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玉琴

关键词:中药透药疗法, 小儿肺炎, 喘嗽,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生素等药物,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效果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在胃癌诊断当中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胃癌的患者一共有93例,对93例患者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对其检查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对胃癌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55%(87/93),病变部位符合率为97.85%(91/93),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75.26%(70/93)。结论在胃癌诊断当中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可以取得明显的诊断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2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主要表现为胎心异常。均误诊为胎窘。因胎窘及时行剖宫产术,终均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中缺乏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警惕行是导致其误诊的重要因素。临床中重视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对于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4例尿毒症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HD);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F);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 P <0.05(P=0.0293,χ2=3.582),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可显著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应推荐使用该治疗模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本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本组患者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172±0.155)cm、头脚方向误差为(0.200±0.182)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93±0.170)cm,均较小。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摆位误差小,可保证治疗精度。

    作者:祁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PBG)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1%,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4%,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多样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冯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其中的80例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余40例为其他病因住院治疗的患者。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 FT3、TT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心力衰竭越重,差异越大;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组的 FT4、TT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根据患者的FT3、TT3水平评估其病情。

    作者:卞野;赵春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目的:对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74例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以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昼 DBP 及 SBP、夜间 DBP 及 SBP 均得到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hPG、ISI 及2hINS 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剂量对比剂对上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20 mL 含碘对比剂16排螺旋 CT 尿路造影(CTU)对上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拟诊为上尿路梗阻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采用常规 CTU 检查方法,B 组患者直接静脉推注碘对比剂20 mL,15 min 后行16排螺旋 CT 检查,检查者目测输尿管是否显影,未显影者于30 min、120 min 重复扫描扫描。重建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获得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组图像(MPR),由两名高年资医师独立阅片,结论不一致者协商解决。结果20 mL 对比剂组对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价值与常规CTU 诊断价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 组患者对比剂用量减少75%,所受 X 线辐射剂量减少79%,医疗检查费用亦有明显减少。结论采用20 mL 含碘对比剂16排螺旋 CT 尿路造影诊断上尿路病变具有可行性,且有操作简便、辐射剂量少、对比剂用量少、节省检查费用等优点。

    作者:肖云华;包长斌;朱灵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 B12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产检正常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整理和分析上述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 B12的检测结果及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孕早期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孕早期水平,叶酸、维生素 B12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孕中、晚期叶酸及维生素 B12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不大(P >0.05),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05)。观察组孕早、中、晚期血压值高分别为28例、15例、12例。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 B12水平,进行补充叶酸、维生素 B12及 ACEI 类降压治疗可使患者血清中叶酸、维生素 B12恢复到正常孕妇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所降低但与正常孕妇比较仍有一定差异。

    作者:隋广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管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细节管理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结果8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的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失误率高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效果确切。

    作者:吴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哮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哮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和同意的情况下,我院将2014年6月份至2015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实施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研究组采用哮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哮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所以哮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值得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彭伟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应用

    目的:观察胎儿系统超声应用于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间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孕产妇1021例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或者是引产后的结果进行比对,统计产前超声诊断的诊断正确率及漏诊率。结果在这1021例孕产妇中,产后或是引产后证实胎儿畸形、缺陷的为56例,其中超声诊断畸形、缺陷的为53例,与产后或是引产后的结果相吻合,漏诊3例,漏诊率为5.36%。结论在产前胎儿超声的检测能有效地对明显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畸形及缺陷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对较小畸形及缺陷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

    作者:张娟;瞿国丽;鲁娇李.;胡素萍;尹瑞娟;黄春丽;陈晓梅;CHEN Xiao-mei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对比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取100为已确诊为甲状腺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术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 <0.05)。实验组的颈部麻木、颈前区疼痛、切口粘连、皮下结节等现象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于治疗甲状腺瘤有明显的优势,创口小、恢复速度快。对比常规手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王晓龙;隋剑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诱导作用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临床诱导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全身麻醉的老年病患82例,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泊酚诱导麻醉,实验组则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的情况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诱导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在诱导前后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在经过诱导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有变化,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的临床诱导中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小,相比于单一应用丙泊酚来说安全性更高,更加适合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过程。

    作者:刘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个性化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在疱疹结痂时间、止痛时间、疱疹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与对照组76.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施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疱疹愈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式。

    作者:崔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之管见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培养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阶段,实习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因此,应做好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带教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用精湛的操作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不断培养护生动手动脑能力,训练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不断巩固理论知识,使之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进入临床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管理实践和文献[1-4]谈谈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看法。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浆钠尿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评估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浆钠尿肽水平变化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入院后48 h 内液体出入量平衡结果分为液体容量正平衡组(正平衡组,40例)与液体容量负平衡组(负平衡组,8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48 h 后临床心脏功能改善程度,观察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mm Hg)、平均心率(HR,次/分钟)、呼吸频率(R,次/分钟),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Lac,mmol/L),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BNP,pg/mL)水平。比较2组患者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率、7 d 内呼吸机脱概率、临床病死率、多脏器损伤评分差异。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血浆钠尿肽与容量平衡间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 后,容量负平衡组患者 MAP 水平上升,HR、R、血 Lac、BNP 水平较容量正平衡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负平衡组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率、7 d 内呼吸机脱概率、MODS 评分及临床病死率较容量正平衡组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 液体负荷量与血浆 BNP 水平呈高度正直线相关(r=0.603,P <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8 h 容量负荷变化与血浆钠尿肽水平以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适度的液体负平衡管理有助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改善。

    作者:武文华;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保健能力,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结果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健康教育大限度满足了围生期妇女心理需要。结论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护理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注意围生期的心理健康,分析围生期心理相关问题,做好宣教工作是保证母婴健康基础,是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追求母亲安全,儿童优生是围生医学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所以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国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胃上部癌治疗中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近端胃切除方式,实验组的治疗方式为全胃切除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 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 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差异 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上部癌治疗中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均有较好的效果,而全胃切除方式的效果更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夏仁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残角子宫妊娠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提高对残角子宫妊娠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超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2例,提示双子宫妊娠2例,4例患者其中1例行磁共振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其中1例宫腔镜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②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残角子宫,腹腔镜手术2例,开腹手术2例。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残角子宫妊娠诊断,残角子宫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案。

    作者:丛建萍;聂小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