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

李艳艳

关键词:脑出血, 脑疝,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程中出现脑疝者6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GOSⅠ级、ADLⅢ~Ⅴ级比率较对照组更低,ADLⅠ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后脑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胸片、血常规、体温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组家属对疾病掌握达标及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

    作者:谭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钼靶X线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肿瘤鉴定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并于术前经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理检查确诊发现恶性39例,良性31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结果与金标准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00%(56/70)。乳腺肿瘤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9.49%、80.65%、80.00%。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对早期乳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牟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53例。观察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观察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程中出现脑疝者6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GOSⅠ级、ADLⅢ~Ⅴ级比率较对照组更低,ADLⅠ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后脑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蛇床子素凝胶剂的处方优选研究

    目的:优化蛇床子素凝胶剂的处方。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接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卡波姆、不同促渗剂单用及合用对经皮渗透的影响,以透皮速率Jss为指标优化蛇床子素凝胶剂处方,并对蛇床子素凝胶剂物理性质进行表征。结果0.5%卡波姆的透皮速率较高;几种不同的促渗剂对蛇床子素凝胶剂透皮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促渗剂单用考察中,氮酮:3%>5%>1%,油酸:5%>1%>10%,冰片:3%>5%>1%,合用考察中:5%异丙醇+3%冰片>5%,2%异丙醇+3%氮酮>3%氮酮+5%油酸。结论5%异丙醇与3%冰片合用后,促渗效果较二者单用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为蛇床子素经皮给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依据。

    作者:张锦炳;廖丰蕴;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中,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的情况,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4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给两组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及相关试剂,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其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本身虽然存在慢性气道炎症,但并不能引起CRP水平的升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CRP水平测定可以在哮喘发作期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是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能够为临床治疗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87例,对其均进行1年的系统护理干预,之后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好的概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各项用药依从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好的概率也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用药依从度,而且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换药的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换药进行舒适护理,探讨其效果。方法将3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300例患者均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15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1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疼痛情况。结果予以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150例患者中140例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3.33%,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0例患者中112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74.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及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两组的生存质量简表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手术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对于此类手术患者术后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宏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股静脉单针双腔置管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股静脉单针双腔置管在血液灌流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130例急性中毒患者均使用益心达11.5Fr单针双腔透析导管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行血液灌流2~3次,每次持续2~2.5 h,留置5~7 d。结果5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5例患者因燥动不安出现血流量不足通过使用镇静剂改变导管位置,继续治疗。1例导管阻塞。穿刺处感染1例及导管脱落1例。结论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及建立血起灌流量充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做好股静脉单针双腔置管护理可保证血液灌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刘国英;张敏敏;赵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疼痛评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患者疼痛量化,规范疼痛护理,保证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有效干预。方法将数字评定量表(NRS)、视觉模拟法(VA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RS-R)三种疼痛评估方法应用于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在获取患者疼痛评估分值后,根据所得分值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疼痛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评估及处置,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疼痛评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将患者主观症状量化,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直观、量化的资料,使患者的疼痛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医疗处置,对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许丽;李碧霞;林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层脾胃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护理,保障老年患者生命安全和质量。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我科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评估、建立、完善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不仅提高了护士慎独与钻研的工作能力,促进安全护理行为的培养,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意识,还增进了患者安全,避免了不安全事件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重视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防范、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患者各类意外发生、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能的关键。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73)min、(7.48±2.36)min、(35.4±2.2)min、(11.82±3.45)min,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0.48±0.26)min、(3.84±1.17)min、(23.7±1.3)min、(8.41±2.23)min,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16%、院内再PCI率22%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比较,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PCI治疗的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曲琦;崔云;宋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宣教应用于老年中重度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35例患者执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4%(27/3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43%(32/3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用于老年中重度哮喘取得了显著成效,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产生的效果,指导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的合格率。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本基层单位接受疫苗接种儿童的家长作为主要对象,利用各种形式对其进行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结果在接受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后,本基层单位儿童计划疫苗接种率提升到97.9%,计划外免疫疫苗的接种率达到93.4%,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各种相应的传染病。讨论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计划疫苗接种率,以及计划外疫苗接种率,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传播,值得加以推广。

    作者:范孝青;程立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副鼻窦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根治手术和并发症的发生与临床疗效。方法对554例急慢性副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4例,上颌窦炎548例(95.3%),并发症200例(36.4%),15岁以下16例(8%),16岁以上184例(91.9%)。成年人的上颌窦炎发病率以及并发症明显高于儿童,高龄患者眼部并发症较多,这与患病时间长、发病次数多有直接关系。结论上颌窦炎是副鼻窦炎的高发病窦腔,中老年患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增加,高龄患者眼病并发症突出。对上颌窦炎患者应及时做穿刺冲洗与根治手术。

    作者:潘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IL-35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17、IL-35和hs-CRP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52例冠心病患者(AMI组52例,UA组64例,SA组36例)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IL-17、IL-35水平进行检测;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血清中IL-17和IL-35水平呈明显负相关,IL-17与hs-CRP的水平呈正相关,IL-35与hs-CRP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L-17、IL-35和hs-CRP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大军;车航;付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伟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的躯体功能、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物质生活状态,值得社区服务中心推广和应用。

    作者:铁剑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2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取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杜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