应对细菌耐药这一问题.当前,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新型杀菌药物,监管部门加强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努力寻找遏制细菌耐药的措施.

    作者:李敬;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手术患儿8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与此同时,将两组患儿术后的身体状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观察组40例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0例患儿,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明显,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使患儿的身体康复更加迅速,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运动平板训练.治疗期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步态与平衡功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吐鲁娜依·万力;不艾吉尔·艾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复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总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只有1例,发生率为1.25%.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50例,满意的有20例,基本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100%.结论 对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赵南;张智慧;张立敏;刘娜;李凤兰;姜淑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应用体会

    临床微生物室是医院检验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以关注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诊断治疗”的医疗环境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结合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实际,阐述如何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及我院全面质量控质取得的效果及体会.

    作者:熊紫薇;王新华;易凯;张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讨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和方法.方法 选取44例人工全髋翻修术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2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感轻.观察组满意度96%,对照组满意度70.50%,各方面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髋翻修术时对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让患者痛苦减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马慧慧;杨雪;唐冬雪;纪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血必净在丹毒高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研究血必净在丹毒高热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的确切性.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临床随访资料齐全的76例丹毒高热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及相关病史.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后,分别检测其体温变化与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效果中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的炎症水平指标亦均有改善,综合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92.11%的有效率较于对照组81.58%,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血必净能够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丹毒导致的高热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宋春雷;高媛;曲福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