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方法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陈凤朱;周玉枝;刘雯青;林慧珠

关键词:护理24 h差别排班,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24 h差别时间排班对老年重症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及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在ICU传统每班8 h的基础上改革排班制度,分护士长班、总务班、办公班、A班、B班等,其中A班时长13 h 15 min,B班时长11 h 15 min,用排班改革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满意度和排班改革后4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排班改革前调查了336例患者,资料完整的有328例,排班改革后有296例患者填写了满意度调查表,资料完整的有282例,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了二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等级分值,改革排班后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P<0.001)。结论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法在ICU能够促进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提高老年危重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针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治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41例):临床选择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A1组(观察组41例):临床选择多烯磷脂酰胆碱+针对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ALT与AST等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A1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在ALT以及AST指标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明显(P<0.05);A1组优于A2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在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实施综合性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获得确切效果。

    作者:彭朝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程中出现脑疝者6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GOSⅠ级、ADLⅢ~Ⅴ级比率较对照组更低,ADLⅠ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后脑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并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包括1名组长、1名副组长和10名组员,组织培训后参与临床护理,将本组患者经过糖尿病护理小组管理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本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率为75.5%、胰岛素使用率为66.5%,足部护理率为69.5%、自我监测率为71.5%;干预后本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率为99.0%、胰岛素使用率为78.5%,足部护理率为91.5%、自我监测率为97.5%;干预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糖尿病护理小组积极开展糖尿病专业服务和知识培训,能明显加深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观能动性和遵医性提高,对于改善血糖水平、防治并发症、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韩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方法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4 h差别时间排班对老年重症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及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在ICU传统每班8 h的基础上改革排班制度,分护士长班、总务班、办公班、A班、B班等,其中A班时长13 h 15 min,B班时长11 h 15 min,用排班改革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满意度和排班改革后4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排班改革前调查了336例患者,资料完整的有328例,排班改革后有296例患者填写了满意度调查表,资料完整的有282例,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了二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等级分值,改革排班后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P<0.001)。结论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法在ICU能够促进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提高老年危重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凤朱;周玉枝;刘雯青;林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对胃肠道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胃肠道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5年收治的62例胃肠道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超声检查技术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2例患者中,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29例,胃十二指肠穿孔8例,肠梗阻17例、肠套叠6例。通过病理检查与手术检查证实诊断符合者58例,诊断符合率93.5%。结论利用超声技术对胃肠道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无创伤、操作便捷以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换药的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换药进行舒适护理,探讨其效果。方法将3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300例患者均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15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1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疼痛情况。结果予以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150例患者中140例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3.33%,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0例患者中112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74.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73)min、(7.48±2.36)min、(35.4±2.2)min、(11.82±3.45)min,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0.48±0.26)min、(3.84±1.17)min、(23.7±1.3)min、(8.41±2.23)min,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16%、院内再PCI率22%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比较,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PCI治疗的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曲琦;崔云;宋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精神病患者治疗阶段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探讨精神病患者治疗阶段的临床特点及通过特殊护理所达到的效果。

    作者:姜泽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右旋布洛芬中主要有关物质的研究

    目的:确定右旋布洛芬中主要有关物质种类并确定其降解因素。方法 TLC法分离获取右旋布洛芬中主要有关物质样品,利用MS1初步确定其种类,通过标准品与样品MS2图、HPLC图对比确定其结构,并通过强制降解试验确定其降解因素。结果有关物质样品纯度达92.61%,确证为4-异丁基苯乙酮,高温是右旋布洛芬降解的主要因素。结论右旋布洛芬中主要有关物质为4-异丁基苯乙酮,贮存时应避免高温。

    作者:赵青;王芳;王锐利;张丽锋;张淑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阴性乳腺癌及治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点的乳腺癌亚型,具有侵袭性高、进展快,预后差的特征。手术及放疗是其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由于不能获益于内分泌治疗及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化疗为唯一推荐的全身治疗方法,许多靶向药物也正在探索中。本文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预后作一综述,并对目前推荐的治疗策略及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一概括。

    作者:韵文萍;祁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胸片、血常规、体温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组家属对疾病掌握达标及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

    作者:谭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疼痛评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患者疼痛量化,规范疼痛护理,保证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有效干预。方法将数字评定量表(NRS)、视觉模拟法(VA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RS-R)三种疼痛评估方法应用于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在获取患者疼痛评估分值后,根据所得分值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疼痛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评估及处置,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疼痛评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将患者主观症状量化,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直观、量化的资料,使患者的疼痛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医疗处置,对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许丽;李碧霞;林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2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取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杜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伟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IL-35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17、IL-35和hs-CRP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52例冠心病患者(AMI组52例,UA组64例,SA组36例)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IL-17、IL-35水平进行检测;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血清中IL-17和IL-35水平呈明显负相关,IL-17与hs-CRP的水平呈正相关,IL-35与hs-CRP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L-17、IL-35和hs-CRP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大军;车航;付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生论治郁证经验小结

    目的:探讨并总结曲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确诊为郁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病案整理,总结曲生教授对郁病分为五型论治。结果曲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郁病不同证型疗效显著。结论小柴胡汤加减从脾胃、肝肾等多脏协同的角度论治郁病,为中药治疗心身疾患提供了新思路和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宝华;曲东辉;陈宇光;蒋萌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丹红注射液联用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用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46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丹红注射液联用果糖注射液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能起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的效果,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兴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100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10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院门诊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为中药内服,研究组加用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乳腺增生症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增生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月经紊乱、1例腹泻;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月经紊乱、1例腹泻、1例恶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陈进;周丽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宣教应用于老年中重度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35例患者执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4%(27/3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43%(32/3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用于老年中重度哮喘取得了显著成效,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硝酸咪康唑治疗脚气及灰指甲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和讨论使用硝酸咪康唑对脚气及灰指甲患者加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014年期我院共计接收常规性治疗及硝酸咪康唑治疗治疗的脚气及灰指甲患者各50例,分别被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00%,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相比较下观察组显著更高,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硝酸咪康唑可以提高治疗脚气及灰指甲的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夏美玲;王丽娟;安家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