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凌芳
目的 研究临床静脉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 我院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诊治的134例静脉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上多见的不良反应为抗感染药及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结论 临床需要足够重视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升对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
作者:张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脑外伤惠者,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独采取高压氧治疗,治疗组采取针灸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两组惠者进行GCS(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为(25.6±12.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为(25.7±1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ADL评分为(72.4±14.3),对照组的ADL评分为(58.5±14.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6.3±1.36),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6.4±1.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GCS评分为(8.6±1.4),对照组的GCS评分为(11.7±2.9),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护理技巧与策略.方法 将21例发生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患者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相应个体化护理.结果 通过局部处理结合个体化护理,全部患者治愈.结论 发生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应用局部抽吸和穿刺引流法.同时予以个体化护理,促进皮下积液的治愈.
作者:王晶晶;李青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4%;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护理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宇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所有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之后,绝大多数患者成功获救,成功率为62 (96.88%),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邢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使用车载呼吸机急救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车载呼吸机对我科23例危重新生儿患者在急救或转运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观察抢救成功率及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 所有新生儿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转运成功率为100%.结论 我们认为车载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长途转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气道通畅;②气管插管固定良好;⑥注意呼吸机的管理;④保暖;⑤建立静脉通路;⑥放置胃管;⑦监测生命体征;⑧紧急情况处理.说明在当地医院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成功转运的关键,重视转运过程的观察和救护是转运成功的保证.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门诊手术室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手术室治疗的15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04例患者(感染组),其中1476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护理方法.结果 门诊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6.58%,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证实高龄、手术时间过长、流动人员过多、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无菌操作欠规范是术后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门诊手术室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无菌操作、抗感染治疗等,加强无菌操作规范,制定合理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控制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宣传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血尿酸水平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63.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43.3%,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痛风惠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的稳定以及降低痛风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芬;刘丽;赵亚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指导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20例,随机分为两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86.25%)高于对照组(60.63%)(P<0.05);观察组患者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63%)低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于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超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及研究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的240例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进行氟化泡沫干预,然后将两组幼儿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幼儿干预后1年及2年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幼儿,P均< 0.05,两组幼儿之间的统计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0例标本经UF-100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结果:阳性370例,占74.5%,假阳性130例,占25.5%.结论 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应以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筛查,需要结合显微镜检查,可排除假阳性结果,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顺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成年人水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体会,用于临床辅助治疗.方法 选择成年人水痘患者36例,进行入院情况调查、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制度、健康教育、皮疹的护理、发热的护理、药物的管理与使用、并发症预防以及并发症护理等一系类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措施的顺利应用,水痘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临床统计,痊愈22例(61.11%),总有效率91.67%.结论 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努力,减少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了患者的信心,保证了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与临床痛苦,实践证明,我院制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完善了护理制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惠关系,得到了患者的好评与肯定,可以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杨姝;李晓红;左淑波;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脑血管重症患者卧床时间长,病情重,营养状况差,皮肤感觉下降,肢体瘫痪,难以完全避免发生压疮.而压疮一旦发生,可作为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必须及时预防,加强护理,尽大可能避免压疮发生发展.正确有效的护理显著减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水凝胶敷料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
作者:姚维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效.方法 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在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 mg、bid卡维地洛进行治疗,高剂量组在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剂量从2.5 mg、bid开始每2周增加剂量,指导10 mg、bid或者大耐受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换心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胸比例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高剂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关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岗前培训.方法 参观、进修、职业素质培训、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下临床科室学习调研、考核.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使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有效的、规范的岗前培训,为以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雷;刘双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的80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惠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有效的预防措施上采用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韩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吞咽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吞咽能力评分为(6.79±0.24)分,对照组吞咽能力评分为(4.89±0.23)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瑞芳;王福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单一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灌流配合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程度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肌酐与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纽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为68.1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相对于单一的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裴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时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疾病的认知度较好,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较高.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翁杨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